《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程大兆《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989年,是作曲家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作品。1990年由西安音乐学院学生乐队演出,1994年由上海交响乐团录音,同年在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995年获得广东省文化精品奖,第五届鲁迅文艺奖。1997年由广州乐团在广州演出。
作曲家在这部交响曲的题记中写道:“这是一部哲学的、内省的、百感交集的作品,作者旨在抒发一种个人的内心感受,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照……”
《第二交响曲》分为三个乐章。整部交响曲运用了两个主要的动机型主题,第一、第二乐章的主题分别由c—b—a—d—♭e 和e—a—e—f构成。第三乐章则是第一、第二乐章主题的重现和新结合。第二乐章的五度音程是对第一乐章四度音程的扩大,然而两个主题都在结尾保持了小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似乎是对能够建立调性的四、五度音程的一个模糊和破坏,同时也加强了音程的紧张度和动力。在整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由无调性以及音程集合的手法将第一、第二主题在不同的乐章做了不同的变奏和发展。
第一乐章(Moderato)引子主题在一个极强的、惊叹的全奏中开始,打击乐组随即与乐队在四对六的节奏里不断地对置。由弦乐队结束了节奏似的引子后,木管奏出了第一乐章的主题,音乐进入了第一部分。主题音型在乐队的不同声部里依次以多线条的自由对位得到变奏与展开,并推向第一个高点。打击乐律动整齐的带有进行的固定节奏将乐曲带入第二部分(中部)。在这里,第一部分分散的六连音节奏重新结合作为第二部分的主导,使得音乐的进行更加富有动力。之后,由小提琴声部齐奏的主题音型将乐曲带入第三部分,作者把原先声部自身的对位扩大为声部与声部间的对位,同时线条更加繁多,音乐节奏更加紧凑密集,随着声部的不断集中,音乐的情绪达到第一乐章的至高点,最终于乐队全奏的高潮中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Lento)由双簧管奏出缓慢的略带思考的引子主题,小提琴的小二度上滑音好似低回的哭泣声与之回应。之后弦乐队奏出了第二乐章忧郁而哀伤的主题音调,音乐在调性和无调性之间游离着。缓缓传来的木鱼的敲击声似乎在传达着人们虔诚的期待,线型的弦乐主题不时被加了弱音器的铜管节奏式的音块所打断。弦乐队低音的齐奏把音乐引入第二部分,同时,低音的线型主题与铜管的节奏式的和弦相结合,使得动静相得益彰,并将音乐推向高点。接下来的小提琴华彩似的独奏和远处的短笛的自由对位,使得音乐更加飘逸和悠远。木鱼声又把音乐带入开始的意境,小提琴组在高音区回顾第二乐章开始的主题,简短的带有再现因素的第三部分在长笛独奏声中静静地远去。在这一乐章中,为了追求虚空缥缈的音乐意境,弦乐和铜管全部使用了弱音器。(www.chuimin.cn)
第三乐章(Allegro—Moderato—Largo)在打击乐与铜管组的敲击节奏中开始,即刻打破了第二乐章的寂静。接下来由小提琴引入的弦乐队六连音的五部赋格段一直以同节奏的方式向前推进,直到引出木管组,随后又与乐队形成了新的模仿。闯入的第一乐章的主题材料在结构上形成了中部,随后音乐又回到六连音音型,并一气呵成直至推向第一个高点。定音鼓打断了正在进行的音乐,紧接着是对第一、第二乐章的主题的回顾,并不断地推向高潮。结尾是对第二乐章主题的回顾,音乐悄然而虚静,全曲在一个独奏小提琴的上小二度滑音中结束,好似悲凉的哀鸣。
全曲演奏时间30分46秒。
(崔兵)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第二交响曲》由作曲家创作完成于1987年,1988年5月15日由陈燮阳先生指挥上海交响乐团首演于第十三届“上海之春”音乐节。这是一个小三度与小二度下行组成的核心三音列,该音列音调逼真地模仿出人声“哭泣、呜咽”性质的声调语气,它来自《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三乐章。(三)个性意象与锯琴音色《第二交响曲》使用了锯琴的音色以传达鲜明的个性意象。......
2023-11-03
其音调中的上行四度犹如佤山挺拔的线条,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则凸显出佤山的雄浑与坚定,整个动机音调成为佤山雄伟身姿的缩影。例1佤山主题的核心动机原型见例1。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声部的进行始终以细胞音程或细胞因子音程为主要的距离依据。从裂度来看,正好是“最小细胞因子—细胞音程—最小细胞因子”这样呈中心对称的规律。......
2023-11-03
《即兴曲——侗乡鼓楼》写作于1987年。作品以其新颖、古朴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意境和语言,与极富侗族文化特征的侗族歌调、乡风乡情、古老的鼓楼建筑交相辉映。侗乡鼓楼,具有古朴、典雅、雄伟、美观、造型奇特等特点,是侗乡人民举行传统重大活动的场所。作曲家在贵州东南苗、侗自治州黎平县的三龙乡等侗家村寨采风时为其深深震撼。......
2023-11-03
全曲的引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乐队全奏与打击乐的强奏遥相呼应,动机来自古曲《苏武牧羊》旋律音调分解的第一句。交响幻想曲《苏武》以古曲《苏武牧羊》的旋律音调为基础,分解重组了两个主要主题,对音乐形象进行了直接切入并构成了性格对比。......
2023-11-03
作品《Pixel Delay》是应两位竖笛演奏家所约,为2006年德国艾森音乐学院夏季露天音乐会而作。全曲由主题及四个变奏组成,作品以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库普兰的“Le Rossignol-en-amour”主题为变奏素材,用间离的手法使主题素材不断向前发展。音符数量的选择是由数列“2—3—4—x—4—x—6”而决定,同时音列选择也与变奏核心“a—d—e—d—c—b—a”相对应。该作品获得2006年第三届中国“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B组一等奖。......
2023-11-03
交响大合唱《我们的祖国》是一部为女高音领唱、混声合唱及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交响性作品。随着节拍的变换以及速度的稍稍加快,乐队以间断的四度、五度进行,在D大调的属和声上顺利引出第一乐章。尾奏在材料、风格上与引子遥相呼应,在D大调的终止式上欢快地结束了这一乐章。这个激越的尾声倾注了作曲家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挚爱。最后音乐以急板的速度奔腾,在与引子相呼应的D大调上酣畅淋漓地结束了全曲。......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