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协奏曲《天乐》由作曲家创作于1989年3月。朱践耳的个性风格形成于他创作《第四交响曲》的前一年,这部作品也是他突出创作风格个性化的表现。引子主题是十二音序列Ⅰ,散板,乐队、打击乐器全奏,热热闹闹。......
2023-11-03
钢琴独奏曲《多耶》创作于1984年。198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赛一等奖并首演,作品发表于《音乐创作》1986年第2期。
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到广西采风时,对侗族同胞“多耶”舞蹈的热烈场面的描绘。“多耶”是广西侗族古老的传统歌舞形式:领唱者(一般是巫师)念着现编的歌词(曲调与节奏都是即兴的),其余的众人围圈慢步舞蹈并和之,用于节庆与迎客场面。
此曲的核心音列是作品开始不久完整出现的E、#C、#F三个音。三度和二度的结合,形成了全曲的核心音调(另外,第5小节出现的七度跳进暗示着全曲的另一个核心音程),并利用移位、倒影、逆行、逆行倒影来对这个核心音调进行发展变化。全曲基于这个核心音列,陈述了两个重要主题,分别在第3小节和第62小节出现。作曲家通过对第一主题的节奏变化,复调模仿,增加平行声部和对第二主题的复调模仿,移位,八度加强,以及对两个音列做音型化、旋律化的变奏,增加平行声部等一系列手法,将十二音与民间音调自然流畅地结合,使得这样一个描写民间歌舞场面的作品充满了新奇而具有吸引力的现代音响。
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选择民间音乐的音调为音乐发展的素材,同时结合现代创作技法,吸收了序列创作中的动机发展思维,即将以民间音乐特征音列为核心,并利用移位、倒影、逆行、逆行倒影来对这个核心音调进行发展变化,用富于多变的节奏节拍和多调平行的写作手法来进行丰富,使得整个音乐充满原始而现代的音响。不协和音程所带来的特殊音响效果,以及不规则且变化丰富的节奏形态,都给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www.chuimin.cn)
这首作品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受到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影响,将动机发展的思维贯穿始终。而在当时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这样的思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思维影响了当时一批年轻的中国作曲家,中国的现代音乐正是从此时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的。
(林燕)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唢呐协奏曲《天乐》由作曲家创作于1989年3月。朱践耳的个性风格形成于他创作《第四交响曲》的前一年,这部作品也是他突出创作风格个性化的表现。引子主题是十二音序列Ⅰ,散板,乐队、打击乐器全奏,热热闹闹。......
2023-11-03
《云岭写生》是一部由五个乐章组成的、标题性交响组曲,推移而过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音乐画卷,荟萃了云岭高原的山川风韵和人民多彩的生活情景,犹如引导我们做了一次酣畅的南国览胜之游。《云岭写生》犹如一丛俏丽的南国山花给我国民族交响乐的百花园增添了一团惹眼的色彩和一股奇异的清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总谱;该曲并由中央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和磁带,向国内外发行。......
2023-11-03
乐曲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调,但不守旧或空洞,音乐没有采用传统叙事式表达,而是在新观念的关照下抽象出某种精神性声音符号,以现代的方式将其再升华。在此,曾经规整强劲的节奏被稀释弱化,旋律被压缩,接着出现《国歌》第3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音调。之后,从中提炼出两个中心动机,一是纯四度上行,《国歌》关键词“起来!”......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全曲长约19分钟,分为四个段落,标题分别是:《寂》、《情》《激》、《泣》。在第四部分《泣》中,马林巴小心地演奏由“哭泣的主题”演变而来的半音下行式的“背景”,小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性较强的主题,作曲家称这一段为“无声的、内心的哭泣”。......
2023-11-03
《羌山风情》由前后两大部分即两大板块组成。乐曲里两个音乐主题的核心动机直接取材于羌族民歌《南坎索》和羌族民间歌舞《逗、逗、逗》。铜管乐器铿锵而雄浑的音色则把羌族小伙子英俊威武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纵观敖昌群的音乐作品,无不透出一种特殊的情结,那就是他与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水、风情的难解之缘。作曲家曾深入羌族地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熟悉羌族音乐和羌族风情。......
2023-11-03
“舞雩”这个词不仅指仪式中的乐舞,也可指祈雨仪式本身,或指仪式举行的场所。《舞雩》这首作品并不是描述这种古代仪式的各种细节,而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捕捉、提炼其中精髓,以及作曲家对这种早已失传、仅留下文字记载的“舞雩”的个人解读。《舞雩》分为三个段落。《舞雩》以作曲家个人化的音响织体的发展手法来表达对一种古老乐舞与仪式的感想。......
2023-11-03
为笛子与管弦乐队而作的《别梦》系作曲家1991年应约为著名笛子演奏家张维良的个人独奏音乐会而作。根据梦境的非连续性与片段化特征,作品采用了自由的回旋曲式,用四次出现的叠部将几个不同的梦境片段分割开来。叠部Ⅱ之后进入一个缓慢的梦境片段,音乐悲伤哀怨。......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