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通过微信聊天、朋友圈转发等功能行使自己的各种权利,微信用户掌握着自己的麦克风,发出自己的声音。微信用户作为权利的主体,必须要界定清楚自己权利的行使范围。由此可见,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微信的各种功能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这正是其权利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其权利也在微信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023-11-02
微信用户从“受众控制”走向“受众自治”,这是一种媒体把关到个人把关的转变。微信运营商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说明,引导微信用户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升用户的把关能力,加强用户对信息的过滤;同时应该提前对信息进行过滤,避免虚假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在“受众自治”的微信时代,用户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运营商应该引导建立一种相对真实的微信信息环境,辅助用户在信息的选择和接收过程中逐步去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增强用户对信息的把关能力。
随着Web2.0以及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微信占领了大部分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手机时代人们社交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数字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微信用户的角色也将处于永不停息地重构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从“传者为中心”变为“受者为中心”。微信用户的自我认知以及运营商对用户的认知需要不断更新,运营商需要针对用户角色的重构和转变来适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实施定向传播,以满足用户多重需要,引导用户把关。
(作者简介:吴玉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何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2011年第5期。
【注释】
〔1〕赵忆宁:《数字化,决定我们的生存——尼葛洛庞帝教授与张树新对话录》,《瞭望新闻周刊》1997年第18期。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 1954.pdf。
〔3〕Antony Mayfiel:What is Social Media.Crossing Ebook Publish,Spannerworks,2007.
〔4〕《腾讯发布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http://www.cac.gov.cn/2015-08/24/c_1116346585.html。
〔5〕甘莅豪:《去中心化:后现代性与媒介革新下的流行语》,《国际新闻界》2013第7期。
〔6〕PRSA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The Point of Connection Social Media Discussion.
〔7〕http://www.xuexila.com/baikezhishi/87234.html,2016年9月访问。
〔8〕王明会,丁焰,白良:《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信息通讯技术》
〔9〕维基百科词条“社会化媒体”,http://en.wikipadia.org/wiki/SocialMedia。
〔10〕OECD.Participative Web and User-Created Content:Web2.0,Wikis and Social Networking Edition complete.OECD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October 2007)(www.chuimin.cn)
〔11〕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12〕威尔伯·施拉姆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165页。
〔13〕李静,崔爽爽:《社会化媒体中的受众解读》,《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8期。
〔14〕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东南传播》2012年第1期。
〔15〕《腾讯发布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http://www.cac.gov.cn/2015-08/24/c_1116346585.html。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160页。
〔17〕祝明江:《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再阐释》,《今传媒》2013年第5期。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160页。
〔19〕朱颖,乐志为:《从权力的多元化视角看媒介的传播权》,《当代传播》2011年第3期。
〔20〕季燕京:《言论自由·权利·知晓权——〈新闻侵权法律辞典〉词条选刊(二)》,《新闻大学》1993年第2期。
〔21〕石磊:《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有关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第2辑的文章
用户通过微信聊天、朋友圈转发等功能行使自己的各种权利,微信用户掌握着自己的麦克风,发出自己的声音。微信用户作为权利的主体,必须要界定清楚自己权利的行使范围。由此可见,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微信的各种功能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这正是其权利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其权利也在微信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023-11-02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
2023-10-20
媒介素养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edia literacy”,就是对传播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大众传媒是信息系统、监督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宣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的每一种功能都可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2023-11-18
新闻传播的方式包括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大众传播的一般方式、新闻传播的特殊方式,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的特殊方式。数字化给大众传播的方式也带来很大变化,主要为:由单向变为双向——从过去基本由传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变为很大程度上的双向互动。......
2023-11-18
媒介用户价值是媒介与用户双向互动、共创价值的一个过程,其主要路径有粉丝经济、社群经济与共享经济三种。用户需求是出发点,用户体验是过程,用户价值则是目的。因此,媒介只有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让他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价值,才能增强用户的黏性,进而获得用户为媒介带来的价值。价值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媒介与用户进行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实现双方资源的重新组合。......
2023-10-20
创新教学推崇多元化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传统教学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的形式,更多地使用总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目前,在学校对考试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大力支持和促进下,新闻采访学形成了较合理的以评判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期末考试和总评成绩计算方案。〔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8期,第26页。......
2023-11-02
传播学给新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启示。传播学对信息和符号的研究,对传播现象和活动的研究,对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对公关广告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的研究,都使新闻理论和实践得以丰富和发展。传播学大量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内容统计、控制实验等,这些都是传统新闻学研究中缺乏的。传播学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也给新闻学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在这些转变中,传播学理论和方法起了重要作用。......
2023-11-18
新媒体时代中国普通公众的新闻素养及其提升,包括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一般公众的新闻知识水平,对新闻传播的新发展及其影响的了解程度,对新闻传播、新闻媒介利用状况的熟悉程度,新闻素养要求和提升途径。......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