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彭志敏教授《八山璇读》作品评介

彭志敏教授《八山璇读》作品评介

【摘要】:《八山璇读》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彭志敏教授,从明朝诗人邬景合的《八山叠翠诗》中得到启发,于1998年暑假完成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因此,根据《八山叠翠诗》在“排法”和“读法”上的对称性,《八山璇读》的整体结构也被相应映射、设计成一种对称形式。也正是基于此,彭志敏才从这首“形式”独特的诗歌中获取了《八山璇读》的创作灵感。

《八山璇读》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彭志敏教授,从明朝诗人邬景合的《八山叠翠诗》中得到启发,于1998年暑假完成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该作品以《八山叠翠诗》独特的“排法”与“读法”为依据,通过“形式影射”的方法,获取作品音高材料、组合方式以及整体结构基础,体现了作曲家试图从“非音乐”的对象中寻找形式的思考和探索。这部作品在“98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暨作曲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现场演出(钢琴独奏:赵曦),以其巧妙的构思、“中性”的语言、严谨的结构、良好的可听性,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与广泛好评。2000年下半年,致力于推广新音乐的著名美国钢琴家波士顿大学钢琴教授何珊荻(Sandra Hebert)博士,在她的世界巡回演出中隆重推出了这部作品(她曾首演了包括罗伯特·罗威的国际获奖作品《洪水之门——为钢琴、小提琴与电脑而作》、瑞典著名作曲家艾尔兰·凡·科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在内的许多现代钢琴作品),引起了世界乐坛的广泛关注。

明朝诗人邬景合奇特的《八山叠翠诗》,七言八句凡五十六字,排列呈如下形式: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 百 心 塘

山 峰 千 乐 归 山

里 四 三 忘 已 世

山 近 苏 城 楼 阁 拥 山(www.chuimin.cn)

堂 庙 旧 题 村 苑 阆 疑

竹 禅 塔 留 山 作 画 实

丝 新 醉 侑歌渔浪沧

10行诗中,有8个“山”字分别“锁”在第1、3、5、7行的两头,加上各行的字数自上而下、由少到多(分有四层,每层字数分别为2、4、6、8),如此垒叠,其状如山,故名曰“八山叠翠”。但若直接从头至尾读下来,确实使人不知所云,其解读“机巧”如下:第1、2行连读,从第3行起,先从每行后半往右,旋至下行往左,凡足七字为一句,直达底行“浪”字;接着从“渔”字往左,旋至上行往右,亦每七字成一句,依此到第3行左半“光”字时,可将各字用尽,正得一首七律:“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山作画实沧浪;渔歌侑醉新丝竹,禅塔留题旧庙堂;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其实,这首诗的内容与意境一般,仅仅是关于风光景物的一般性描绘。作曲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首诗本身的“意境”确实没有多少“文章”可做,因此着意于此诗关于“山山相叠”的排列形式,以及先“自上而下—由内向外—从右到左”,再“自下而上—由内向外—从左到右”的“旋转—对称”解读“玄机”,然后把它作为音乐创作中一种“有意味”的“程序”,并导致相应的“过程”,从而引出一定的“结果”。

彭志敏的“具体”并且“形而下”的形式映射程序如下:首先,在音高材料方面,以“半山寺”与《八山叠翠诗》二者起首读音中都有的两个“音高字母”“B”和“S”进行“音名对应”,得出作品的核心音级二音。在此基础上,作曲家以作为核心音级之一的是著名的巴赫“姓氏动机”——“BACH”中的第一音,而另一音级则是俄罗斯现代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签名动机”——“DSCH”中的第二音“为由”,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广泛涉及巴赫的复调技术以及肖斯塔科维奇常用的“重同名”调性手法。最后,这些“核心材料”通过采用“八山”诗的“旋转—对称”解读法,进行多次“重组”“音程结构的扩张”以及“音程的同名变体”等处理手法,获得了既变化万千又“万变不离其宗”的音高材料,从而实现了作品“在高度统一基础上的多样化的表现”。

在乐曲的整体结构方面,彭志敏说:“《八山璇读》一曲并不追求哪种具体的表现内容,虽然它在听觉效果上也有某种程度上的画面性、舞蹈性、造型性或标题性,但那仅仅只是形式组合或运动的结果,与邬氏诗作的语义或内容无关。”作品所注重的,“主要在于音高材料及其用法与邬氏诗作形式上的对应关联或映射,这就像梅西安《时间与力度的列式》重在其音点与质数的映射关系,像克拉姆前两套《大宇宙》的第4、8、12段,分别使用十字、日字、螺旋、双圆等象征性图形谱式等,其所谓的‘内容’,就在这些特定的‘形式’之中”。彭志敏还认为,诗人邬景合当年所“自我欣赏”的,也多在“八山叠翠”之排列形式而少在其内容。因此,根据《八山叠翠诗》在“排法”和“读法”上的对称性,《八山璇读》的整体结构也被相应映射、设计成一种对称形式。

既然音乐是“形式”的艺术,而音乐的“形式”又可以来自生活或自然,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从“非音乐”的对象中探寻某种形式关系,使音乐的形式与之对应,并进而使音乐形式多少避免通常的共性而获得某种有意味的个性呢?也正是基于此,彭志敏才从这首“形式”独特的诗歌中获取了《八山璇读》的创作灵感。作为著作甚丰的理论家与严谨缜密的学者型作曲家,彭志敏的音乐创作总能将“理性”与“激情”、“具体”与“抽象”、“自由”与“必然”等“相对”的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早在1985年的武汉“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上,他就以数理逻辑为基础而创作的《风景系列》引起国内外作曲界的广泛关注。

(钱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