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经济新闻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经济新闻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当前国内学界对于经济新闻的研究虽已渐成显学,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经济新闻的研究力度明显不够,经济新闻研究的大数据视角明显缺失。具体说来,当前经济新闻研究的突出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方面。这类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也将会是未来经济新闻研究的着力之处。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经济新闻的研究虽已渐成显学,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经济新闻的研究力度明显不够,经济新闻研究的大数据视角明显缺失。具体说来,当前经济新闻研究的突出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方面。

第一,关注力度不够,学者仍把目光集中于对大数据背景下整个传媒行业变革的探讨,而对于新闻各个品类的分类研究、针对性研究较少,尤其是经济新闻这一市场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新闻品类。

第二,相关研究缺乏对大数据与经济新闻的内在关联的探讨,缺乏经济新闻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讨,使得当前的相关研究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支撑。

第三,对经济新闻报道和经济新闻生产的区分存在混乱。在现有研究中,部分研究是从经济新闻的新闻报道本身出发,如经济新闻的主题、体裁特点等;部分研究是从经济新闻的生产角度出发,如生产机制、传播模式的变革等,但这些研究统称为经济新闻报道。

第四,当前研究中利用大数据进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大数据技术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普查”代替传统的“窥一斑见全豹”式的抽样,[29]实现海量数据的更便捷、更廉价、更大规模的采集,并运用数据分析学新方法探究数据背后蕴含的规律,整合定量与定性方法,这将成为传统新闻传播研究的有益补充。

本文通过整理新闻传播领域的大数据实践的相关研究,发现大数据虽然热门,在理论层面的探讨频频出现,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不过新闻学界已经出现了实证研究的有益尝试,例如喻国明以2009—2012年百度搜索词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探讨将碎片化的舆情信息如何整合处理并进行舆情模型构建的方法。[30]在另一篇论文中,他通过对2012年中国使用“百度搜索”进行搜索的TOP2000信息热词和TOP2000新闻类热词进行分析和挖掘,盘点了2012年网络社会流行潮流,发现了当年网络热点[31]这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景式研究方法对于研究者把握中国社会舆情发展的总体特点和态势具有重要价值,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协调提供了参考。再如《政治传播视角下〈新闻联播〉的宣传模式分析》[32]就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政治传播研究的典型,文章选取《新闻联播》栏目2003—2013年的新闻作为研究文本,对内容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了我国在不同时期政治意图和政策关注方向的变化。这类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也将会是未来经济新闻研究的着力之处。

(作者简介:袁满,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李道荣.经济新闻报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

[2]焦繁,张俊海.经济日报数据中心X86服务器虚拟化综述[J].中国报业,2012,(14):126-128.

[3]王擎.新媒体背景下数据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R].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青年项目,2010-6-17.

[4]李道荣.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J].当代传播,2010,(1):84-87.

[5]小丽.把脉报纸经济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2,(72):40-43.

[6]吴玉兰.“统计数据”类经济新闻的报道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8,(24):162-164.

[7]李道荣.提升经济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可读性的几个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43-146.

[8]侯迎忠,邓悄然.经济新闻的软化[J].当代传播,2005,(2):94-95.

[9]沈毅.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的经济新闻报道思想[J].编辑之友,2010,(6):110-112.

[10]沈毅.抗战时期《解放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研究[J].当代传播,2012,(6):25.

[11]沈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演进——以报纸和电视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6):22-28.

[12]周晓红.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预警性经济新闻初探[J].新闻记者,2010,(4):8-11.(www.chuimin.cn)

[13]喻国明.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67-77.

[14]喻国明.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J].江淮论坛,2014,(4):5-7.

[15]陈曦.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如何占位?[J].中国记者,2014,(8):25-27.

[16]史安斌,刘滢.颠覆与重构:大数据对电视业的影响[J].新闻记者,2014,(3):52-56.

[17]刘义坤.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103-106.

[18]祝兴平.大数据与经济新闻生产方式的颠覆与重构[J].中国出版,2014,(2):3-6.

[19]杭敏,John Liu.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15,(2):56-59.

[20]杨绪忠,朱宇.以数据利器提升财经新闻的影响力[J].新闻战线,2014,(3):63-65.

[21]韩炼.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辨美[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6):34-36.

[22]牛丽红.论经济新闻的社会化诉求[J].编辑之友,2007,(3):81-83.

[23]宋祖华.论中美经济新闻流变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53-156.

[24]窦卫霖,董继荣.思维方式对经济新闻写作方式的影响——《中国日报》和《金融时报》之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266-271.

[25][26]王学成.大众化还是专业化——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J].新闻记者,2005,(5):34-37.

[27]孙旭培.研究方法与新闻学研究的深化[J].当代传播,1998,(6):12-16.

[28]姚志明,许雄辉.东南商报打造报业新名片[J].新闻战线,2002,(4):61-62.

[29]苏林森,易伟芳.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方法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传播,2014,(11):99-102.

[30]喻国明.大数据分析下的中国社会舆情:总体态势与结构性特征——基于百度热搜词(2009—2012)的舆情模型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2-9.

[31]喻国明.呼唤“社会最大公约数”:2012年社会舆情运行态势研究——基于百度热搜词的大数据分析[J].编辑之友,2013,(5):12-15.

[32]邵梓捷,张小劲,孟天广.政治传播视角下《新闻联播》的宣传模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