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诗《峨眉山月歌》的诗意写成。音乐在这里是富于画面性的,让人在联想中浮现出一幅“冷色调”的秋夜风景画:弥漫着寒气的月光,倾泻在山水之间,无垠的苍穹显得朦胧、幽深;江中一叶轻舟顺水而下,孤独的诗人端立船头,正在低吟诉说着离情别绪的诗歌……在这“画面”之中,我们不禁感受到凝聚着一种深沉的忧思和感伤。......
2023-11-03
《飞歌》是为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两把大提琴而作的弦乐六重奏,作于2002年1—3月。于2002年4月6日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在上海大剧院首届“中国现代音乐论坛”上首演;后由上海音乐学院“New Ensemble”乐团分别于2003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21日在“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和2004年5月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出。
2002年,该曲作者正处于创作转型时期,常常在思索一些关于声音、音响、音乐色彩、音乐语言和音乐结构问题;也常常仔细地去聆听传统和当代各时期不同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同时,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作者也试图从音乐构思这一出发点去对上述各类音乐文献进行比较、归纳。在此之前对他来说一些还较为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他开始寻找真正想写的音乐,也开始逐步在创作中践行他的音乐理想——它应该是一种独立的音乐作品,是“好听”的,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当然它也应该具有独立的个性与风格。写作应该重视听觉体验,重视细部与整体的必然性与统一性,重视声音的色彩处理,特别应该重视给乐器演奏者提供较大的演奏发挥空间,也努力给听众“预留”听觉上的想象“空间”。
2001年夏,他带学生赴贵州黔东南地区采风,深入苗族山寨,当地悠扬的苗族飞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苗族人的生活、苗绣和纯朴的民风以及当地的山山水水等,所有的一切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记忆,铭刻在作者的脑海中。此行结束后,作者就开始构思这首《飞歌》。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并未引用任何苗族飞歌的曲调,而是将一些苗族飞歌中的音乐元素,如五度音程、音程大跳、滑音、泛音等,作为音乐语言的主要组成要素,并将那个“完整的记忆”转化为音乐语言和音乐色彩,通过这首作品叙述出来。与作者的另外一首室内乐作品《龟兹吟》从简单到复杂、从相对清楚到逐渐朦胧的音乐过程相反,此部作品的全曲结构基本建立在一种由繁到简的过程。在音调上从复杂的音高构成逐渐走向单纯的、调性清晰的曲调,并在清晰曲调的循环过程中消失从而结束全曲。在音响结构上,强调复杂的和声构成与弦乐单纯的五度空弦的对比;并通过大量运用弦乐器的人工泛音与自然泛音,形成飘逸的音响层,与神秘的气氛相呼应。在音响的色彩层次处理上,通过各声部不等长的乐句、各声部不同的力度处理,以及各声部不同演奏法的处理,从而达到色彩的丰富与声部之间的交融,并使全曲沉浸在一种柔和与神秘的气氛之中。
此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地,以音响和色彩的变化为主,间或出现一些零散的曲调。(www.chuimin.cn)
第二阶段:中速,以相对固定的节奏律动为基础,辅以类似“高腔”的旋律线条。
第三阶段:缓慢地,以逐渐走向清晰,又逐渐走向模糊的“歌调”为结构,辅以音响与色彩的变化。
全曲结束在逐渐走向消失的音响过程中。
(谢苗苗)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此曲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诗《峨眉山月歌》的诗意写成。音乐在这里是富于画面性的,让人在联想中浮现出一幅“冷色调”的秋夜风景画:弥漫着寒气的月光,倾泻在山水之间,无垠的苍穹显得朦胧、幽深;江中一叶轻舟顺水而下,孤独的诗人端立船头,正在低吟诉说着离情别绪的诗歌……在这“画面”之中,我们不禁感受到凝聚着一种深沉的忧思和感伤。......
2023-11-03
1980—1981年创作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时,张千一才20岁出头。作品运用变通的“奏鸣曲式”,对森林一日情、景流变进行了音乐化“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方森林的“风景画”。《北方森林》不仅在1981年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而且成为音乐舞台上常被演奏的保留曲目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北方森林》为张千一的音乐创作生涯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2023-11-03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86年。该作品于1991年5月12日在上海音乐厅第十四届“上海之春”交响音乐会上正式首演,小提琴独奏:何弦,协奏: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张眉。此曲第一稿是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后经作者与导师进行反复推敲、琢磨,决定将此曲扩写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于1986年6月完稿,1991年2—4月进行了一次修订。......
2023-11-03
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创作于2004年,共有四个乐章,全曲建立在G音上,并以G音为中心。第二乐章开始是用撞弓演奏的一个段落,它的音乐材料由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五声性转换音列构成,起着桥梁作用,将第一乐章同度的G音过渡到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上来,与第一乐章在G音上形成对比。......
2023-11-03
《第一弦乐四重奏》是作曲家金湘1990年9月创作的一部作品,1991年5月在美国西雅图首演,之后又在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多次演出,均获一致好评。(见图2)图2第一乐章的“凤点头”曲式结构二、富有活力的节奏这部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节奏的安排。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金湘成功地运用“弦乐四重奏”这种古老的西方演奏方式,调动了众多的现代作曲技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缤纷的音响世界。......
2023-11-03
1985年,作曲家罗忠镕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邀请到柏林进行半年时间的创作与访问活动,《第二弦乐四重奏》便是在这期间构思完成的,并于同年11月4日在西柏林举办的作曲家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上首演,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这首作品由八个独立的乐章组成,分别是:Ⅰ引子、Ⅱ十八六四二、Ⅲ慢板、Ⅳ鱼合八、Ⅴ慢板、Ⅵ间奏曲、Ⅶ蛇脱壳、Ⅷ尾声。......
2023-11-03
《云I,II》是作曲家朱诗家于2003年为弦乐队、打击乐与现代电子音乐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在2004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演出,并获得首届中国电子音乐作品比赛“学会奖”B组二等奖,200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CD 光盘。《云I,II》之所以命名为云,作曲家的意图是通过音乐体现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云,表现云所带来的缥缈不定和狂风骤雨。......
2023-11-03
《B 大调钢琴协奏曲》,由丁善德创作于1984年,作品编号为第23号。丁善德于1984年6月着手写《钢协》钢琴部分,次年2月起,为《钢协》配器,3月完成,5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李名强担任钢琴独奏,上海交响乐团协奏,陈燮阳指挥。《钢协》配器简明而富有效果。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之于《钢协》的个性化配器,彰显出独特艺术魅力。因此,《钢协》可谓是钢琴技术展示库。......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