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刘青《煞尾》:充满时尚韵致的民族现代室内乐

刘青《煞尾》:充满时尚韵致的民族现代室内乐

【摘要】:《煞尾》以京剧锣鼓经中干净利落的收头“煞尾”为题材,构思取意皆出自创作主体对京剧韵致上的直觉把握,音乐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充满情趣,属于运用新技法创作的民族现代室内乐中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煞尾》是精练简洁的开放性的三部结构。所谓开放性是指结尾时作品并没有真正“煞尾”,而是饶有趣味地以第三段结束之乐意作为全曲的终止,使人期待而回味。

《煞尾》系刘青创作于2003年的民族室内乐,在“2003年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首演时,赢得与会专家啧啧称赞,后相继于“2003年北京国际现代音乐季”“2005年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2005年中朝两国三校交流音乐会”等上演,皆获得好评。2004年被录制成CD,收入中国音乐学院四十周年校庆纪念集。

《煞尾》以京剧锣鼓经中干净利落的收头“煞尾”为题材,构思取意皆出自创作主体对京剧韵致上的直觉把握,音乐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充满情趣,属于运用新技法创作的民族现代室内乐中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煞尾》是精练简洁的开放性的三部结构。所谓精练,是指引子(五小节)及其后的三个乐段(A段,第6—32小节;B段,第33—112小节;C段,第113—140小节),既有强烈的对比又有密切的联系,整体上从点到线的音流清晰明快。所谓开放性是指结尾时作品并没有真正“煞尾”,而是饶有趣味地以第三段结束之乐意作为全曲的终止,使人期待而回味。

在材料上,作品主要运用了京剧锣鼓经中的节奏素材和曲牌“朝天子”的旋律素材,前者属铿锵有力的点状音型,后者是柔婉如水的线状旋律,两者各具个性。为了使这两种富有对比的材料能相互照应而统一于作品中,一方面,作曲家有意挖掘笛子、二胡等非打击乐器潜在的打击乐音色,来模仿京剧打击乐,从而使节奏材料与音色材料统一;另一方面,作曲家巧妙地把C段主要的旋律素材分解变形隐藏于B段中,从而使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以节奏为主体的B段,并使该段成为一个多重“身份”的重要乐段,即完成全曲的高潮,实现从A到C的相对“动”与“静”的转变等。因此,该作品虽然主要材料只有两个,但音乐简中有繁、简有寓繁、简而不凡。

在配器上,作曲家用功颇多。该作品由笛子、唢呐、琵琶、古筝、二胡、小锣、大锣、铙钹、板鼓共九件乐器演奏。在引子、A段与B段中,作曲家安排笛子、琵琶、古筝、二胡用特殊的演奏方法演奏,成功地获得了理想的打击乐效果;在C段,作曲家则把打击乐与非打击乐分开,打击乐作为节奏框架贯穿其中,非打击乐灵活地交替演奏京剧曲牌的旋律。最有趣味的是作曲家借用唢呐的特殊演奏法来勾画京剧中的人物形象(如第38—40小节处以“卡戏”模仿京剧中的“花脸”,第126—130小节处以“口弦”来模仿京剧中的“青衣”),声情并茂,惟妙惟肖。(www.chuimin.cn)

在音乐发展手法上,作曲家本于音乐的发展需要,灵活运用了多种手法。有传统戏曲的发展手法,如“回头”“抽头”“紧打慢唱”“吟诵念白”等;有西方复调思维统摄下的音乐发展手法。无论运用何种手法,作曲家在其中都能用其所用,恰如其分,并使之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言以蔽之,《煞尾》以精练的结构,以两种对抗性的元素,以精细的配器方式,以丰富多样的音乐发展手法,构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音响结构,表现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情趣,为中国现代民族室内乐增添了一部很好的作品。

(程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