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报道时间分布不均衡

新闻报道时间分布不均衡

【摘要】:不管从课题组对2000—2010年《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八报的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数据看,还是从近几年对《工人日报》等有关媒体的农民工报道的数据看,我国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报道的时间分布有失均衡。这就说明,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缺乏日常报道机制,报道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不管从课题组对2000—2010年《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八报的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数据看,还是从近几年对《工人日报》等有关媒体的农民工报道的数据看,我国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报道的时间分布有失均衡。报道集中的时间多分布在每年的1—2月、7—8月、12月,其原因为1月是农民工回家过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报道的重心是春运开始时农民工的返乡状况,与家人的团聚情景;2月为春运农民工返城高潮时期、两会前后,这段时间报道的重心是农民工的返城状况、求职情况、民工荒或民工潮现象以及两会前后农民工的政策性议题;7—8月是高温时期、也是学生暑假时期,报道的重心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12月是年末农民工准备回家过春节的时期,报道的重心是农民工的收入情况,工资清欠与讨薪问题以及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怀。媒体在这些集中报道的时段之外,农民工报道数量很少,如《羊城晚报》2010年1月、2月、7月的农民工报道多在20篇以上,而5、6、9、10这些月份农民工的报道篇数都很少,每个月仅为2~4篇。这就说明,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缺乏日常报道机制,报道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个农民工问题集中显现的时间点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媒体在农民工报道问题上缺乏日常报道的机制,把农民工问题多作为一种新闻现象来看待。如果媒体重视农民工问题,就应该把农民工作为一个随时被关注的群体,应该是哪里有农民工,哪里就有农民工的新闻报道,让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常态化,从而有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而不是在几个时间点来突出农民工问题,无形中强化了农民工与市民的区别。(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