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媒介融合的提出和界定

媒介融合的提出和界定

【摘要】:但“媒介融合”真正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首先提出的。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浦尔首次提出“形态融合”的概念,并率先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作出界定,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间界线日渐模糊”的进程。面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科架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建设、平台建设创新等等,本课题主要着眼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

2016年,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传播成为主流,新媒体技术发展与使用形态突飞猛进,已然在5年间使“媒介融合背景”变得更加深邃复杂,难以捉摸。“报纸”的传播权力一度消解,手机直播可以让人们从置身事外,到参与其中;场景革命下,一大批智能解决方案风起云涌,人们见证着人机合一、感官延伸,而人、机器、关系如今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信源。在多重迁徙下,边界正在消解,媒体无处不在,世界重新连接。“媒介融合与新闻教育改革”的话题依然如当年一样紧迫,但由于“媒介融合”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改变,新闻教育的应对仍然显得措手不及,远远赶不上媒介“正在发生的未来”。

“媒介融合”思想真正萌芽的始点一般认为是美国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 Negroponte)提出的观点:“广播电视业”“电脑业”和“印刷出版业”将在数字化浪潮下呈现交叠重合的发展趋势。但“媒介融合”真正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首先提出的。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浦尔首次提出“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并率先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作出界定,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间界线日渐模糊”的进程。“当下,从国际上媒体融合实践看,传统媒体融合新兴媒体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加上新兴媒体,更不是传统媒体产出一些新兴的媒体产品。媒体融合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再造的过程,除了中央说到的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需要一体化后的新格局,更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下重新建构一个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这个新的融合媒体生态系统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因此,媒体融合将进入一个共享媒体时代和智能媒体时代。”〔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区别,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顾名思义,实践教学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2012年,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学分(学时)。”(www.chuimin.cn)

“创新”意味“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根据索耶(R.K.Sawyer)的研究,“创新”具有社会的和历史的独特性,“不存在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创新定义”,〔2〕所谓教学的创新,就是站在批判大学传统教学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面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科架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建设、平台建设创新等等,本课题主要着眼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