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媒介融合下新闻实践教学创新评价与考核-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媒介融合下新闻实践教学创新评价与考核-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摘要】:创新教学推崇多元化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传统教学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的形式,更多地使用总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目前,在学校对考试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大力支持和促进下,新闻采访学形成了较合理的以评判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计算方案。〔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8期,第26页。

创新教学推崇多元化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传统教学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的形式,更多地使用总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发现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都是评价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还综合考量学生的探究精神、态度等。一言蔽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评价的维度,也只有如此,才能对媒介融合所需人才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考察。

实践教学也更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通过了解学生对于每一步教学安排、每一个实践项目的接受情况和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实现课程动态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

新闻采访学在较早时期就申请了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取消了卷面考试,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在学校对考试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大力支持和促进下,新闻采访学形成了较合理的以评判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计算方案。例如,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上,新闻采访学和新闻摄影都设置了0.5∶0.5的比例,采取了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实施全过程考核,全过程监控,每个阶段的一个小型实践都纳入了考核,每个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形成一个大的考核,学期末再安排一次期末考核,这些考核的成绩都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后,《新闻采访学》《新闻摄影》和《采写编审一体化》三门课程目前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涉及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体系建设、考核改革、教学效果评估等,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如,学生的作品在网络上爆红,极大地宣传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和中南大的形象。以《百年武汉穿越照》《零点后的中南大》最为突出。作品点击率转发率非常高,随之又带来媒体的采访报道。如《百年武汉穿越照》创作小组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二是学生的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三是校报、校微、光明网、中青在线都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及其效果进行了报道,媒体报道量大。此外,学生的就业和实习有所促进,近年来新闻系专业学生由于具备新媒体素养和媒介融合的技能,有一定的作品支撑,进入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实习和工作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简介:佟春玉,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注释】

〔1〕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

〔2〕Sawyer R K,师保国等译:《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www.chuimin.cn)

〔3〕单波,陆阳:《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4〕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8期,第26页。

〔5〕高纲:《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第29页。

〔6〕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

〔7〕法里德·扎卡里亚,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新星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页。

〔8〕王洪才,高馨:《论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与高校办学定位》,《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5期,第81页。

〔9〕何伊宁:《大不列颠的摄影课:英国高等摄影教育面面观》,《中国摄影》2016年第4期,第16页。

〔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8期,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