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阮昆申《八归》:中国器乐创作成果

阮昆申《八归》:中国器乐创作成果

【摘要】:应“幽兰三重奏”之邀,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阮昆申创作了民乐三重奏《八归》。该曲在美国第七届“长风奖”国际中国民族器乐作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中国民族器乐在大型的合奏方面由于律制、音准及演奏法等方面的原因,未及在独奏、重奏方面的表现优秀。听《八归》,再次印证了这样的认识。“幽兰三重奏”组合有良好的演奏素质,长期的合作。曲名《八归》听来悦耳,读来上口。心音从容自有“归”,“归”音通“皈”。

应“幽兰三重奏”之邀,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阮昆申创作了民乐三重奏《八归》。该曲在美国第七届“长风奖”国际中国民族器乐作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一、二等奖空缺)。

中国民族器乐在大型的合奏方面由于律制、音准及演奏法等方面的原因,未及在独奏、重奏方面的表现优秀。听《八归》,再次印证了这样的认识。“幽兰三重奏”组合有良好的演奏素质,长期的合作。虽是音色各异,心情有别,但在乐曲从容展开的引领下,时而浅吟低回,如深谷幽兰;时而引吭高奏,似奔马平川。独奏时随心所欲,重奏时又相互呼应。琴瑟和鸣且怡然自得,让听者不再有三种音色,三种心情之感。随着音乐的延续,将我们带入了淳朴、自然而又清新的意境中。这是一个作曲家创造的心境世界。曲名《八归》听来悦耳,读来上口。但如是以此为解读该曲的钥匙很可能不得要领,正如“G大调”“d小调”(乐曲)一般。通常人们已习惯于从背景、创作动机、意义、表现手法等方面去“理解”音乐,有意无意地将其划入什么“流派”“风格”“类型”。这样容易忽略听者自身最本质的感受,紧缩了想象的空间,亦未能真正聆听到作曲家心灵的声音。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曾说:“语言文字不能表达时,正好是音乐大显身手的开始。”再听听!里面不再有传统意义的再现,也无惯常的曲式结构;但我们能感到“黄金分割率”高潮点的存在。没有刻意打破调式调性,亦非对偶式旋律的铺呈,又保持、顺应了民族器乐最习惯的演奏和音响方式;听来虽非“绸缎般的顺滑”,但仍有流水般的顺畅。既不炫耀写作技巧,亦不让演奏者有技术上的负担。有道自在,心音从容。无论何种艺术,都应该是从人出发,从人文出发,走向人本,又回到人。

不似“传统”的传统,不似“现代”的现代。这是笔者听民乐三重奏《八归》的最大感受。

笔者一直以为,艺术是大众的,创作也是为了大众。艺术家创作不能把一件大众的事做成了小众的,再把小众的事做成了个人的,变成了孤芳自赏或是自娱自乐。创作虽是个人行为,但作品起码应是由个人走向小众,如能走进大众并为大众所爱,实乃艺术家之大幸也!(www.chuimin.cn)

心音从容自有“归”,“归”音通“皈”。曲意名外,陋言诩然,多听自悟是为道也。

(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