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这首儿童钢琴组曲作于2000年,同年在“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又于2001年在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获得作品铜奖。作品的乐谱被收入王歆宇主编的《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优秀作品选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音响则被收入与该乐谱配套的《21世纪中国儿童钢琴优秀作品选集》CD专辑(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
全曲分为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乐章,分别使用了四种体裁,设计了四个音乐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鱼缸里的童话故事。
第一乐章《水纹》,选择“序曲”体裁,通过黑白键交替所带来的明暗色彩的转换,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背景——在灯光映照下那波光粼粼的小小鱼缸。
第二乐章《红箭》和第三乐章《孔雀》,分别使用了“诙谐曲”和“间奏曲”两种体裁,一快一慢、一动一静,用赞美的笔调刻画出各具性格的两种热带鱼形象——前者活泼可爱,后者温柔善良。
终曲《虎皮》则采用“回旋曲”,以凶狠好斗的热带鱼“虎皮”的形象作为叠部,并综合了全曲的所有形象。最终以“安魂曲”的结束宣告了“虎皮”的结局,表达了扬善除恶的寓意。
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在于将“民族化”“时代感”“趣味性”和钢琴演奏的“技巧性”等融为一体:选择贴近当今儿童生活环境的都市题材;采用音级集合技术但选择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五声化音级集合(3-7)作为全曲的核心细胞(集合3-7变化出原形和倒影两种形式,即“C—D—F与A—C—D”或“♭D—♭E—♭G与♭E—♭G—♭A”,进而派生出两个四音音列,即“C—D—F—A”和“♭D—♭E—♭G—♭A”,再纵向组合成两个七和弦,即“以D为根音的大七和弦”和“以F为根音的小七和弦”。两个三音音列、两个四音音列和两个七和弦以“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形态出现在第一乐章开端,构成了音乐的主导形象和核心素材);还在配合形象塑造、内容表达和音响需要的同时,设计了“突出节奏训练”“强调双手配合”“单手弹多声部”和“持续颤音”等多种钢琴演奏训练技巧。全曲演奏约5分钟。(www.chuimin.cn)
(张璟)
【注释】
[1]刘德海.凿河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1).
[2]概念艺术源于后现代主义美术,即画家不用画笔作画,而用文字提出概念,它的艺术实现则需由实施者按照概念指示“行动”加以完成。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并取《咏怀》中段的一些诗句,作为音诗各部分的提示。主题综合陕西戏曲音乐中“花音”和“苦音”的特色而成为独具风味的九声音阶,这也是贯穿全曲的基本音列。它根据长安古乐《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中的《云锣起》的素材而创作。......
2023-11-03
本曲创作于1994年,是为小提琴、长笛、低音单簧管、低音提琴及两位打击乐手而创作的。为了获得丰富的音色变化,作曲家在长笛和低音单簧管上运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演奏技术。与之相配合,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亦采用了详细指定的靠码、靠指板、巴托克拨弦、滑奏、强弓压摩擦音、极限高音等演奏法;在键盘打击乐器上,则采用摩擦键盘表面、换用不同的击器等演奏方式,共同构成精彩绝伦的音响效果。全曲演奏时长约为10分钟。......
2023-11-03
泸沽湖位于四川与云南的交界处,那里居住的摩梭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习俗。正如作者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所感受的那样,泸沽湖是一块古老、神秘、远离尘嚣的净土,她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反差并被这种反差带来的冲击所包围。“黑纳米”为摩梭语,即母亲湖之意。这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赋格段落,“主题”与“答题”建立在小三度关系上,“答题”“对题”来自“泸沽湖”“飞翔”“母亲”主题的短句,这些短句自身又不断地重复。......
2023-11-03
《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由作曲家创作于1980年2月。其二,这是作曲家全部创作中唯一的一部名为“交响幻想曲”的作品。特别是圆号声部的齐奏,在快板中,宽放式主部“怀念”主题的处理,使原有的纯洁、善良之感成为一位勇士和英雄的形象。在定音鼓持续敲奏的行进式节奏、三支长笛哭泣式的和声音型中,弦乐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卡农重唱,在低音区奏出葬礼进行曲,表现出对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之悲痛和哀伤(序号)。......
2023-11-03
选《谢恩赞美颂》为曲词,并以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祷文为全曲作结,这表达了作曲家为香港过去的成就和发展感恩暨为将来的繁荣与安定祝福的意愿。《谢恩赞美颂》的祷文原本在第124小节结束,这里特别加了一段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祈祷词:“上主,求您从一切灾祸中拯救我们,恩赐我们今世平安。”第四交响曲《谢恩赞美颂》于1992年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首演,后亦于上海及温哥华演出。......
2023-11-03
《染》是2001年为笛(箫)、二胡、琵琶、人声而作,应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委约,于2002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染》上演日记:2002年2月5日法国巴黎梅西安音乐厅(首演)2002年12月25日首届“风华雅韵”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新作品年度音乐会2003年12月27日“TMSK刘天华奖2003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颁奖晚会2005年5月24日北京现代音乐节2005新锐作品音乐会(李 睿)......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