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参领海宽的女儿,入宫后被封为妃。但尽管如此,康熙帝并没有将敏妃葬入景陵地宫,康熙帝给她的最终封号也只是妃级别。敏妃能死后得到“皇贵妃”封号,以及从葬景陵地宫,其原因就是她的儿子是雍正帝的心腹。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康熙帝和孝恭仁皇后葬入景陵地宫的时间是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敏妃即敬敏皇贵妃葬入景陵地宫的时间是雍正元年六月二十六日。......
2023-11-02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的后妃,除了皇后因为死于皇帝入葬之后可以单独营建陵寝外,皇贵妃死后没有单独建园寝的先例。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康熙帝会有两座妃园寝呢?难道是因为景陵妃园寝没有地方葬这两位皇贵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景陵妃园寝内可以建宝顶的地方还是有的。那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两位皇贵妃能享受单独建园寝这么高规格的特殊待遇呢?
对于这座皇贵妃园寝出现的原因,在清东陵民间流传着这样两个传说:
传说一:这两个妃子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不仅容貌相同,天姿国色,艳丽动人,而且还精通翰墨,武艺高强,这一对文武全才的美妙佳人,深得康熙帝的格外宠爱,多次陪康熙帝御驾亲征,行围打猎。可无奈好景不长,红颜薄命,姐妹二人双双病逝,康熙帝痛断肝肠,为表示哀恋之情,特地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
传说二:这两个妃子是康熙帝的亲姐姐,天生的花容月貌,冰肌玉肤,后宫佳丽在她俩面前黯然失色。康熙帝深深地爱上了两个姐姐,不顾伦理,强纳为妃。两个姐姐死后,皇帝为尽夫妻之情、姐弟之义,才单独建了园寝。对于此事,民间盛传着一首诗:
头戴飞禽羽,身穿走兽衣。
父子不同姓,姐弟配夫妻。
景陵皇贵妃园寝鸟瞰
在清朝,后妃们在生前享受着不同位号所带来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她们死后也能得到与之身份、地位相符合的丧葬仪礼和墓穴规格,因此在清朝陵寝中,只要能看到所葬后妃的陵寝规制和地宫规制,就可以基本知道她们生前的地位。清朝妃园寝地宫大约可分皇贵妃型(超规格妃型,地下建筑与妃型地宫差别很小)、妃型(包括皇贵妃、贵妃)、嫔型(包括贵人)、常在型(包括答应)五种。这五种地宫又以两种方式体现等级的差距:
(一)地下建筑。这种方式主要以地宫券座的形式,以及构造层次多少、尺度大小、材质优劣、装修繁简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等级的差异。
(二)地面建筑。在地宫外部,可以通过对方城、明楼以及宝顶等地面建筑的设立,以及建筑形式和规模大小来区别尊卑高下。
因此,正确认识陵寝规制和地宫规制也是识别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景陵皇贵妃园寝的规制可以断定,葬在这里面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她们生前绝对是非同凡响的两个重量级人物。那么,她们在档案中又是如何被记载的呢?
档案一:悫惠皇贵妃,佟氏,后称佟佳氏,原为汉军旗,后来抬入满洲镶黄旗,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小姨子。她出生于康熙七年(1668)八月,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二月册封为贵妃。雍正二年(1724)六月,雍正帝晋尊其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初三日,晋尊为寿祺皇贵太妃,乾隆二年(1737)八月,寿祺皇贵太妃七十大寿,为表示祝贺,乾隆帝作《恭祝寿祺皇贵太妃七旬大庆》七律一首:
碧空爽度绛云飞,寿域宏开恰古稀。
庆衍三朝推淑范,惠敷六列式清徽。
露珠凝掌琼膏溢,月镜澄宵瑞霭霏。
福祉繁增天共远,称觞岁岁启彤闱。
乾隆八年(1743)三月,乾隆帝亲自到畅春园瑞景轩探望寿祺皇贵太妃病情,四月初一日寿祺皇贵太妃病死,享年七十六岁。礼部在拟定的丧仪奏疏中,请皇帝辍朝五日,乾隆帝改为十日。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打算穿孝,乾隆帝谕:
太皇太妃溘然长逝,朕心不胜悲伤。但太妃系皇贵妃,国家典礼,不便加上谥号。朕躬意欲持服,以稍展哀敬之心,其应行与否,著现在此处王大臣等即行议奏。
乾隆帝的这种想法,很快遭到了反对,庄亲王允禄等将会议的结果上奏:
太皇太妃薨逝,奉特旨辍朝十日,又命相度地方,另建园寝,皆有加于皇贵妃定制,已足以昭皇上追慕之诚而妥太皇太妃之灵矣。乞免持服。(www.chuimin.cn)
对允禄等的回奏,乾隆帝并不认可:
王大臣所奏已悉。朕欲尽心之处,仍当请旨于皇太后。
在寿祺皇贵妃死后第二天即四月初二日,乾隆帝冠摘缨纬,亲诣寿祺皇贵太妃宫致祭,为表达哀悼之情,作《寿祺皇贵太妃挽辞》一首:
吁嘻!尘世间流光一何疾!
太妃享遐龄(时寿七十有六),亦复返天一。
陈觞奠酒浆,泪自痛肠出。
言念培育恩,余哀曷有极。
曩余侍圣祖,孙行特蒙宠。
承命煦妪余,太妃恩实重。
孝养已无方,懿范获承奉。
朝来观素幔,洒焉涕如涌。
如涌涕难收,纷焉增百忧。
忆余髫龄时,惟知梨栗求。
太妃喜余敏,余疾太妃愁。
淑灵侍皇祖,物化天同游。
因寿祺皇贵太妃事出,此十日不赏额食。金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五月谥为悫惠皇贵妃。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一日辰时葬于景陵皇贵妃园寝东宝顶下地宫。
档案二: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月十六日,三品协领祜满之女。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二月册封为和嫔。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巳时,生皇十八女,早殇。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二月晋封为和妃。雍正二年(1718)六月初十日,晋尊为皇考贵妃。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初三日,乾隆帝晋尊其为温惠贵太妃。乾隆八年(1743)七月初五日,乾隆帝手谕:
温惠贵太妃侍奉皇祖多年,淑慎素著,朕幼年蒙皇祖养育宫中,贵太妃时加抚视,今欲晋封皇贵太妃,以申敬礼之意,奏闻皇太后,钦奉懿旨欣允,所有应行典礼著该部察例具奏。
乾隆八年(1743)十一月二十七日,乾隆帝在宁寿宫举行隆重册封礼,尊温惠贵太妃为温惠皇贵太妃。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十六日,温惠皇贵太妃七旬寿辰,乾隆二十七年(1762)温惠皇贵太妃八旬寿辰,乾隆帝均为其庆贺生辰。乾隆三十三年(1768)三月十四日病死于宁寿宫,享年八十六岁。其金棺最初停在吉安所(今北京景山公园外东北角),三月十八日温惠皇贵太妃金棺从吉安所奉移京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暂安。在内阁拟定的谥号中,乾隆帝圈定“惇怡”二字,并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五月十七日辰时举行赠谥礼,谥曰“惇怡皇贵妃”。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月初四日,其金棺自京西田村殡宫移送妃园寝。乾隆三十三年(1768)十月十二日辰时,葬景陵皇贵妃园寝西宝顶下的地宫。
由于这两个皇贵妃有名有姓,其生前的身份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因此说这两个皇贵妃既不是亲姐妹,也不是传说中康熙帝的两个姐姐,她们只是康熙帝的两个皇贵妃,两妃之死相距二十五年。景陵皇贵妃园寝是乾隆帝建的,由于园寝的两座方城明楼建造得一模一样,像一对绿衣婆娑的孪生姐妹,双双耸立于明媚的青山绿树间,故此在民间就出现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但那些都只是不可信的故事而已。
有关康熙帝陵历史之谜的文章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参领海宽的女儿,入宫后被封为妃。但尽管如此,康熙帝并没有将敏妃葬入景陵地宫,康熙帝给她的最终封号也只是妃级别。敏妃能死后得到“皇贵妃”封号,以及从葬景陵地宫,其原因就是她的儿子是雍正帝的心腹。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康熙帝和孝恭仁皇后葬入景陵地宫的时间是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敏妃即敬敏皇贵妃葬入景陵地宫的时间是雍正元年六月二十六日。......
2023-11-02
康熙帝讲完自己用心治理天下的苦心未必能为天下世人知之后,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自己提前写遗诏的原因:自昔帝王,多以死为忌讳。据查,其死后所颁发的遗诏,除了增加了指定皇位继承人、规定了持服期限外,其内容与提前公布的内容基本相同。......
2023-11-02
景陵是清朝入关后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由于建陵较早,各种档案丢失或残毁,景陵的堪舆人及选址的“风水说帖”目前并没有发现,虽然这是一个遗憾,但在民间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选址传说:康熙帝登上皇帝宝座后,派出大学士、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和钦天监官员到昌瑞山顺治帝孝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陵寝选址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要从宏观、总体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具体选址地点的风水。......
2023-11-02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今春始患头晕,渐觉消瘦。回京之后,因皇太后违和,心神忧瘁,头晕频发。其初,汉高祖一泗上亭长耳。自昔帝王,多以死为忌讳。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侈然自放,耽于酒色”所致。故朕莅政,无论钜细,即奏章内有一字之讹,必为改定发出。自康熙四十七年大病之后,过伤心神,渐不及往时。......
2023-11-02
而又据一些档案记载分析,康熙帝的死不仅出乎人们的意料,也是他没想到的。首先,人们认为康熙帝觉得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允禵执手延信,痛哭失声,反复问询有关康熙帝去世前的情形。遍查档案记载发现,皇四子胤禛对康熙帝的“病情”最为关心关注,并且行迹最为可疑。于是,康熙帝的皇四子胤禛便成了人们最大的怀疑对象。康熙帝与胤禛的对话时间是巳刻,康熙帝死亡时间为戌刻。......
2023-11-02
而陵寝所立的功德神碑,其碑文则是研究帝王一生政治功绩的参考史料。然而,笔者通过对陵寝的碑文研读后发现,碑文中竟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没有记载。在孝陵的功德碑碑文中,对于追论睿亲王多尔衮之罪的事,只字未提。铲除这些乱臣贼子,是当时的国家重大政治事件,是名副其实的先帝的伟绩神功。不知为什么在彰显先帝“圣德神功”的碑文中都缄口不言,讳莫如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举止严重,性度恢宏。......
2023-11-02
“玄烨”,有着特殊的含义。难能可贵的是,汤若望并没有因顺治帝的恩宠而得意忘形,而是更加小心谨慎地供职,严格恪守君臣之道。汤若望居住的北京南堂旧影原来,皇三子玄烨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就在他出生的前一年,顺治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的封号,加俸一级。“玄烨”者,乃祝愿洋“玛法”所传学问辉煌光大之意。因此,由康熙帝的这个“玄烨”名字可以知道,顺治帝给皇三子取这个名字,其内心的期望是多么的高。......
2023-11-02
在民间,人死之后,不仅要为其摆设祭品,还会为其焚烧一些他(她)生前使用及喜爱的物品,供其在阴间继续使用,谓之“烧饭”,又称“送褡裢”。第一次焚烧物品,称“小丢纸”;第二次焚烧,称“大丢纸”。惇怡皇贵妃死后,在她入葬地宫的当天,在景陵皇贵妃园寝为她举行了“大丢纸”,并将她使用过的仪仗车轿也废弃,任其自行朽烂。据统计,这些物品中,仅黄金就有六百多两。在清朝,贵人死后奉安前,也有此类仪式。......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