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齐长城遗址形制特征:明显遗迹、清晰走势、砌筑类型明确

齐长城遗址形制特征:明显遗迹、清晰走势、砌筑类型明确

【摘要】:齐长城沂山桲根腿东岭段墙体总体看来具有遗迹明显、走势清晰、墙体砌筑类型明确等特点;综合01、14、15、19各段墙体的保存情况可以判定,此段墙体构筑方式单一并具有延续性。该段墙体整体内部墙芯采用夯筑形式,但夯筑厚度及组成不均一,应与就地取材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墙体材料为就地取材,即选择两侧山体石块和砂土,略加修整后应用于墙体。

在2008年齐长城资源调查中,针对该段墙体保存程度的好差、折拐、消失等不同因素,共采集GPS点20个(由桲根腿村南山三叉点至草参亭东山山顶以01至20逐次编号),形成段落19段;2011年详细勘查测绘时沿用了这一段落划分方式。

齐长城沂山桲根腿东岭段墙体总体看来具有遗迹明显、走势清晰、墙体砌筑类型明确等特点;综合01、14、15、19各段墙体的保存情况可以判定,此段墙体构筑方式单一并具有延续性。墙体类型为土石混筑双面石墙,即构筑时外观以石砌为主,内以泥土和石头混合砌筑夯实。

对该段墙体起止点及中部多个剖断面进行分析:01段至11段,在墙体顶部两侧多处发现石块砌筑边墙遗迹,砌筑方式为内外毛石干垒包边,宽度1—1.2米,无勾缝,墙体顶部及墙芯部分多为砂土或石块填充。第14—15段的墙体断面,夯层较清晰,外侧有明显石块垒砌边墙痕迹,宽度约1.2米;墙芯多为砂土夯筑,夯层较清晰,夯层厚度10—25厘米,以褐色沙土为主,夹杂石块砂砾。其中14点附近夯层较厚,约15—25厘米,石块砂砾含量60%左右;15点附近夯层厚10—15厘米,石块砂砾含量较低,约为10%。该段墙体整体内部墙芯采用夯筑形式,但夯筑厚度及组成不均一,应与就地取材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02点墙体边墙遗迹 (www.chuimin.cn)

15点墙体断面夯层形式

结合以上因素及《齐长城南草山亭村北段勘探报告》可知,本段墙体原砌筑方式是两侧用毛石干垒包边(宽度在1米左右,双层毛石干垒,无勾缝),内部以土石夯筑填充;墙体两侧垒砌时,会对石块略加修整,使其大小搭配,垫塞平稳;内部以土石填充,逐层夯筑,夯筑层每层厚10—25厘米,层次分明。墙体材料为就地取材,即选择两侧山体石块和砂土,略加修整后应用于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