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人祸,就是人为的对陵寝的破坏和被盗,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地宫被盗。修复后的景陵二柱门对于景陵来说,遭受最严重的破坏并不是地面建筑,而是深在地下的地宫被盗。景陵地宫的被盗有两次。景陵地宫躲过一劫,其原因是传闻盗挖景陵时,因为地下冒出大水而被迫终止。第二次是发生在1945年12月22日,景陵地宫被盗开,随葬珍宝全部被盗走。......
2023-11-02
雍正元年(1723)三月二十一日,为康熙帝棺椁奉移山陵事,礼部上奏雍正帝,称“廷臣援宋、明二代礼,谓嗣皇帝不亲送梓宫”,“礼臣议奉安地宫后,题太庙神主,令亲王敬奉还京”。对于礼部的这些议奏方案,雍正帝并不认可,他谕礼部说:
明季帝王皆不亲送梓宫,故令亲王大臣奉主回京。朕既亲往,若不躬奉神主,于心何安?俟山陵事毕,点主礼成,朕亲奉皇考神主回京。途间如何分站,及先还预备奉迎之处,一并详议具奏。
奉移的前三天即三月二十四日,雍正帝行祖奠礼,在当场雍正帝“攀恋哀切,号恸失声”,悲痛异常。
雍正元年(1723)三月二十七日,雍正帝及皇太后、皇后、妃嫔等人护送康熙帝棺椁奉移到遵化境内的昌瑞山下的景陵。在北京到遵化景陵的沿途设芦殿五座,供康熙帝棺椁停宿。雍正帝率诸王大臣亲自护送,皇太后率皇后、妃嫔等走另一条路,先到停宿地——芦殿汇集。每天早晚,均在黄幔城外陈设卤簿,行朝奠礼、夕奠礼,百里以内文武官员都赶来跪迎、举哀。沿途穿门过桥,派大臣祭酒、烧纸钱。对此,《世宗宪皇帝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
丙午(二十七日),圣祖仁皇帝梓宫发引。上诣寿皇殿,望见殿门,即哀恸不胜。行奠献礼,擗踊悲哀,群臣皆伏地痛哭。礼毕,上攀恋梓宫,哀号良久,群臣环跪固请,上悲恸不止。随恭奉梓宫升大升舆,上步从,哭不停声。和硕亲王以下,满、汉一品大臣以上,齐集殿门外跪送;满、汉二、三品大臣,齐集景山东门外跪送;满、汉四品官员齐集朝阳门外跪送;不随往陵上各官,俱步从至朝阳门关外跪送。及梓宫至,群臣感念先持高厚洪恩,无不瞻恋悲痛,号恸之声,震彻远近。皇太后率圣祖妃嫔及皇后妃嫔等由别道行,先至芦殿。上预诣芦殿,躬亲详视,恭俟梓宫至,哭泣跪迎于黄布城北门外,奉安梓宫于芦殿,行夕奠礼。自是每日黎明,芦殿行朝奠礼毕,跪送梓宫启行,出黄布城南门,上先由别道至前途芦殿,行夕奠礼如前仪。每日早晚,诣皇太后行宫问安,圣躬劳瘁,未尝稍间,沿途哀恸,悲不自胜。道路所经远近村庄,士、农、工、贾,白叟、黄童,仰沐圣祖仁皇帝六十一年深仁厚泽,皆扶携奔走,遥望梓宫,叩颡哭泣,上益增悲恸云。
四月初二日,康熙帝的梓宫到达景陵后,停放在隆恩殿。雍正帝“以梓宫安奉山陵享殿,大礼克尽,而思慕哀恸不能自已”,于是打算“欲留驻山陵数日”,诸王大臣恳请回銮,经过再三“陈奏”,雍正帝这才取消了留住山陵的念头。但命皇十四子贝子允禵留在陵寝附近汤泉居住,“俾得于大祀之日,行礼尽心”。为了加强陵寝的保护,雍正帝谕:
朕念皇考陵寝如照定例,止令总管关防守护,朕心实属不忍。将朕诸弟内派一人封以王爵,子侄内派二人封以公爵,永代朕身守护外,派大学士一员、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领侍卫内大臣一员、内务府总管一员、副都统二员、散秩大臣二员、乾清门侍卫四员、御前近侍卫四员、侍卫四十员。伊等缺出停补。
这些被派看守景陵的人,分别是愉郡王允禑、奉恩辅国公鲁斌、奉恩辅国公法尔珊、大学士萧永藻、领侍卫内大臣宗室公景恒、散秩内大臣和硕额驸松阿延、散秩内大臣巴扎尔、武格,都统侯马三奇、石文英,尚书开音布、陈元龙,散秩内大臣兼副都统塔穆巴、副都统胡弼图、侍卫穆尔泰、周道新,内务府总管董殿邦。
御前侍卫四员:关保、佟保、桑格、常明。
乾清门侍卫四员:宗室额滕吉、吴善、鄂伦达、觉罗观音保。
四十员侍卫中有:
头等侍卫三员:德保、马口、法喀。
二等侍卫七员:觉罗凤格、觉罗鼐格、刘保住、巴尔萨、常保、保住、七十三。
三等侍卫十八员:安楚护、盖州、四海、常寿、噶迈、觉罗砗内、喀尔满色、德麟、佛保、萨哈达、辉玉、那颜泰、酸住、邦恺、邵西颜、拴住、巴尔虎达、恩特。
蓝翎侍卫十二员:查克信、仓米、伍什泰、萨郎、阿拉达哈、吹扎布、索住、鄂齐尔、偏图、达海、苏伦泰、马思哈。
为了给这些侍卫提供良好的居住地,雍正帝又命在马兰峪城南建立侍卫城,侍卫城周围二百四十四丈,供侍卫们居住。(www.chuimin.cn)
为了加强管理,雍正帝在派出这些人的同时,还做出了如下的规定:凡驻守官员等令大学士总领巡查事务,令领侍卫内大臣、公管理。内务府人员及太监等,交与内务府总管。前郎中提督旧用关防缴部,将关防内增入“景陵”字样,另行铸给,并开始设立陵寝总理衙门,添设主事二员、笔帖式二员。
五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的生母仁寿皇太后即康熙帝的孝恭仁皇后死于永和宫。
六月二十五日,追封康熙帝的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八月初十日,雍正帝亲书景陵碑、匾上的文字。
景陵哑巴院
景陵哑巴院内的琉璃影壁下面即为地宫入口
九月初一日,康熙帝棺椁和孝恭仁皇后棺椁先后葬入景陵地宫。据《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康熙帝棺椁和孝恭仁皇后棺椁奉安地宫时,自西北的天空飘来五彩祥云,环绕景陵上空,久久不散。随后,雍正帝在隆恩殿行恭题神主(即神牌)大祭礼。是日,以山陵礼成,遣官告祭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
对于康熙帝棺椁奉安景陵地宫的仪礼过程,清东陵守陵官员记录的《昌瑞山万年统志》上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雍正元年十月十八日,雍正帝决定在康熙帝“百天”祭日这天即十一月十三日亲自到景陵行期年致祭礼。然而,王大臣们对此却持反对意见。于是在十一月初五日这天,满、汉文武大臣等以今年雍正帝已经到景陵两次,季节即将冬至,“行圣祖仁皇帝配天大礼”需要斋戒、“不宜更有悲伤之事”为由,建议雍正帝“以礼制情”,停止亲自到景陵行礼。对于诸大臣的建议,雍正帝颇为满意,于是便以为了减少地方百姓负担为借口,答应终止亲往景陵之行,只是派遣皇子到景陵行期年致祭礼,其随往大小官员于各部院,照例派三分之一前往。
雍正二年(1724)三月十一日是清明节,雍正帝到景陵行上土礼。上土礼又称敷土礼,清陵的清明大祭这天,皇帝或钦点王公要到宝顶为先皇宝顶添加净土的礼节。康熙三年规定:“每岁清明,于各陵上土十有三担,承祭官、总管、掌关防官率官兵十有三人,升宝顶上土。豫于界外取土,储各陵垣外洁净处候用。”在清明节这天,雍正帝亲着黄布护履,躬荷土担登宝城,由东磴道升天桥,膝行至宝顶中间,跪上土毕,匍匐退行,尽诚致敬。然后大臣十二人着黄布护履,各担土担跪上毕、退。雍正帝到隆恩殿行大祭礼毕,由隆恩殿左阶下来,即恸哭入陵寝门至宝顶前,伏地哀泣。王大臣等敦劝良久,雍正帝这才出来,并站在隆恩门外,“犹瞻望移时,然后回銮”。
景陵宝城上的东石栅栏门
自此,凡是行敷土礼时,主祭者的脚上都要穿上黄布鞋套,跪进添土,然后退回,成为制度。后来到了乾隆朝,为了既能保护宝顶还能尽孝心,乾隆帝规定:敷土礼改十三担土为一担土。
到了嘉庆朝,敷土礼又有所改变,并自此形成新的定制:
清明恭遇躬行上土礼,于祭前二刻,礼部太常寺堂官二人,恭导内大臣二人,后扈王公大臣二人随进,一人荷土。皇帝素服进至明楼方城下,亲荷土,王、公、大臣二人前后翼卫。礼部太常寺官员,由楼东磴道升方城,至东石栏。王公大臣以二筐并为一筐跪进,众皆止。皇帝奉筐升,跪奠土于顶。降,授筐,王公大臣跪受。礼部太常寺官恭导,由原路出至隆恩门外,入大次。俟奉请神位毕,行大飨礼如仪。
每年清明前一日,帝、后、皇贵妃、皇太子各供大佛花一座;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福晋、格格各供小佛花一座。于岁暮祭日焚化,系石门工部造送。
有关康熙帝陵历史之谜的文章
所谓的人祸,就是人为的对陵寝的破坏和被盗,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地宫被盗。修复后的景陵二柱门对于景陵来说,遭受最严重的破坏并不是地面建筑,而是深在地下的地宫被盗。景陵地宫的被盗有两次。景陵地宫躲过一劫,其原因是传闻盗挖景陵时,因为地下冒出大水而被迫终止。第二次是发生在1945年12月22日,景陵地宫被盗开,随葬珍宝全部被盗走。......
2023-11-02
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去向,回家后,要面见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职业也不要频繁更换。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自己的身体受伤,父母会担忧;做出有伤风化的事,父母就会蒙受羞辱。亲憎我,孝方贤。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小心劝导让他们改过,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亲生病时,要先替父母尝药,要昼夜服侍左右,片刻不离床前。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2023-08-12
景陵妃园寝享殿建有三间暖阁,目前享殿遗址上还有暖阁内的神龛石座三个。据实地考察,景陵妃园寝享殿面阔五间,享殿前建有月台,殿内北面建有暖阁三间,暖阁内供有神牌,享殿内及享殿后面均没有“后殿”。由于妃园寝的祭祀主要场所是享殿,因此,享殿及园寝的清扫是不能忽视的。按照这段记载,妃园寝卫生,根据不同部位,打扫卫生的责任人也不相同,其中享殿内的卫生是由......
2023-11-02
而据实地调查,景陵妃园寝马槽沟上有桥两座,中路为拱桥,东侧为平桥。本来在官方档案里,不仅使用词语要较为规范,就是其位号排名的前后,也是意味着身份的尊卑。对于这种记载上的个别差异,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陵寝易知》记载为准,即使用“贵常在”这个称呼。......
2023-11-02
景陵的单体建筑形式与孝陵相同,其建筑规制是仿照顺治帝的孝陵,但减少了部分建筑,却对后世清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建筑蓝本作用。景陵五孔拱桥(三)景陵的五孔拱券桥在清陵的五孔拱券桥中,其长度为106.35米,仅比孝陵五孔拱桥短1.51米,在清陵中位居第二位。景陵的五孔拱券桥其规模宏大,起拱大,曲线优美,恢宏壮观,石料精良,在清陵寝建筑中实为罕见。据考证得知,景陵的望柱和石像生是乾隆朝所补建的。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特例。......
2023-11-02
景陵之前的永陵、福陵、昭陵、孝陵四座清陵,或帝后同时入葬,或皇后晚于皇帝入葬。(二)景陵在丧葬制度上的两项改革。因此,景陵以前的清朝四座皇帝陵,埋葬的帝、后都是火化后安葬的骨灰罐,这种骨灰罐在官书中被称为“宝宫”。......
2023-11-02
经过梳理,笔者现将景陵妃园寝的四个历史谜团一一列举如下:谜团一:阿哥葬入妃园寝。为了抢救允祄的生命,康熙帝不仅派御医给予治疗,并于当天谕旨令在北京的三皇子允祉、四皇子胤禛迅速派其他医生前来:谕三阿哥、四阿哥。虽尽全力治疗,但允祄还是于九月初四日病死。......
2023-11-02
景陵隆恩殿焚烧后的部分废石料隆恩殿被烧毁,事态严重,责任重大。对于景陵隆恩殿的起火原因,两位朝廷大员竟查不出半点线索,这可真是一件奇事。传言二,一个作案多起的江洋大盗长期藏匿于景陵隆恩殿的天花板上,由于用殿内的蜡烛照明,不小心碰倒了蜡烛,引起了火灾。景陵圣德神功碑亭东南侧面惨状景陵的第三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景陵圣德神功碑亭被烧。......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