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文物局颁布《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规范长城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长城保护理念的四点共识对于长城保护至关重要,是指导长城保护的基石。......
2025-09-30
(一)损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通过现场勘察发现,齐长城莱芜锦阳关段墙体损害主要包括坍塌、塌落、断面、歪闪、鼓胀、垒砌围堰、后建构筑物及乔灌木生长等类型。现对方案中涉及的墙体损害类型进行对应分析说明。
1.坍塌
墙体石块多属于石灰岩,层理明显,受自身岩性限制,加之长期裸露于自然环境中,不断受到风化、冲蚀、冻融等自然应力及深根系灌木根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的破坏,石块强度逐渐降低。墙体在自身重力或应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致使墙体出现歪闪、倾斜等失稳现象,从而造成局部或整体墙体损毁。墙体发生坍塌时,两侧墙体断口处常出现歪闪、倾斜、鼓胀等结构失稳现象,有继续坍塌趋势。经现场勘察,锦阳关段墙体坍塌均系基础失稳引起。
2.塌落
墙体受各种应力扰动,致使墙体石块发生滑落后形成缺口的现象。从破坏程度及规模上讲,塌落弱于坍塌。墙体发生塌落时,两侧墙体断口基本处于结构稳定状态,局部石块多出现起翘、翻转等位移现象。经现场勘察,锦阳关段墙体塌落多发生在墙体上部,表现为塌落缺口或局部空洞。
3.断面
人们在墙体上挖掘取石,对墙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致使墙体出现横向裸露墙芯且出现陡坡现象。同时,墙体裸露断面在自然侵蚀作用下出现坍塌等现象,加速了破坏进程,扩大了破坏程度。
4.歪闪、鼓胀
墙体由外层规整块石干垒及内部填充碎石而成,在外层的块石受自然因素风化,导致本身强度降低而发生碎裂后,减弱了对墙体内部碎石的约束,墙芯碎石发生位移,形成推力作用在边墙上,加之墙体上生长的深根系灌木在其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产生挤压墙体石块等应力,致使墙体出现歪闪、倾斜、鼓胀等失稳现象。经现场勘察,失稳是墙体坍塌的必经过程。
5.垒砌围堰
自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至今,长城墙体两侧被开垦为农田,人们利用墙体塌落石块或直接拆除墙体上的石块垒砌农田围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多数农田现已不种植农作物,而是栽种花椒树。人们在垒砌或整饬围堰过程中不断扰动墙体,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6.深根系灌木生长
墙体上或紧邻墙体生长的深根系灌木,其根系深入石缝内,且随着根系的生长发育,不断挤压和撬动墙体石块,扩大石缝间隙,使墙体发生鼓胀、歪闪等失稳现象,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造成墙体坍塌。经现场勘察,在深根系灌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对墙体的破坏是诱发墙体失稳甚至坍塌的主要因素。(https://www.chuimin.cn)
7.后建构筑物
2025年左右,当地政府在锦阳关关口遗址外侧复建了锦阳关关楼,并仿照现存遗址形制砌筑了一段长约60米的墙体,使其在K0+060至K0+063之间与墙体遗址搭接。
(二)损害统计表
借鉴线型工程中的里程表述方式,如K0+010(距离起点10米处),对齐长城莱芜锦阳关段墙体出现的损害类型、损害分布范围、损害发育程度及损害发展趋势等情况,做详尽描述,见下表。
表2 齐长城莱芜锦阳关段墙体损害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相关文章
2014年国家文物局颁布《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就进一步加强、规范长城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长城保护理念的四点共识对于长城保护至关重要,是指导长城保护的基石。......
2025-09-30
齐长城墙体构筑类型可分为土墙和石墙两种,修筑过程中多根据其所在区域的修筑条件和地形地貌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按照不同构筑材料及修建工艺又可具体分为夯土墙、土砂混筑墙、干摆石墙、土石混筑墙等。第2层为扰乱层。(四)土石混筑墙土石混筑墙多集中分布于博山、淄川、临朐、安丘、诸城、青岛等丘陵地带或地势平缓区域,整体表现形式为墙芯土石混筑石墙包边。......
2025-09-30
展示利用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在确保齐长城遗址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向公众充分展示和解释其文化价值,促进价值认同与维护;要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的原则进行逐步展示,注重展示利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本体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整治及展示利用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
2025-09-30
目前,有关遗址类文物病害的产生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这是文物保护领域已经形成的共识。病害的机理不同,保护时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便有差异,因此,按不同病害的形成机理对齐长城遗址的病害进行分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经现场勘察可知,失稳是墙体坍塌的必经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墙体外层块石本身强度降低、发生碎裂,减弱了对墙体内部碎石的约束。......
2025-09-30
(一)防御体系形成背景齐国有“四塞之国”之称,因“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1]。此外齐长城在平原、丘陵地区或以土夯,或以石砌,或土石结合,联合各种类型的防御设施,最终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山地和平原相结合的防御体系。[5]这种地质地貌丰富的地层环境为齐长城形成山地和平原结合的防御体系奠定了基础。......
2025-09-30
根据调查结果,齐长城遗址遗产类型包括墙体、烽火台、烽燧、关隘、寨堡、壕堑、遗址、遗物等。(二)国家文物局认定的遗产分类及特征2012年,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省长城认定的批复》认定齐长城遗址遗产总量为260处。......
2025-09-30
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同时是一种发展战略,集合了齐长城沿线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多样性文化内涵创造性展现等内容,能够促进沿线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是一个线性的遗产区域,这个区域主要包含了相关的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文化资源、生态景观环境等,文化内涵和资源构成极其丰富。......
2025-09-30
齐长城遗址的管理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管理机构及协调机制、人员及经费保障、综合管理几方面。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据本地区齐长城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包括入编人员和聘用人员。各级齐长城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扩充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具备综合专业人才结构的职工队伍,以满足齐长城遗址的保护管理需求。图3-2齐长城遗址管理体系建设图[1]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