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AutoCAD2014中文版带轮创建操作实例,从入门到精通

AutoCAD2014中文版带轮创建操作实例,从入门到精通

【摘要】:绘制图11-21所示的带轮。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从带轮主体中减去半径为190拉伸的实体,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并集”按钮,将带轮主体与半径为80拉伸的实体进行计算,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从带轮主体中减去半径为50拉伸的实体。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绘制三个圆心在原点,半径分别为170、100和135的圆。

绘制图11-21所示的带轮。

978-7-111-45924-8-Chapter11-56.jpg

图11-21 带轮

参见光盘

光盘动画演示\第11章\带轮的创建.avi

绘制步骤:

1.绘制截面轮廓线。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多段线”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57.jpg,绘制轮廓线,坐标点为(0,0)、(0,240)、(250,240)2(50,220)2(10,207.5)(210,182.5)2(50,170)2(50,145)(210,132.5)2(10,107.5)2(50,95)2(50,70)2(10,57.5)(210,32.5)2(50,20)(250,0)C,结果如图11-22所示。

(2)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58.jpg,旋转轮廓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978-7-111-45924-8-Chapter11-59.jpg

(3)改变视图方向:单击“视图”工具栏中的“西南等轴测”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0.jpg,将当前视图设为西南等轴测视图。

(4)单击“渲染”工具栏中的“隐藏”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1.jpg。用消隐命令(HIDE)对实体进行消隐,结果如图11-23所示。

978-7-111-45924-8-Chapter11-62.jpg

图11-22 带轮轮廓线

978-7-111-45924-8-Chapter11-63.jpg

图11-23 旋转后的带轮

2.绘制轮毂。

(1)用设置坐标命令(UCS)设置新的坐标系。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978-7-111-45924-8-Chapter11-64.jpg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5.jpg,绘制一个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90的圆。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6.jpg,绘制一个圆心在0(,0,-250),半径为190的圆。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7.jpg,绘制一个圆心在0(,0,-45),半径为50的圆。

(5)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8.jpg,绘制一个圆心在0(,0,-45),半径为80的圆,如图11-24所示。

(6)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拉伸”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69.jpg,拉伸绘制好的圆,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978-7-111-45924-8-Chapter11-70.jpg

(7)重复“拉伸”命令,将离原点较远的半径为190的圆拉伸,高度为85。将半径为50和80的圆拉伸,高度为-160。此时图形如图11-25所示。

978-7-111-45924-8-Chapter11-71.jpg

图11-24 带轮的中间图

978-7-111-45924-8-Chapter11-72.jpg

图11-25 拉伸后的实体(www.chuimin.cn)

(8)对拉伸后的实体进行布尔运算。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73.jpg,从带轮主体中减去半径为190拉伸的实体,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978-7-111-45924-8-Chapter11-74.jpg

978-7-111-45924-8-Chapter11-75.jpg

(9)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并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76.jpg,将带轮主体与半径为80拉伸的实体进行计算,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77.jpg,从带轮主体中减去半径为50拉伸的实体。

(10)对实体进行带边框的体着色: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视觉样式”→“带边缘着色”命令,结果如图11-26所示。

3.绘制孔。

(1)改变视图的观察方向。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三维视图”→“平面视图”→“当前UCS”命令。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78.jpg,绘制三个圆心在原点,半径分别为170、100和135的圆。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79.jpg,绘制一个圆心在(135,0),半径为35的圆。

(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0.jpg,复制半径为35的圆,并将它放在原点。

(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移动”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1.jpg,移动在原点的半径为35的圆,移动位移(@135<60)。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2.jpg,修剪线段。并删除掉多余的线段。如图11-27所示。

(7)用编辑多段线命令(PEDIT)将弧形孔的边界编辑成一条封闭的多段线。

(8)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环形阵列”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3.jpg,阵列弧形面。设置中心点:(0,0),项目总数:3。如图11-28所示。

(9)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拉伸”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4.jpg,拉伸绘制的3个弧形面,拉伸高度为-240。

(10)改变视图的观察方向:单击“视图”工具栏中的“西南等轴测”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5.jpg,将当前视图设为西南等轴测视图。

978-7-111-45924-8-Chapter11-86.jpg

图11-26 带轮的着色图

978-7-111-45924-8-Chapter11-87.jpg

图11-27 弧形的边界

978-7-111-45924-8-Chapter11-88.jpg

图11-28 弧形面阵列图

(11)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978-7-111-45924-8-Chapter11-89.jpg,将3个弧形实体从带轮实体中减去。

(12)对实体进行带边框的体着色: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视觉样式”→“带边缘着色”命令,结果如图11-29所示。

(13)为便于观看,用三维动态观察器将带轮旋转一个角度。如图11-30所示。

978-7-111-45924-8-Chapter11-90.jpg

图11-29 弧形面拉伸后的图

978-7-111-45924-8-Chapter11-91.jpg

图11-30 求差集后的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