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齐长城遗址保存现状及研究成果

齐长城遗址保存现状及研究成果

【摘要】:(二)现状勘察详表图表中将各点段墙体的保存程度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差、消失五个等级,等级划分均以齐长城资源调查结果依据;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破坏趋势、持续破坏四个等级,主要依据墙体保存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否可能继续发展进而影响墙体来划分。

(一)现状勘察综述

第01—11段墙体病害原因主要以自然残损为主,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地表可见含塌落底宽8—10米,顶宽5—8米,墙体两侧边墙砌筑痕迹较明显,宽1—1.2米,整体高度在1.5—3.5米范围内,其中08—09段墙体保存最好,较多保留了原构筑特征。此段墙体顶部及两侧植被覆盖率较高,03—07段墙体尤甚,两侧植被过于茂密,仅余墙体顶部人行小道。

第12—14段墙体病害原因除自然残损外,还包括局部道路截断、占压,保存情况一般。地表可见含塌落底宽8—10米,顶宽5—8米,边墙痕迹模糊。此段墙体基本保留了原构筑特征,植被以大面积结缕草皮及少量荆条灌丛为主,景观视线较好,但周边梯田及车行道路影响了遗址周边环境。

第15—17段墙体保存情况相对较差,为明确齐长城遗址的走向、划定文物遗址的保护范围,相关管理部门对该段墙体进行了初步考古勘探,并得出该段墙体走向及现存形制的勘探结果。第15段墙体因人为因素已无明确遗迹。16点位置为一冲沟。第16—17段墙体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严重破坏,现仅残存底部基础,基底残宽5—7米,残高0.1—1.1米;顶部覆盖酸枣等灌丛植被,边墙已全部缺失,墙体外陡内缓,外侧陡面可见墙体夯筑层痕迹,无植被覆盖,局部塌落,墙体稳定性及水土保持情况堪忧。17点位置有抗战时期日伪碉堡,该碉堡是在一处齐长城原有建筑遗址上修建的。该遗址内曾发掘出刀币、青铜剑等文物,应为一处与齐长城密切相关的军事类建筑。现存碉堡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部分历史信息。

第18—19段墙体因水库占压已消失。

(二)现状勘察详表

图表中将各点段墙体的保存程度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差、消失五个等级,等级划分均以齐长城资源调查结果依据;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基本稳定、破坏趋势、持续破坏四个等级,主要依据墙体保存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否可能继续发展进而影响墙体来划分。

(三)各点勘察报告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www.chuimin.cn)

(续表)

(续表)

(四)各段勘察报告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