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对采访权的研究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2023-11-02
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在行使采访权时遇到的现实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采访权的滥用导致新闻纠纷和侵权,不少“新闻官司”的出现就是由于记者滥用采访权造成侵权;二是采访权的行使受到约束,且媒体从业人员投诉无门,无法对自身采访权进行合法保护。针对第一种问题,现行法律可对侵权人员进行处置;但针对第二个问题,采访权的保护确无明文规定,并未规定侵犯采访权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置,在这种情况下,“法无禁止即可为”,对采访权的漠视以及愈演愈烈。2000年以来,就采访权的使用,研究多从“滥用及规制”入手,谈如何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采访活动,对采访权的保护则相对较少,如图4。
图4 新闻采访权现状研究数据折线图
滥用采访权,包括利用采访权不正当地谋取私利,侵犯他人隐私,使用隐性采访手段等方面。对于滥用采访权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权力还是权利——采访权初论》,文中,刘斌分析了记者滥用采访权的各种表现。其中,最主要的在于有些记者将人民赋予其的神圣权利工具化,以达到为亲朋好友办事或谋取私利的目的,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有些记者在采访中混淆了自己的角色,充当法官、裁判员甚至犯罪嫌疑人,行为不端,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38〕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其探讨角度多在于如何进行规制,而非探讨采访权的合理限定。对于隐性采访的研究,新闻界对偷拍、偷录已达成共识,新闻记者使用照相机、摄影机、录象机同样需要相应的限制,至于何时何地应该对使用照相机、摄影机、录象机进行许可,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1)摄影场合上考虑其公开性;(2)摄影对象上界定群体与特定个体;(3)摄影目的上甄别其是否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4)摄影内容上区分真实与否;(5)摄影态度上区分新闻记者对于暴露身份和隐藏身份时的态度;(6)摄影工具上合法与否。(www.chuimin.cn)
图5 新闻采访权规制研究数据折线图
对采访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建云提出的采访权的权利相对人概念,他认为政府机构作为一个权利相对单位应该与一般公民区分开来,一般公民没有接受记者采访的法定义务,做到不妨碍、干涉、阻挠记者正常采访即可。〔39〕然而,政府机构在接受采访权时充当着一种特定义务主体的角色,其提供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法律保护之外的各种信息是责无旁贷的,所以政府机构必须做到不拒绝记者正当采访的要求。在政府公开信息立法和新闻立法上,我国必须发挥新闻行业协会组织的功能,以起到保护记者采访权、实现公民知情权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建设法治、民主国家。
有关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第2辑的文章
作为“新闻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副刊同样具有“新闻性”,并且与正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报纸的传播过程中,副刊与正刊协调互动,在内容与形式上建构了一个传播的统一体。副刊与新闻版形成互动组合,成为报纸参与竞争的有效途径。副刊配合新闻,与新闻互为补充,发表富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文章,是副刊与新闻统一的重要表现。这些副刊都带有积极向上的时代烙印,成为提倡新文化、宣传新思想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2023-11-0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依法治国理论的探讨,法治的内涵逐步清晰,对法治的法理型阐释在大学法学教育、法学学术中有较多体现,然而,法治哲学的建立还任重道远。全面准确的法治思想借助传播者的影响力引领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整个社会发生变迁。新闻传播领域能否将法治纳入核心思想体系,从理念、制度、行为适应法治化的要求将决定新闻传播事业的未来转型。......
2023-11-02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经济新闻的研究虽已渐成显学,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经济新闻的研究力度明显不够,经济新闻研究的大数据视角明显缺失。具体说来,当前经济新闻研究的突出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方面。这类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也将会是未来经济新闻研究的着力之处。......
2023-11-02
国家祭祀典礼往往规模盛大,天下皆知,可以说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项大型传播活动。此外在“官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也是官方普遍使用的传播手段。除了以上几项主要措施之外,封建政府还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颁布教化类法律法规等方式,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封建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国家制度的保障是封建社会有效实现核心价值观大规模传播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2023-11-02
而中国文化与宗教的关联,以及对宗教的评价,更是这一认知领域的敏感区和冲突处。为此,在今天强调文化建设、文化繁荣的新机遇之际,反思中国文化及其精神资源、特别是宗教资源,符合我们国情及历史地制定中国的文化战略,以应对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嬗变,就显得既特别及时又非常重要。与之相呼应、相协调的,则是中国宗教的包容性和互通性。......
2024-04-02
从如今的研究来看,很少有学者将采访权定义为权力,这是由于权力一词所背负的强制性政治色彩较浓厚,一般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主体。行政权力说时任《检察日报》记者王松苗认为,采访权是具有行政权利性质的民事权利。与公民权利延伸说不同的是,宪法权利说强调采访权受法律保护,在此层面上探求是否应当赋予司法请求权。......
2023-11-02
首先,“质性自然”,这四个字恐怕是陶渊明对自己的本体存在作出的最恰当的诠释。仕途让陶渊明既无法接触到外在的大自然,又让他打心里觉得做官违背了自己的志愿,“质性”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都很痛苦。其次,“任真无所先”,“任真”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陶渊明在其一生中一直在寻求“真”以达到内心深处对循着自己本真来生活的渴求。......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