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自觉体现农民工人文关怀

自觉体现农民工人文关怀

【摘要】:新闻媒体对农民工负面题材的控制和规避,反映出媒体在引导社会正确对待农民工,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方面的社会责任,自觉体现了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因此,媒体在农民工的报道中,便自觉地贯穿并显现出对农民工艰难生活的同情、对奋发有为行为的赞美、对农民工理想愿望实现的期待等人文关怀的情感。

从课题组对《南方日报》《羊城晚报》2011—2012年的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农民工负面形象占比极少,愚昧/无知/落后的形象占0.4%,偏激/蛮横/道德败坏的形象占1.4%,藐法/违法/违纪的形象占2.0%,这三类负面形象的合计仅占全部农民工媒介形象的3.8%。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农民工负面形象在《南方日报》中只有1篇,涉及的是藐法/违法/违纪的问题。这就是说,极少的农民工负面形象主要出现在作为市民化的报纸《羊城晚报》中。课题组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负面形象占比情况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数据相类似,在农民工“违法犯罪”这个类目的数据显示中,《湖北日报》为零,《楚天都市报》有13篇,占该报2013年5月—2014年5月这13个月农民工报道总量的5.9%。

以上数据说明,在农民工报道中,我国新闻媒体对农民工的负面行为的选择相当谨慎,在报道的总量上进行了控制,尤其是党报,对农民工的负面题材的选择进行了有意的规避。新闻媒体对农民工负面题材的控制和规避,反映出媒体在引导社会正确对待农民工,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方面的社会责任,自觉体现了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体现出的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的情愫是普遍的,而这种普遍的人文关怀的情感是建立在对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地位认同的基础上的。因此,媒体在农民工的报道中,便自觉地贯穿并显现出对农民工艰难生活的同情、对奋发有为行为的赞美、对农民工理想愿望实现的期待等人文关怀的情感。如2013年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留守儿童第一校 名额堪比“专家号”》,就是“走转改”专项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它记述了“邾城四小”对近2000名留守儿童实行精细化教育管理,引导孩子们学业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该作品落脚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这一涉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主题,并用平实但富有情感张力的笔调叙述出来,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仅推动了武汉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还在全国范围内为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具有推广价值的样本。

媒体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诸多方面,下面继续以课题组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的农民工报道的研究数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www.chuimin.cn)

版面安排和内容选择。《湖北日报》农民工报道最常出现在位于报纸头几版的《要闻》《时政要闻》栏目,一般处在当日报纸的前三版以内。这些栏目的农民工报道,多是农民工政策的宣传解读。除此之外,农民工报道还经常出现在《荆楚各地》《民生关注》《农村天地》等栏目中,这些栏目的农民工报道都是从基层出发,报道农民工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其留守在农村的子女家属生活状况,体现了对农民工民生问题的关注。《楚天都市报》中的农民工报道聚集最多的栏目和《湖北日报》相同,也是处于报纸版面头几版的《要闻》《今日关注》《今日焦点》等栏目。但由于两报性质不同,头版刊登的新闻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别,《楚天都市报》的农民工政策类的新闻报道并不多,且不占主要位置。为了体现都市类报纸农民工报道接地气的特点,《楚天都市报》设置有《呵护留守儿童》《楚天暖冬行动》《记者基层用工探访》三个专题栏目,其中,《呵护留守儿童》主要报道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和政府、社会对该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楚天暖冬行动》则是该报以自身为纽带和载体,联合政府、社会力量来帮助农民工讨薪的专题栏目。《记者基层用工探访》栏目则是记者响应“走转改”活动的号召,下到基层,对已经返乡的农民工进行探访,了解其就业动向、进城务工情况等。这些农民工专栏的设置,尤其是以媒体为纽带和载体,联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帮助农民工讨薪并进行报道,不仅显示出媒体对农民工浓重的人文关怀,更显示出媒体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建设者角色。

称谓用语和叙事方式。课题组把两报对农民工的称谓分为中性、亲切、贬低三种性质。中性色彩的农民工称谓包含了社会上对农民工群体和类似群体约定俗称的称呼。包括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工人、民工、流动人口等;其他对农民工家属的称呼,如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和直接用具体职业称呼代替农民工称呼的如矿工、采茶工、城市环保工等也纳入中性色彩的称谓中。亲切色彩的称谓包括对中性色彩农民工称呼的美化,如最美农民工、农民工朋友等;另外也包括直接用其他更为友好的词汇替换农民工一词的称呼,如劳动者、流动花朵、城市建设者等。贬低色彩的称谓暗含着对农民工群体的敌意、不友好和轻视,如打工仔、打工女、打工妹等。两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湖北日报》对农民工的中性称谓占93.8%,亲切性的称谓占6.2%,贬低性的称谓为零;《楚天都市报》对农民工的中性称谓占85.4%,亲切性的称谓占9.1%,贬低性的称谓占5.5%。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对农民工的称谓上,两报绝大多数都是中性称谓,甚少使用贬低性称谓。特别是《湖北日报》,基本不使用贬低性词汇来形容农民工群体或个体,在称谓用语上非常的谨慎小心。而《楚天都市报》使用的贬低性称谓数量不多,且大多数与农民工的负面报道相匹配。而在亲切性称谓的使用上,两报都一样,大多与农民工的正面报道相联系。在两报农民工报道的叙事方式上,《湖北日报》由于农民工政策性报道较多,总体追求四平八稳,叙事方式严谨,遣词造句偏向正规的书面语体。但在进行类似于民生类的农民工的新闻报道时,该报善于利用叙事中的情景构建,喜欢直接引用当事人的话语来构建事件场景。《楚天都市报》的农民工报道整体而言更接近民生新闻的叙事风格,倾向于使用有爆发力、生动活泼的语言,鲜活生动的场景建构以及曲折的情节设置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楚天都市报》由于是市民化报纸,在叙述农民工的不幸经历时,喜欢使用市民化的悲情语言,其悲悯同情的人文关怀的情愫浓重。值得肯定的是,《楚天都市报》在报道农民工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注意了态度的克制,谴责批判的火药味并不浓,更多的是通过对事实冷静客观的叙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事人行为的惋惜之情和对社会的警示教育意味。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自觉体现出的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显现了媒体人在对弱势群体报道问题上的职业良知,以及对公平正义追求的职业品格,对社会正确对待农民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