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双阕》-谭盾当代中国器乐作品评介汇编

《双阕》-谭盾当代中国器乐作品评介汇编

【摘要】:《双阕》首演于1985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谭盾从诗歌结构中汲取灵感,把这首小品命名为《双阕》,既表明了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必然有其结构上的所指。表1《双阕》结构表格从表1可以看出,乐曲的两个主干部分是A、B,体现了乐曲名称中“双”的数量;首尾对应的是以相同材料写成的规模较大的引子和结尾,因此整体结构又体现着对称。

《双阕》首演于1985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这是一首为二胡与扬琴所写的短小精致的小品作曲家在保持浓郁的民族风韵的同时融入了一些现代作曲技术,并对新时期传统民族器乐的创作观念进行了有益探索。该作品上演后曾一度引起了关于民族器乐创作观念的辩论

“阕”是中国文学诗歌结构中特有的术语,它的基本意思是“段”“片”“部分”。谭盾从诗歌结构中汲取灵感,把这首小品命名为《双阕》,既表明了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必然有其结构上的所指。在这首作品中,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中的对称概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双阕”除了基本的数词的意义外,更多的是包含着对称的意义。可以说“双”的结构观念是乐曲组织中最为重要的逻辑,对称的结构观念渗透、体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乐曲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双阕》结构表格

从表1可以看出,乐曲的两个主干部分是A、B,体现了乐曲名称中“双”的数量;首尾对应的是以相同材料写成的规模较大的引子和结尾,因此整体结构又体现着对称。如果再分析一下各部分的音乐材料,就会发现“双”的观念更体现在微观结构上。(见图1)

图1 乐曲各部分所用材料图式

图1 是乐曲各部分所用材料的图式,除c、d两个材料外,所有的材料都呈镜像对称关系,非对称的两个材料c、d从质上规定了乐曲是两个大部分。更有趣的是每一个材料都分别与前后相邻的两个材料构成一个成对的单元,体现了“双”组织逻辑。

乐曲由二胡独奏的一个富于民歌风的旋律开始。(见例1a)

例1

这是一个建立在自然音体系上的气息悠长、略带古风的旋律。旋律的结构显示出作者对乐曲整体结构的精巧设计(见例1b)。首尾的三音组形成对称,中间的两个音与首尾的音组形成对比,但这两个音与相邻的三音组的关系又是对称(都是纯五度)的关系。这一方面显示出旋律自身的严密,也暗示了全曲的结构,俨然是整体结构的“比例图”。(www.chuimin.cn)

然后,这个引子的材料a与对比材料b以变奏循环的逻辑组织,形成abab1ab2a结构的长大引子。整个引子都是在较自由的速度中完成,在飘逸空灵中又流露出古朴深邃。

第一个主体部分A是一个热烈的快板,二胡节奏变幻的高吟与扬琴连续急促的伴奏勾勒出充满活力、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音乐极富民族风格。(见例2)

例2

A部分结束后,在扬琴快速的伴奏下,二胡再现了舒缓的引子。仿佛是在热烈的舞蹈之后的小憩。随后就是第二个主体部分B。这一部分虽然速度变慢,但气氛更为热烈,在扬琴震音的伴奏下,二胡奏出了动荡、诙谐又略显放荡不羁的旋律,(见例3)一个个醉意朦胧步履摇晃的形象跃然纸上,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狂欢之后悠然自得、酣畅洒脱的情形。

例3

这一部分反复一次后,进入结尾部分。结尾是由引子材料的再现及其变奏、展开构成的。逐渐密集的节奏、大距离的跳进、渐强的力度……把乐曲推向了高潮。乐曲最后在宽广响亮的引子再现中结束。在结构上与引子形成对称与响应。

这首作品虽是新时代民乐创作中的探索之作,但已经显示出作曲家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熟悉与其娴熟的专业作曲功底。也对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元素的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从旋律上看,民歌风的自然音旋律与半音化的旋律相结合;从调性上看,清晰的民族调式与模糊游移的调性结构相结合;从和声上看,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空五度及附加音和弦与近现代风格的和声进行技法相结合;从发展手法上看,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程式与西方音乐中的展开手法相结合……尤其是作曲家对中国传统结构观念灵活而熟练的应用,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浓郁的民族风韵又使乐曲具有较强的听赏性。

(冶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