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作品评介及分析

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作品评介及分析

【摘要】: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创作于2004年,共有四个乐章,全曲建立在G音上,并以G音为中心。第二乐章开始是用撞弓演奏的一个段落,它的音乐材料由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五声性转换音列构成,起着桥梁作用,将第一乐章同度的G音过渡到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上来,与第一乐章在G音上形成对比。

身在闹市,总会听到一种声音,它好像是汽笛声、人声,又好像是建筑工地的水泥浇筑声……作者身不由己地被这些声音困扰,但这些声音又时常唤起他对童年的记忆。小时候作者家附近有一家工厂,经常持续发出一种金属加工的声音,时强时弱、时高时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没有目的,只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它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非常美妙。作者试图努力在城市的嘈杂声中去捕捉童年那个声音,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作者以此作品追忆童年并将此作品献给父亲。

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创作于2004年,共有四个乐章,全曲建立在G音上,并以G音为中心。第一乐章包括无节拍和有节拍交替出现的两个因素。无节拍因素是小字一组G音的持续音;有节拍因素是在这个持续G音上有一个短小的五声性“动机”和G音上微分音的线条,实际上第一乐章就是一个持续的G音。为了使这个持续的G音不至于单调,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手法,使之富于色彩性。如小提琴、中提琴G弦上同音高的泛音与正常音的对比,微分音微妙的音高上的差异,弓震音、撞弓、巴托克拨弦,靠指板、正常、靠琴码的拉奏,力度变化,等等。第二乐章开始是用撞弓演奏的一个段落,它的音乐材料由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五声性转换音列构成,起着桥梁作用,将第一乐章同度的G音过渡到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上来,与第一乐章在G音上形成对比。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逐渐向上做八度移动,直到四度人工泛音上更高音区的三个八度关系,然后以极弱的滑奏消失在乐器的最高音上。第三乐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双弦上靠琴码的位置以极强的力度奏出与第一乐章相同音高的两个持续G音,好像第一乐章的“再现”。以这两个G音为中心各自上下滑动,音高上产生不定的变化,音响也趋向复杂,逐渐形成以G音为中心的增四度框架内的半音音块。第二部分将这个半音音块分解成一个快速持续音型,在这个背景音型下,各声部出现一个呼应性的因素并做一定的发展。

经过一个短暂的静寂后进入第四乐章,加弱音器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在空弦上演奏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分解五度和弦(C、G、D、A、E),不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和弦的最高音(B),这部分气息悠长,直到第一小提琴独奏部分的出现,然后第一小提琴加弱音器与其他乐器共同演奏自然泛音上的一个五度和弦。(www.chuimin.cn)

从整个作品来看,第一、二、三乐章可作为一个大的部分,具有幻想性的第四乐章作为前面三个乐章的对比部分。这部作品在波兰华沙举行的“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国际作曲比赛奖”(Lutoslawski Award 2004 International Composers’Competition)中获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