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质性自然”,这四个字恐怕是陶渊明对自己的本体存在作出的最恰当的诠释。仕途让陶渊明既无法接触到外在的大自然,又让他打心里觉得做官违背了自己的志愿,“质性”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都很痛苦。其次,“任真无所先”,“任真”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陶渊明在其一生中一直在寻求“真”以达到内心深处对循着自己本真来生活的渴求。......
2023-11-02
随着法治价值得到认同,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必然在新闻传播领域得以体现。一方面,法治会带来新闻传播从理念、行为到制度的变化,它意味着表达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得到法律的认可,新闻事业的治理将走向理性化,排除行政恣意、传播行为的合法化将是其主要内容。由于法治世界观的进入,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期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这种可能变革。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将成为推动法治的重要力量,传输法治价值,监督公权力的运行、维护公民权利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使命。新闻人观察法治,像社会学家一样客观冷静,记录法治,传递法治的现实信息,表达法治,传递法治的应然要求,捍卫法治,成为法治的维系和推动力量。新闻传播领域的这种转变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新闻传播功能与价值的内在要求。
不可否认,传统的新闻传播与法治既有契合又有冲突。契合性体现在新闻传播对事实的探求与公开在公权力的监督与个人权利的维护上契合了法治的价值追求。无论新闻还是法律都将正义作为重大的价值追求。冲突体现在,传统新闻报道注重实质正义,轻视程序正义。专业的差异使得新闻传播对事实的处理和价值冲突的取舍上容易逾越法律的界限。从大量的侵权报道、新闻审判案例中不难找到使其得以发生的内在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陈旧落伍的法律观念仍然存在,如何使新闻传播从观念、制度到行为适应法治化的要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点来看,对新闻传播制度的构造与完善、对新闻传播行为本身的合法化人们关注较多,而法治对新闻传播的理念、思想的重构人们关注较少。最大的欠缺是以陈旧的法律观来指导新闻实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法律的作用时而受到重视,时而受到忽略,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法治哲学的匮乏,法律作为工具可用可弃,应付一时之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法治与法制、法治与人治、依法治国理论的探讨,法治的内涵逐步清晰,对法治的法理型阐释在大学法学教育、法学学术中有较多体现,然而,法治哲学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法治世界观的普及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对法治的误读、错读和故意偏读严重限制了法治的生命力。法治的西方主义忽略了法治的社会品性,忽略了法治在不同文化土壤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进程。法治的政治性释义强调法治的意识形态规约,忽略法治的规律性、公理性。对法治的望文生义直接取消了法治的价值。在中国,对法治的政治性释义与望文生义暗中配合,法治世界观的普及缺少有力的推动者。作为法治传播者的重要群体,新闻传播界秉持怎样的法治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进程。法治毕竟不只是法律系统的运动,法律背后的控制权力、保障权利学说是法治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剔除法律背后的控制权力、保障权利的教义,对法律作用的强调与对法律作用的否定一样,法律立刻回到传统儒家、法家论述的窠臼,丧失其解放的意义。恰恰在新闻传播领域,我们很难看到对法治的准确解释。准确解释的缺席是新闻传播作为传播者的失职。传播者自身需要接受再教育,传播者的失职会延误法治的进程。
全面准确的法治思想借助传播者的影响力引领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整个社会发生变迁。这种影响体现在:第一,法治的思想和学说将改造权力本位的文化。法治从权力的来源、特性、运行规律各方面撕开了权力的神秘面纱,权力进入人们的理性审视中。国家理论、政府理论在法治的烛照下重新改写。对公权力顶礼膜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的魅力型统治、历史型统治让位于法理型统治。第二,法治的思想和学说将造就主体公民,臣民文化和依附性人格不再有市场。大量的法律“刁民”将促进政府的转型。与主体公民相适应的是权利本位文化的兴起。第三,最高权威让位给法和法律,将迎来精神秩序的变革。法和法律的权威缘于民主与协商,平等、公平、正义进入全社会的价值系统。由此,法治思想的传播与普及以输血的方式为当代文化的转型注入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物质繁荣,权力腐败愈演愈烈,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构成挑战。以法治的原理来进行制度设计是遏制腐败的不二法门。新闻传播领域能否将法治纳入核心思想体系,从理念、制度、行为适应法治化的要求将决定新闻传播事业的未来转型。很显然,法治思想将为这种转型奠定坚实的法理基础。(www.chuimin.cn)
(作者简介:夏雨,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涉法文学研究所所长,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1〕喻中著:《中国法治观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第2页。
有关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第2辑的文章
首先,“质性自然”,这四个字恐怕是陶渊明对自己的本体存在作出的最恰当的诠释。仕途让陶渊明既无法接触到外在的大自然,又让他打心里觉得做官违背了自己的志愿,“质性”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反而把自己弄得身心都很痛苦。其次,“任真无所先”,“任真”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陶渊明在其一生中一直在寻求“真”以达到内心深处对循着自己本真来生活的渴求。......
2023-11-02
乡约组织会制定相应的乡约民规,并通过乡约宣讲的方式让普通民众知晓、理解并自觉遵守,因此乡约组织的教化活动是在民间普及儒家思想、提高普通民众道德、传播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
2023-11-02
作为“新闻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副刊同样具有“新闻性”,并且与正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报纸的传播过程中,副刊与正刊协调互动,在内容与形式上建构了一个传播的统一体。副刊与新闻版形成互动组合,成为报纸参与竞争的有效途径。副刊配合新闻,与新闻互为补充,发表富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文章,是副刊与新闻统一的重要表现。这些副刊都带有积极向上的时代烙印,成为提倡新文化、宣传新思想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2023-11-09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但是,对“道”的内涵的丰富性,人们都是首肯的。在这里,老子用“可以为天下母”,来明确表达出“道”是宇宙本源的内涵。在《老子》所出现的“道”中,这种含义是数量最多的。老子的“道”,是他哲学的中心观念。......
2023-12-04
国家祭祀典礼往往规模盛大,天下皆知,可以说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项大型传播活动。此外在“官学”教育中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也是官方普遍使用的传播手段。除了以上几项主要措施之外,封建政府还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颁布教化类法律法规等方式,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封建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国家制度的保障是封建社会有效实现核心价值观大规模传播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2023-11-02
第三环节: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1.情景假设。小组积极讨论,派出代表发言。我们走进文本来研读。因此,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
2023-08-14
用户通过微信聊天、朋友圈转发等功能行使自己的各种权利,微信用户掌握着自己的麦克风,发出自己的声音。微信用户作为权利的主体,必须要界定清楚自己权利的行使范围。由此可见,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微信的各种功能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这正是其权利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其权利也在微信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023-11-02
针对第一种问题,现行法律可对侵权人员进行处置;但针对第二个问题,采访权的保护确无明文规定,并未规定侵犯采访权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置,在这种情况下,“法无禁止即可为”,对采访权的漠视以及愈演愈烈。2000年以来,就采访权的使用,研究多从“滥用及规制”入手,谈如何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采访活动,对采访权的保护则相对较少,如图4。......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