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性化采访和报道用语的规范

人性化采访和报道用语的规范

【摘要】:采访的人性化和报道用语的规范化,是记者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一种让新闻作品蕴含人文精神的方式。我国媒体在农民工报道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人性化的采访,尊重农民工的人格与意愿;规范用词不要流露出偏见和歧视;报道完稿后最好征询采访对象的意见。(本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BXW006。

西方媒体报道弱势群体时是很敏感且谨慎的。报道弱势群体一般的操作规则是首先询问采访对象,他们喜欢被怎样称呼,然后查阅参考诸如《美联社规范和防止诽谤手册》中的注意事项,比如报道中记者应尽量使用准确、客观的语言,避免将弱势群体描绘成被动的受害者,避免过分强调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以免形成社会的“刻板印象”和弱势群体的“边缘心理”。

在报道残疾人的新闻时,不要把形容词当名词用,比如“the disabled(残疾人)”“the deaf(聋子)”“the retarded(智障者)”,而应该说“people with disabilities”“people who are deaf”“peopl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因为这些说法更合适一些。另外,不要因为其成就便夸大其词地把他们写得像超人一样,不要把他们写得完美无缺、似乎毫无缺点,因为这样做的潜台词是他们的同类是无能的、有缺陷的,而你的采访对象是个奇迹。避免做“gee whiz(令人惊讶的成功人士)”类的报道,因为过分强调他们在这样残疾的情况下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是多么让人惊讶,会凸显他们的不同寻常。

采访的人性化和报道用语的规范化,是记者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一种让新闻作品蕴含人文精神的方式。例如,用“新市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等词来描述农民工、用“家政服务员”来称呼保姆会让他们感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是正确展现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基础性因素。我国媒体在农民工报道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人性化的采访,尊重农民工的人格与意愿;规范用词不要流露出偏见和歧视;报道完稿后最好征询采访对象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理解和关注农民工,正确地描述他们的境况。

(本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BXW006。)

(作者简介:李萌,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Smith E.A(1965).Social Welfare:Principles and Concepts.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P.116.

〔2〕Spicker,P.(1995).Social Policy:Themes and Approaches.London:Prentice Hall,P.26.

〔3〕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www.chuimin.cn)

〔4〕本课题指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

〔5〕数据来源于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

〔6〕数据来源于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

〔7〕李道荣、徐剑飞:《农民工政策报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当代传播》2014年第3期。

〔8〕数据来源于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

〔9〕数据来源于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

〔10〕数据来源于李道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报道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XW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