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报道单一体裁,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新闻报道单一体裁,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辑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虽然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报道的持续热点题材,报道的体裁品种不断增多,但总体来说,还是以消息为主。从课题组的统计数据看,《羊城晚报》这一年的农民工报道中,消息占所有体裁品种总量的63.5%,通讯和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三者的总量为25.5%,评论7%,图片新闻、记者手记、读者来信等为4%。加上农民工报道中的图片新闻过少,不注意新闻配图,媒体的农民工报道就显得体裁品种较为单一,题材内容的发掘力度不足。

新世纪以来,虽然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报道的持续热点题材,报道的体裁品种不断增多,但总体来说,还是以消息为主。课题组对《工人日报》2010—2012年的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的文字篇幅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报道篇幅以500字以内的短篇和500~1000字的中短篇为主,占报道总数的76.5%。这就是说,《工人日报》在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中,消息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消息虽然能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但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详细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更不能对事件的原因和本质属性进行多方面的挖掘与呈现。实际上,农民工工作环境问题是复杂的,牵涉到法律法规和多方利益,因此,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除了使用消息这种常用的新闻文体之外,特别适合使用通讯和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但是,纵览《工人日报》2010—2012年的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3000字以上的深度报道只有4篇。深度报道的数量过少,必然导致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的深度不足。

我们再以《羊城晚报》2010年的农民工报道为例。从课题组的统计数据看,《羊城晚报》这一年的农民工报道中,消息占所有体裁品种总量的63.5%,通讯和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三者的总量为25.5%,评论7%,图片新闻、记者手记、读者来信等为4%。较之于《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工作环境报道,《羊城晚报》的通讯和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比重增多,但图片新闻的比重过少。这说明《羊城晚报》在农民工报道中,不大注重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来反映农民工问题。(www.chuimin.cn)

以消息为主报道农民工问题,通讯和深度报道较少,多少反映出媒体把农民工问题看得过于简单,把农民工报道看作是一种速成式的文化消费产品。加上农民工报道中的图片新闻过少,不注意新闻配图,媒体的农民工报道就显得体裁品种较为单一,题材内容的发掘力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