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短的组合》:权吉浩探索当代中国器乐创作

《长短的组合》:权吉浩探索当代中国器乐创作

【摘要】:热烈欢快而冲劲十足,它由“噔得孔”(见例1)和“漫长短”(见例2)变化组合而成,并通过节奏的各种变化来加以展开。该段并无对“晋阳照”节奏的具体运用,但其散、慢的性格特点与“晋阳照”相吻合。这里,以四度、小三度为核心的短小“旋律”,在相距小九度音程的“击鼓”声中,以不同的音高、力度反复出现,最终抵达高潮。

写于1984年10月,曾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音乐创作》全国器乐独奏曲征稿评奖一等奖,1993年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为第一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指定曲目。“长短”是我国朝鲜族长鼓节奏型的总称,其形态多变而繁复,这里,作者选取了其中的三种“长短”节奏——“噔得孔”“晋阳照”“恩矛哩”——作为全曲的节奏素材,并择其名而提示各段的节奏构架(后取消文字标题,以速度标记代替,仅暗示其性格特征)。

第一段“噔得孔”(Allegretto)。热烈欢快而冲劲十足,它由“噔得孔”(见例1)和“漫长短”(见例2)变化组合而成,并通过节奏的各种变化来加以展开。以此为基础,左手奏出大七度及小九度的音程,右手奏出音块B、C、#C、E、F(该曲的核心和弦),其热烈而喧嚣的音响效果使人联想起大鼓(大锣)及小锣的击打声。另外,以大二度、纯四度音程为核心的“旋律”也不时出现在该段中。

第二段“晋阳照”(Lento)。宁静悠长而优美舒展的旋律,是以朝鲜族民歌——“月之歌”及“水磨歌”的特征音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而以小二度为核心的伴奏音型(核心和弦变体的横向排列)则使人回想起朝鲜族传统乐器——伽倻琴浓重的“弄弦”(vibrato)。该段并无对“晋阳照”节奏的具体运用,但其散、慢的性格特点与“晋阳照”相吻合。

第三段“恩矛哩”(Allegro)。欢快喜庆而热烈奔放,是全曲的综合及概括,它以“恩矛哩”(见例3)为基础加以变化,并采用极快的速度,结合拍及重音的不断转移来组织复杂的节奏层次。这里,以四度、小三度为核心的短小“旋律”,在相距小九度音程的“击鼓”声中,以不同的音高、力度反复出现,最终抵达高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曲以极不协和的和弦——B、C、#C、E、F为构建全曲音高材料的基础:各段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组合均与该和弦紧密相关,而且大段落之间的音程对比、单音组合与音块对比、快慢及节奏多层次对比等都折射出其内部所蕴含的技法内涵。

在我国现代钢琴音乐的创作历程中,该曲可以说是第一部将“民间”的节奏作为音响构建的主体要素,并采用“现代”的音高材料加以阐释的作品。而作者在该曲中的此种创造性探索,也从某种意义上为其后的钢琴音乐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www.chuimin.cn)

例1

例2

例3

(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