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第二交响曲》作品评介:程大兆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

《第二交响曲》作品评介:程大兆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

【摘要】:程大兆《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989年,是作曲家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作品。《第二交响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三乐章则是第一、第二乐章主题的重现和新结合。在整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由无调性以及音程集合的手法将第一、第二主题在不同的乐章做了不同的变奏和发展。弦乐队低音的齐奏把音乐引入第二部分,同时,低音的线型主题与铜管的节奏式的和弦相结合,使得动静相得益彰,并将音乐推向高点。

程大兆《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989年,是作曲家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作品。1990年由西安音乐学院学生乐队演出,1994年由上海交响乐团录音,同年在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995年获得广东省文化精品奖,第五届鲁迅文艺奖。1997年由广州乐团在广州演出。

作曲家在这部交响曲的题记中写道:“这是一部哲学的、内省的、百感交集的作品,作者旨在抒发一种个人的内心感受,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照……”

《第二交响曲》分为三个乐章。整部交响曲运用了两个主要的动机型主题,第一、第二乐章的主题分别由c—b—a—d—e 和e—a—e—f构成。第三乐章则是第一、第二乐章主题的重现和新结合。第二乐章的五度音程是对第一乐章四度音程的扩大,然而两个主题都在结尾保持了小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似乎是对能够建立调性的四、五度音程的一个模糊和破坏,同时也加强了音程的紧张度和动力。在整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由无调性以及音程集合的手法将第一、第二主题在不同的乐章做了不同的变奏和发展。

第一乐章(Moderato)引子主题在一个极强的、惊叹的全奏中开始,打击乐组随即与乐队在四对六的节奏里不断地对置。由弦乐队结束了节奏似的引子后,木管奏出了第一乐章的主题,音乐进入了第一部分。主题音型在乐队的不同声部里依次以多线条的自由对位得到变奏与展开,并推向第一个高点。打击乐律动整齐的带有进行的固定节奏将乐曲带入第二部分(中部)。在这里,第一部分分散的六连音节奏重新结合作为第二部分的主导,使得音乐的进行更加富有动力。之后,由小提琴声部齐奏的主题音型将乐曲带入第三部分,作者把原先声部自身的对位扩大为声部与声部间的对位,同时线条更加繁多,音乐节奏更加紧凑密集,随着声部的不断集中,音乐的情绪达到第一乐章的至高点,最终于乐队全奏的高潮中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Lento)由双簧管奏出缓慢的略带思考的引子主题,小提琴的小二度上滑音好似低回的哭泣声与之回应。之后弦乐队奏出了第二乐章忧郁而哀伤的主题音调,音乐在调性和无调性之间游离着。缓缓传来的木鱼的敲击声似乎在传达着人们虔诚的期待,线型的弦乐主题不时被加了弱音器的铜管节奏式的音块所打断。弦乐队低音的齐奏把音乐引入第二部分,同时,低音的线型主题与铜管的节奏式的和弦相结合,使得动静相得益彰,并将音乐推向高点。接下来的小提琴华彩似的独奏和远处的短笛的自由对位,使得音乐更加飘逸和悠远。木鱼声又把音乐带入开始的意境,小提琴组在高音区回顾第二乐章开始的主题,简短的带有再现因素的第三部分在长笛独奏声中静静地远去。在这一乐章中,为了追求虚空缥缈的音乐意境,弦乐和铜管全部使用了弱音器。(www.chuimin.cn)

第三乐章(Allegro—Moderato—Largo)在打击乐与铜管组的敲击节奏中开始,即刻打破了第二乐章的寂静。接下来由小提琴引入的弦乐队六连音的五部赋格段一直以同节奏的方式向前推进,直到引出木管组,随后又与乐队形成了新的模仿。闯入的第一乐章的主题材料在结构上形成了中部,随后音乐又回到六连音音型,并一气呵成直至推向第一个高点。定音鼓打断了正在进行的音乐,紧接着是对第一、第二乐章的主题的回顾,并不断地推向高潮。结尾是对第二乐章主题的回顾,音乐悄然而虚静,全曲在一个独奏小提琴的上小二度滑音中结束,好似悲凉的哀鸣。

全曲演奏时间30分46秒。

(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