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强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评介

陈强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评介

【摘要】:《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86年。该作品于1991年5月12日在上海音乐厅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交响音乐会上正式首演,小提琴独奏:何弦,协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张眉。此曲第一稿是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后经作者与导师进行反复推敲、琢磨,决定将此曲扩写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于1986年6月完稿,1991年2—4月进行了一次修订。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86年。该曲在1986年首届“中国唱片奖”交响乐比赛中获鼓励奖(参赛音响由上海交响乐团试奏,指挥:曹鹏),1991年获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优秀作品奖、第六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作品奖。该作品于1991年5月12日在上海音乐厅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交响音乐会上正式首演,小提琴独奏:何弦,协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张眉。

写作该作品时,作者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专业老师是著名作曲家王强女士。此曲第一稿是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后经作者与导师进行反复推敲、琢磨,决定将此曲扩写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于1986年6月完稿,1991年2—4月进行了一次修订。

1986年是纪念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作者特将此曲献给那些在这场灾难中的蒙难者。

全曲为三部性结构。主题由小提琴独奏以较为散板的形式奏出,在这段主题中,作者将全曲的音高结构和基本音程动机完全呈现出来:B和B 两个调性中心音,分别作为两个音高结构支撑点;其中第一部分的中心音为B、第二部分的中心音为B、第三部分则以B和B 交替作为中心音,全曲从B音开始,结束在B音上。小三度作为主要音程动机,基本和弦结构为小三度、小二度、小三度(与包括大小三度的三和弦结构相同),横向的旋法也是基于该和弦结构的音高进行。

在管弦乐队的配器语言上,作者借用了“音色音乐”的手法;常常在相关音色的不同乐器之间进行“偷换处理”,将横向语言纵向处理;将独奏部分的音乐情绪和语气变化连接或转移至管弦乐队的配器语言上,或反之。

在写作此曲之前,作者对小提琴乃至全部的弦乐器进行了近一年的潜心研究,力求使小提琴在音乐表达上能更充分、更自如,并充分展现乐器本身的潜能和魅力。在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方面,作者将小提琴演奏法上的快滑奏与慢滑奏相结合;运用四分之一音的连续滑奏进行;采用同音不同发音点的快速交替进行等作为此曲的重要音乐语汇特征。作者充分利用了小提琴宽阔的音域,常常运用大幅度的音区变化,使音乐在情绪上保持了一种激动和不安的状态,使音乐的起伏充满了动态。在独奏乐器进行多声部的表达方面作者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全曲结构如下:(www.chuimin.cn)

第一部分是慢板(Lento):小提琴独奏(主题)—展开—小高潮—连接部。

第二部分是快板(Allegro)—急板(Vivace):小提琴独奏—独奏与乐队交替展开—急板(展开至高潮)—小提琴华彩—连接部(快板Allegro)。

第三部分是慢板(Larghetto):再现—尾声(快板Allegro)。主题再现出现在B音上,这一部分小提琴独奏和乐队被分成四个大的声部层次:小提琴独奏对主题继续发展变化;整个弦乐队则从一个极宽的音区排列持续进行直到停留在一个较窄的增四度音程上(进入尾声);木管组和铜管组分别以群组方式对独奏小提琴进行呼应和装饰。

最后,通过独奏小提琴的一段小华彩连接至木管组,又交接至定音鼓、弦乐组,全曲结束在一个乐队全奏的重音上。

(谢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