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湿地,是盐城保护区的最大景观。水与滩地的自然走向,日月与潮汐的此消彼长,使得湿地的每一个要素都有美的存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丹顶鹤主题馆
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以丹顶鹤为展示对象的主题馆它的造型为纸鹤。纸鹤是丹顶鹤在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纸鹤艺术的形成源于中国的剪纸与彩绘,流传于民间,多为节庆时日的窗花,后来变成孩童牵于手中的玩物、清明时节放飞的风筝,再后来就走进了课堂,成为小学生手工课的内容。以纸鹤为造型,除了建筑结构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盐城·中国丹顶鹤博物馆
丹顶鹤主题馆的建筑面积有10300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为序厅和鹤之源、鹤之境、鹤之魂、鹤之友共五个展厅。
序厅,由12只丹顶鹤组成。12,代表着12个月,一年四季。早在1986年,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就实现了低纬度下丹顶鹤的成功孵化,30年后,也就是2016年,我国南方区域,丹顶鹤野外繁殖在盐城获得成功……
序厅布展的丹顶鹤造型各异,这是它们在盐城保护区过冬时的生活场景,滩涂之地,有红色的碱蓬、绿色的互花米草、金黄色的芦苇。
丹顶鹤主题馆浓缩了丹顶鹤的前世今生以及与盐城湿地的不了情结。
该馆从丹顶鹤的出生、成长、迁徙等方面入手,介绍丹顶鹤不同时期的个性化生活,生活的品德、品质与品味。超乎寻常的完美再现了珍禽之珍、文明所在;介绍丹顶鹤旁系亲属的区域所在、生存状况,从不同层面揭开了鹤的神秘面纱。
主题馆注重丹顶鹤越冬地的地质构造与地表情况的展示,比如:湿地生态形成的历史原因与面临的发展挑战,湿地作用的不可替代性,盐城滩涂湿地的全国占比、世界排名,盐城滩涂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尤其是留鸟、候鸟的多样性,告诉人们人类生存与湿地存在的依托关系。
该馆从中国传统的吉祥三宝“龙、凤、鹤”入手,告诉人们鹤是人类从先古到现今都能见到的活着的宝贝。从神话中的天界,到人间,都有它的身影。在天界,它是神仙的坐骑;在朝廷,它是一品文官的标识;在民间,它是长寿的象征。于是就有了不同时期鹤的雕塑与诗书画,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主题馆还讲述了齐齐哈尔姑娘徐秀娟南下盐城,为保护区建设光荣牺牲的故事。随着一首歌的传唱,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成了鹤乡盐城的代名词,成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名片,也成了“保护环境,我们一起行动”的主题词。
徐秀娟成就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盐城人成就了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望鹤亭
望鹤亭原为盐城驻军的一个瞭望指挥塔,红砖砌就,方形,两层半,约10米高,没有封顶,曾服务于原南京军区空军打靶。也就是说保护区这块地曾经是空军靶场。
保护区刚建立时,望鹤亭为管理处所用,底层为丹顶鹤孵化室,后来幼鹤也住在这里,二楼为值班室。这就是当年保护区的鹤场。1989年春,望鹤亭在原址重建,砖木结构,18米高,三层,六角飞檐,为万亩滩涂的最高点,登高远望,滩涂风光尽收眼底,可远眺越冬的丹顶鹤,故取名为望鹤亭。当年初夏,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家下基层,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同行,当得知此亭落成,并没有题字时,便欣然提笔,书就“望鹤亭”三字。先生将其多年的书法造诣与丹顶鹤的雅姿巧妙组合,是书法又是国画。笔走龙蛇,飘如游云;鹤入字中,字载鹤韵;妙在心手,惟妙惟肖。
望鹤亭
时一二层为徐秀娟事迹陈列室,三层有一高倍望远镜,供观鹤之用,为盐城湿地保护区的地标。
盐城湿地保护区的建设,是从望鹤亭开始的,保护区由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它守望着春去冬来的丹顶鹤,也守望着保护区的日新月异。
水禽湖
在湿地里把它称为湖,有点夸大,但它的意象一点也不逊色于湖。湖心岛绿树成荫,连环岛岸柳成行,2万多平方米的湖面,有13种200多只水禽栖息,称之为水禽湖,名副其实。加之亲水栈道的铺设,拉近了人与禽的距离,在“只见鸟飞影,难睹其真容”的茫茫滩涂,有个水禽湖,还真让人眼前一亮。
水禽湖的禽鸟来源于三个方面。引进繁殖的,如白鹈鹕、鸿雁、斑头雁、黑天鹅等,这些水禽,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样本;人工救助的,如绿头鸭、斑嘴鸭、针尾鸭、翘鼻麻鸭等,它们大多数在野外受伤,又失去了自我恢复能力,被乡民发现,送来保护区救治后不再走离;迁徙而来的,如大天鹅、疣鼻天鹅、花脸鸭、琵嘴鸭等。它们共存一湖,各得其乐。如果说它们之间有矛盾,也是家族内的矛盾,比如就出现过一对天鹅将另一对天鹅赶走的事,不过,被赶走的天鹅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也不知道。
水禽湖由5个小岛组成,禽鸟们也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场所,真正的物以类聚。东岛以天鹅类为主,无论是黑天鹅还是白天鹅,大天鹅还是小天鹅,来了就在会面;鸳鸯常聚在北方两岛,受到惊扰会游离,但过了会儿就又游回来,是不散的;南岛为鸭类所有,水中翻腾了会儿,就到岛上孵地休息。湖心岛较大,什么鸟都有,特别是到了夏季,绿荫如盖,更多的鸟喜欢在上面找一片清凉。且湖心岛又是投料的地方,所以就多了份热闹。
水禽湖:禽鸟的疗养中心
东方白鹳小湿地
东方白鹳原为东亚地区常见的鸟类,但由于非法狩猎与环境污染,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已于20世纪70年代绝灭。现在,日本只能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俄罗斯远东地区与我国黑龙江、吉林的繁殖地生存空间也在缩小。目前,全世界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个体不到3000只,90%左右在中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与丹顶鹤一样属大型涉禽,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人混淆。其实稍加注意就可发现,二者从头到脚,大有不同。丹顶鹤的显著标志丹顶,东方白鹳没有。丹顶鹤的喙秀长,东方白鹳粗了许多。丹顶鹤声闻于天,音域宽广,东方白鹳没有发声系统,同类只能靠嘴巴敲打交流,并通过敲打的频率辨别含义。腿脚更是红黑分明,功能各异,东方白鹳的腿是鲜红色,能站在树上;丹顶鹤的腿为黑色,乌黑发亮,它的脚后趾短小,没有抓握功能,不能上树。且东方白鹳虽与丹顶鹤有着同样优雅的身材,但个头小了点。
东方白鹳的繁殖地在中国东北的中、北部, 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小湿地中的东方白鹳,大多数是盐城保护区救助而来,由于各种原因,也就成了常住户。
在这片小湿地里常住的还有一对丹顶鹤。
一对受伤的丹顶鹤。(www.chuimin.cn)
雄性鹤是在迁徙过程中受伤的,落在连云港的灌南县境,社区的电话打到盐城保护区的“120”,雄鹤被接到了救助中心。
这是2006年春天的故事。
在丹顶鹤救助中心,雄性鹤与同样受伤的雌性鹤相遇……
一只是野生的,一只是家养的。
一只伤在脚上,一只伤在翅膀。
但它们眉目传情,各示所爱。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它们的情意,治疗结束后,将它们一起放到小湿地,从此它们形影不离。因雄鹤无法腾飞,雌鹤无法展翅,也就无法实现正常交配,不可能抚育后代,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们的互敬互爱,雄鹤走离视线时,雌鹤总会发出鸣叫,似乎提醒它不要走远,似乎惦记着它那脚伤……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
游客每每走到这里,都会驻足一望,祝福这对患难夫妻天长地久。
中华鹤园
在鹤的家族里,全世界原来有30多种鹤,现在仅存15种,有9种鹤在中国,其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丹顶鹤、赤颈鹤、黑颈鹤、白头鹤、白鹤5种,为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白枕鹤、灰鹤、蓑羽鹤、沙丘鹤。在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主要是丹顶鹤,约占野外种群个体的60%,另外还有数千只的灰鹤与少量的白头鹤。
保护区集中国9种鹤于一园,除了科研需要外,更多的考虑是让游客一睹众“芳容”。中国地域辽阔,物种无数,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是要相知相识,了解它们的生活区域与生活习性,认识它们的存在与人类自身命运的联系,共同关注,避免误伤。
中华鹤园除了生活在中国的9种鹤外,还特地引进了蓝鹤和肉垂鹤,这两种鹤都生活在非洲,是非洲的特有鹤种。引进与驯养其他鹤种,为的是让中国人不出国门也能够认知世界各地之鹤……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自然共同体。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享,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丹顶鹤行为展示中心
丹顶鹤是候鸟,阳春三月飞离盐城保护区,深秋十月返回。也就是说保护区所保护的标志性物种,只能在滩地枯黄的冬季偶露真容,这不能不算是缺憾。保护区人的初期梦想就是一年四季,常年有鹤,这不仅仅是为了科研,也是为来保护区的游客随时都能看到鹤。于是就有了丹顶鹤的人工孵化与驯养。
1986年,盐城保护区实现了低纬度下丹顶鹤孵化首次成功,这是项重大突破。但对保护区来说,只是万里之遥,才迈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在丹顶鹤传统基因外植入与人互动的行为密码,这就是驯化。
丹顶鹤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即能行走,尽管步履蹒跚,但那第一步是自己走出去的。4天后便可在浅水中游玩。如此快速的成长,挑战着驯养员的跟进能力……要让它接近人类的亲情,懂得与人交流,理解驯养员的召唤,然后是天性的释放与行为能力的人为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让鹤理解人意时,驯养员也得理解鹤意。在不断的磨合中产生共鸣,然后才是自然舞动,飞向蓝天;才是收放自如,成为保护区留鸟……1994年,越冬地丹顶鹤繁殖与驯化获得成功,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保护区有不迁徙的丹顶鹤近百只,集中行为展示时气势恢宏,为保护区的一大亮点。
观景塔
保护区有几条亲水栈道,并有红色与绿色之分。红色栈道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靠近丹顶鹤的越冬栖息中心,因核心区生长大面积碱蓬,冬秋遍野红色,这条栈道就叫红色栈道。栈道为木质,也为红色,以提示人们栈道可行,不可逾越,与丹顶鹤保持一定的距离。绿色栈道为原木,在万顷芦苇丛中,相间蒲草。栈道西行东去或北上的交会处各有一木塔,三层方形,为观景塔。
登临塔顶,是超然意境,有“游尘外而瞥天兮”(张衡《思玄赋》)之感。春夏之季,绿色一片,鸟语草香,水禽任飞。那随风摇动的芦苇碧波荡漾,穿行于其间的水道,倒成了静止的隔离带,不规则的弯曲把滩涂湿地圈划成若干个小区,不知是水的灵动扭出了芦苇荡漾,还是芦苇荡漾凸现了水的灵动……就是秋冬,也是不一样的苍茫,似乎一切生灵都是由此蛮荒走向文明,这是唯一可以追溯的本源。“春夏芦花点头,秋冬小蟹起楼。”昔日无奈生活中的满目苍凉,如今成了生态之美。
同一个平面,近观远望,不同视角,会有不一样的景观。向西望去,海堤之树遮去了跟进大海的乡村文明,唯有中国丹顶鹤主题馆的鹤标,守望着湿地滩涂。转身环顾,圆润的天际线,会让你失去方位感,天广地阔,人之渺小,还有什么一己之私舍不得抛弃?天地之大,能容苍生善恶;人类之广,可容天地生灵?
这是塔上境界。
有关人间仙子的文章
冯子存先生1904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大哥会拉胡琴,还当过吹鼓手;他的二哥会吹奏笛子,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笛子的启蒙老师。冯先生的代表曲目主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等。冯子存先生对其进行改编,通过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惜别和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二胡界就将蒋风之先生和二胡名家陆修棠先生并称为“南陆北蒋”。蒋风之先生《汉宫秋月》是蒋派二胡演奏风格的经典代表,也是蒋派艺术风格形成的奠基之作。《汉宫秋月》源于同名古琴曲,后被刘天华先生记录、整理并改编,而现在最受欢迎的还要数蒋风之先生修订并传谱的版本。......
2023-10-17
刘文金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1937年,刘文金先生出生在河北唐山,但自幼便跟随家人回到祖籍河南安阳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刘文金先生凭借出色的艺术才能,被推选为乐队队长。刘文金先生通过这两首乐曲,对二胡和钢琴的组合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从此,二胡和钢琴组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作品的创作之中。刘文金先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基础,这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温暖深切、意味深长的旋律。......
2023-10-17
盐城濒临黄海,海岸线长达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滩涂面积为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为亚洲和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海滨湿地。目前盐城沿海湿地有各类动物1539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84种。江苏省委非常重视,进行专题会办,细化保护措施,并几次向胡乔木汇报,于当年的2月,宣布建立江苏盐城地区省级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并启动了各项工作。......
2023-11-02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文字中,把“气”作为音乐艺术的第一本体要素,而且提出气要与其他要素相辅相成。艺术家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抖一抖身上,别无长处,只剩下这一身香气。”艺术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艺术尤其看重这种以气韵为核心的“俯仰自得”“悠然自若”的生命气息。浙江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气韵贯通,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也再现了“高山巍巍,流水洋洋”的艺术意象。......
2023-10-17
《赛马》一经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整个羊城,黄海怀先生也因此一夜成名。为此,黄海怀、王国潼、鲁日融还被誉为青年二胡“三君子”。黄海怀先生于1959年开始着手创作《赛马》,当时他已留校任教,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前途光明,意气风发,这些都在《赛马》欢快、明朗、豪放、乐观的音乐里得到了体现。1967年早春,黄海怀先生因病不治,遗憾地告别了他钟爱的音乐艺术,年仅32岁,让人痛心惋惜。......
2023-10-17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学校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各项学生活动都以此为原点。......
2023-10-30
[36]但是时尚不同,西美尔认为“时尚能吸收所有外表上的东西并且把任何选择的内容抽象化:任何既定的服饰、艺术、行为形式或观念都能变成时尚”。[40]需要补充的是,西美尔对于经典形式本质的概括非常准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服装的基本款时尚如牛仔裤、T 恤、男性西装、小黑裙等在时尚界经久不衰的原因。......
2023-06-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