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东南西北》系列作品的创作理念具有如下特色:乐器编制包含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揭示了新音列、新调性与新结构创作手法;从意念的凝聚、乐思的扩充至精神的表征上,体现了东西文化水乳交融、兼容并蓄的美感。
基于这种理念,创作于1998年的第一首《东南西北I》使用了吹管乐器笛(箫)和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而以双簧管、中提琴、竖琴作为西洋乐器的代表,并在尊重各乐器特殊性能与历史传统基础上将它们结合成五重奏,以达到中西乐器的对比与交融之目的。
在音高组织方面,作品建立在三个互为因果关系的音列基础上。“音列A”为21弦筝的定弦,根据古筝特性尽量保持了其自然的定弦,即基本保留了中间的三个D音,以避免21弦各自沦为移调乐器、因为转调而频繁调弦移动琴码的困扰。之后,再以中间的D音为“轴”,分向两侧对称安排了大、小二度或小三度音程,并于低音声区扩张至减五度,伸展古筝的音域,展现其纯净、委婉、古朴雅致的传统色泽。“音列B”以大七度、小七度循序渐进至小二度的音程重叠为主,以上方小二度为起音反向排列的音列为副,聚合呈现了十二音列中各音出现两次的安排,造成音数的平衡。“音列C”是以中央C为“轴”,由小音程至大音程分向两侧排列组合而成,以达到对称的互补作用。以上三个音列为作品音高上的基础,其中的某些音既可重复也可省略,而且不受八度限制,展现出了一种多变性和不可限量性。(www.chuimin.cn)
作曲家运用了古今中外特性各异的乐器,并通过自我设定的新音列及由此产生的新调性和新结构,作为一种基于传统之上的灵活创新,使中外音乐文化的丰富形态及蕴含其中的深刻智慧充分地展露在人们面前,如实地反映了一个身处世纪末的作曲家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真切心声。
(陈诺)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舞雩”这个词不仅指仪式中的乐舞,也可指祈雨仪式本身,或指仪式举行的场所。《舞雩》这首作品并不是描述这种古代仪式的各种细节,而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捕捉、提炼其中精髓,以及作曲家对这种早已失传、仅留下文字记载的“舞雩”的个人解读。《舞雩》分为三个段落。《舞雩》以作曲家个人化的音响织体的发展手法来表达对一种古老乐舞与仪式的感想。......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其音调中的上行四度犹如佤山挺拔的线条,下行大二度的进行则凸显出佤山的雄浑与坚定,整个动机音调成为佤山雄伟身姿的缩影。例1佤山主题的核心动机原型见例1。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声部的进行始终以细胞音程或细胞因子音程为主要的距离依据。从裂度来看,正好是“最小细胞因子—细胞音程—最小细胞因子”这样呈中心对称的规律。......
2023-11-03
为笛子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别梦》系作曲家1991年应约为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的个人独奏音乐会而作。根据梦境的非连续性与片段化特征,作品采用了自由的回旋曲式,用四次出现的叠部将几个不同的梦境片段分割开来。叠部Ⅱ之后进入一个缓慢的梦境片段,音乐悲伤哀怨。......
2023-11-03
为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竖琴而作的六重奏《说书人》完成于2001年年底,系作曲家受苏黎世金字塔室内乐团委约而作,同时也是他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的毕业作品。六重奏《说书人》就是对这一情景的生动表现。“独白”在书场的情境中可以理解为说书人的沉思或自言自语,在音乐作品中作为连接过渡的部分是十分自然的,但除此之外作曲家还别出心裁地赋予这两个部分以更深层次的含义。......
2023-11-03
乐曲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但不守旧或空洞,音乐没有采用传统叙事式表达,而是在新观念的关照下抽象出某种精神性声音符号,以现代的方式将其再升华。在此,曾经规整强劲的节奏被稀释弱化,旋律被压缩,接着出现《国歌》第3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音调。之后,从中提炼出两个中心动机,一是纯四度上行,《国歌》关键词“起来!”......
2023-11-03
并取《咏怀》中段的一些诗句,作为音诗各部分的提示。主题综合陕西戏曲音乐中“花音”和“苦音”的特色而成为独具风味的九声音阶,这也是贯穿全曲的基本音列。它根据长安古乐《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中的《云锣起》的素材而创作。......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