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两侧塌落带草皮缺失部位水土流失2.植被生长由于植树造林活动及保护意识的缺乏等因素,齐长城遗址本体及周围存在乔灌木过度生长的现象,对遗址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和影响。齐长城本体多位于山脊之上,墙体宽大,且植被覆盖率略低于两侧护坡,因此周边村民及游人均行走于长城之上,久之形成小道。具体保护区段划分见下表;综上,齐长城沂山桲根腿东岭段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现状保存情况较差。......
2023-11-02
(一)主要成因分析
1.自然破坏
(1)雨水冲蚀
本段齐长城为土石混筑墙体,墙体夯筑程度不均一、抗水性较差,容易在降水过程中被不断冲蚀消减甚至消失。在降水过程中,水分逐渐渗透墙体夯筑层,伴随着水分的冻融、蒸发作用,土层中的盐分等不断出现结晶、重结晶的循环,从而逐渐削弱墙体成分,破坏原有夯筑强度,导致墙体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因此,经历两千余年风雨侵蚀后,齐长城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消失,比如K0+443至K0+500段墙体已消失。另外由于雨季雨量较大,在K0+000至K0+219间墙体内侧出现多处冲沟。
(2)植被生长
该段长城遗址中土石混筑墙体表面大量覆盖草皮,植被作物对于齐长城遗址具有破坏和保护双重作用,遗址表层覆盖的草皮植被多为结缕草、黄背草、白羊草,属多年生须根系草本植物,其根系网络在土壤表层形成网状结构,成为“加筋整体”,有效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冲蚀能力,减缓了墙体水土流失和塌落的速度,如墙体切面凹进处,顶部墙体未持续塌落、滑坡的主要原因均为植物的保护作用,穆陵关西段中K0+209至K0+381段墙体总体由于草皮覆盖情况好,保存状况稳定。
2.人为破坏
(1)耕作破坏
自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至今,长城墙体两侧或墙体顶面被开垦为农田,人们为了扩大耕种面积,不断地蚕食墙体,造成大量墙体切面。农民耕种时常将墙体塌落坡开垦整平,甚至将墙芯夯土大量采挖至墙下薄地,导致墙体被破坏。部分耕地直接侵占墙顶且深翻顶部夯层,将土层摊平至长城两侧,使墙体遭受严重破坏,局部段落趋于消失,如K0+700至K0+773间墙体已基本被摊平。(www.chuimin.cn)
(2)修路破坏
长城墙体长期处于农田包围环境中,人们为了便利,在墙体外侧开辟机耕路,纵向剖开墙体,利用墙体土石来铺设路基,造成墙体纵向切面;有的直接利用墙体顶部为机耕路;有的直接横向挖断墙体,打通墙体内外两侧作为机耕路,造成墙体横向切面;有的斜向开挖墙体,利用土石铺设路基,以此作为农用机动车的通道,造成墙体斜向切面。另外,农用车辆长期碾压,造成墙体顶部受压不均、凹陷下沉、易积水,进一步对墙体造成破坏。
以上两种原因造成的墙体切面,在雨水冲刷等力的作用下,使墙体失稳,易发生切面掏蚀或者切面坍塌现象,这种现象已表现在墙体多处切面上。
(3)植树造林
因保护意识的缺乏,人们将遗址开垦为苗圃,破坏了墙体顶部夯层,在种植、砍伐和起挖树木过程中使墙体出现大量凹陷和树坑。其中,速生乔灌木主要以刺槐、荆条为主,刺槐等根系发达,对墙体夯层的破坏尤为严重。
(二)现状评估
齐长城穆陵关西段墙体位于人为活动频繁区,紧邻村庄,饱受人为因素破坏。由垦田拓路等原因造成的墙体切面、凹陷等病害,在雨水冲刷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继续恶化,使墙体出现掏蚀凹进、冲沟、坍塌等现象,处于失稳状态。整体上该段墙体路线清晰,连续性较好,但视觉通畅度低,存在的切面及植树造林开挖墙体问题较为严重。
有关齐长城遗址保护与研究的文章
墙体两侧塌落带草皮缺失部位水土流失2.植被生长由于植树造林活动及保护意识的缺乏等因素,齐长城遗址本体及周围存在乔灌木过度生长的现象,对遗址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和影响。齐长城本体多位于山脊之上,墙体宽大,且植被覆盖率略低于两侧护坡,因此周边村民及游人均行走于长城之上,久之形成小道。具体保护区段划分见下表;综上,齐长城沂山桲根腿东岭段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现状保存情况较差。......
2023-11-02
本次勘察主要针对齐长城五莲前长城岭至张榜沟段,对墙体保存程度的好差、折拐、消失等不同方面进行详细测绘和分析。为便于描述,顺长城走向由西向东,统一设定墙体的起点为里程起始点,标记为K0+000,并沿里程详细记录墙体的现状、病害分布及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资料。现从遗址分布、构造及保存现状等方面进行描述。(二)现存遗址形制齐长城五莲前长城岭至张榜沟段共计长度3902米,包含土石混筑墙体、石墙、地表无遗迹和山险四种类型。......
2023-11-02
(一)病害成因分析1.自然破坏年久失修墙体底部石块或用来找平填塞的石楔,在自身风化的同时又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易发生碎裂现象,降低了自身的承重作用,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墙体失稳坍塌。从现场勘察结果来看,造成各点段长城墙体坍塌的原因很少为单一因素,大部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3-11-02
(一)损害类型及成因分析通过现场勘察发现,齐长城莱芜锦阳关段墙体损害主要包括坍塌、塌落、断面、歪闪、鼓胀、垒砌围堰、后建构筑物及乔灌木生长等类型。现对方案中涉及的墙体损害类型进行对应分析说明。(二)损害统计表借鉴线型工程中的里程表述方式,如K0+010,对齐长城莱芜锦阳关段墙体出现的损害类型、损害分布范围、损害发育程度及损害发展趋势等情况,做详尽描述,见下表。......
2023-11-02
目前,有关遗址类文物病害的产生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这是文物保护领域已经形成的共识。病害的机理不同,保护时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便有差异,因此,按不同病害的形成机理对齐长城遗址的病害进行分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经现场勘察可知,失稳是墙体坍塌的必经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墙体外层块石本身强度降低、发生碎裂,减弱了对墙体内部碎石的约束。......
2023-11-02
(一)病害现状由现状勘察结果得知,在本次勘察的齐长城段落中,不同类型的墙体的主要病害不同。水冲沟主要指墙体受到雨水、人为挖掘等原因造成墙体组分破坏并被冲刷成沟的病害,本次勘察中按照形成原因不同分为拉裂冲沟和挖掘冲沟两种。凹陷多为雨水、人为取土及长期碾压造成的墙体凹陷。(二)病害成因分析齐长城五莲前长城岭至张榜沟段墙体损害的主要病害成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且多为共同作用。......
2023-11-02
(二)现状勘察详表图表中将各点段墙体的保存程度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差、消失五个等级,等级划分均以齐长城资源调查结果依据;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破坏趋势、持续破坏四个等级,主要依据墙体保存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否可能继续发展进而影响墙体来划分。......
2023-11-02
展示利用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在确保齐长城遗址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充分展示和解释其文化价值,促进价值认同与维护;要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的原则进行逐步展示,注重展示利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本体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整治及展示利用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