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但不守旧或空洞,音乐没有采用传统叙事式表达,而是在新观念的关照下抽象出某种精神性声音符号,以现代的方式将其再升华。在此,曾经规整强劲的节奏被稀释弱化,旋律被压缩,接着出现《国歌》第3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音调。之后,从中提炼出两个中心动机,一是纯四度上行,《国歌》关键词“起来!”......
2023-11-03
该作品是受美国作曲家、钢琴家Frederic Rzewski和钢琴家Ursula Oppens的邀请为双钢琴而作,2004年5月作者在美国辛辛那提开始酝酿、构思并着手写作,同年11月完成于新西兰基督城。作曲家自幼生长在四川成都,家乡巴蜀之地巍峨险峻的山貌从小便深深印入他的记忆之中。在构思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作曲家再次阅读了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这不仅勾起了他对家乡的种种回忆,而且《灵山》里充满民俗风情及民间仪式的叙述更是触发了他的想象,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不少乐思。该作品的情绪是怀旧的,但其中也包含了强烈的戏剧性,旋律风格与作曲家的四川方言口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该作品的结构与奏鸣曲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整体上表现为带再现因素的三大部分,而且全曲也由两个重要的动机贯穿发展而成。
第一部分是两个动机的先后呈示。动机Ⅰ是一个由四个音构成的音型。(见例1)
例1
如果其中的“A”音不升高,这四个音便是全音阶的效果,相邻两音之间的音程都为大二度,音响难免流于简单。而将“A”音升高后,相邻两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变得丰富起来,除大二度之外还增加了小二度与增二度(小三度)(也可看作是一个走音的五声音阶,五音被降低半音)。在由小二度音块构成的浓重低音背景上,该音型在极高的音区出现,像一股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上刮过的阵风,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使听众感受到山的存在。动机Ⅱ出现在一个短暂的高潮之后(第47小节)。(见例2)
例2
该动机的写法具有明显的支声特点。虽然从最高音声部的旋律来看具有五声性,但支声式发展产生的大量不协和音程使其音响变得复杂而又特别。与动机Ⅰ相比,该动机的速度稍慢,像支呼唤天地的山歌,充满了感慨又带有几分神秘。带踏板断奏的效果使人联想到山民在山路上负重前进的形象。(www.chuimin.cn)
第二部分的主体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帕萨卡里亚”,具有展开的意义(主题在低音部如沉稳的步伐,使人联想到山民在山路上负重前进的形象)。固定低音主题由动机Ⅱ演变而成,长度为七拍半,这样就使得固定低音开始的节拍位置强弱相间,避免了每次都由相同节拍点开始的单调感。固定低音在第一钢琴的低音声部以单音线条持续了22次之后转到了第二钢琴的低音声部,改用八度齐奏的方式持续了11次。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其他声部充分运用了各种复调技巧,尤其是长大的赋格段与固定低音主题的巧妙结合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技巧和才能。在最后一次结束之前,固定低音主题以柱式和弦形式出现在第一钢琴声部,在较强的力度层次上转入一个自由发展的阶段,并于全曲的黄金分割点上形成明显的高潮。
第三部分规模虽然不大,但再现的功能却十分明确,第一部分中的两个动机又相继出现,只不过动机Ⅰ与第一部分中的音高和形态完全相同,而动机Ⅱ却在原来的基础上移低了八度加增二度(小三度)。虽然像典型奏鸣曲式中那样副部向主部的调性回归在这里似乎不复存在,但动机Ⅱ的调性变化仍然保留了一点奏鸣思维的痕迹。而且动机Ⅱ由原来支声式的发展手法改成了与动机Ⅰ相同的单音线条形式,这应该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归”吧!
尾声的速度稍微加快,力度虽然有小的起伏,但总体上仍处于较弱的层次。各声部基本上以单音的形式发音,大量固定音型或节奏型的反复出现,从形象上可以联想起下山时的(轻松)情景与感受。在结束前的三小节,第二钢琴右手声部突然闯入一个由三音列#A、#F、#G构成的徘徊音型,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戛然而止,营造了一种“无终止”的终止效果。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作曲家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但在这部作品中他并没有去刻意炫耀钢琴的技巧,对钢琴织体的运用完全服从于创作上的整体构思以及音乐表现的需要。不过如果在琴键上试奏作品中的某些段落时,手指仍然会感受到作曲家精通钢琴的种种妙处。
(吴春福)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乐曲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但不守旧或空洞,音乐没有采用传统叙事式表达,而是在新观念的关照下抽象出某种精神性声音符号,以现代的方式将其再升华。在此,曾经规整强劲的节奏被稀释弱化,旋律被压缩,接着出现《国歌》第3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音调。之后,从中提炼出两个中心动机,一是纯四度上行,《国歌》关键词“起来!”......
2023-11-03
标题《葳蕤》取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中“兰叶春葳蕤”句,意在描述春天万物苏醒、日渐繁盛、欣欣向荣的过程,作品还引用中国古曲《阳关三叠》的首句作为“固定动机”,借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品中以《阳关三叠》首句构成的“固定动机”贯穿全曲并出现在各部分的结束处,成为全曲的统一因素和结构标志。......
2023-11-03
《云岭写生》是一部由五个乐章组成的、标题性交响组曲,推移而过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音乐画卷,荟萃了云岭高原的山川风韵和人民多彩的生活情景,犹如引导我们做了一次酣畅的南国览胜之游。《云岭写生》犹如一丛俏丽的南国山花给我国民族交响乐的百花园增添了一团惹眼的色彩和一股奇异的清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总谱;该曲并由中央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和磁带,向国内外发行。......
2023-11-03
“舞雩”这个词不仅指仪式中的乐舞,也可指祈雨仪式本身,或指仪式举行的场所。《舞雩》这首作品并不是描述这种古代仪式的各种细节,而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捕捉、提炼其中精髓,以及作曲家对这种早已失传、仅留下文字记载的“舞雩”的个人解读。《舞雩》分为三个段落。《舞雩》以作曲家个人化的音响织体的发展手法来表达对一种古老乐舞与仪式的感想。......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羌山风情》由前后两大部分即两大板块组成。乐曲里两个音乐主题的核心动机直接取材于羌族民歌《南坎索》和羌族民间歌舞《逗、逗、逗》。铜管乐器铿锵而雄浑的音色则把羌族小伙子英俊威武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纵观敖昌群的音乐作品,无不透出一种特殊的情结,那就是他与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水、风情的难解之缘。作曲家曾深入羌族地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熟悉羌族音乐和羌族风情。......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纵观他的音乐作品无不体现着这种追求,打击乐三重奏《中国书法》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综上所述,在这部手法新颖的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对“中国书法”这个具象的描写,向听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因此,可以说打击乐三重奏《中国书法》是一部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不可多得的打击乐力作。......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