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熙帝陵历史之谜:揭秘康熙大帝的死亡

康熙帝陵历史之谜:揭秘康熙大帝的死亡

【摘要】:而又据一些档案记载分析,康熙帝的死不仅出乎人们的意料,也是他没想到的。首先,人们认为康熙帝觉得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允禵执手延信,痛哭失声,反复问询有关康熙帝去世前的情形。遍查档案记载发现,皇四子胤禛对康熙帝的“病情”最为关心关注,并且行迹最为可疑。于是,康熙帝的皇四子胤禛便成了人们最大的怀疑对象。康熙帝与胤禛的对话时间是巳刻,康熙帝死亡时间为戌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畅春园戌刻,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69岁的康熙帝因“偶感风寒”溘然长逝,结束了他在位61年的皇帝生涯,新皇帝雍正帝的即位,宣告了自此康熙王朝的结束,国家也走进了雍正王朝。

在往常,当一个人死去,关于他的一切就都成了过去时,关于这个人的一切似乎没有必要再去理会了。然而,作为一代帝王的康熙帝,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的死却并没有因为朝代的改变而被人忘记,人们在继续生活的同时,对他的死产生了无数的猜测,并且大多数人都怀疑他的死并非是官方所说病死的。因为人们觉得他死前死后的一系列现象均不大正常,更不合乎情理,似乎有人在暗中操纵着一切,于是认为他的死很是蹊跷,死得很不正常,死得也很凄惨。而又据一些档案记载分析,康熙帝的死不仅出乎人们的意料,也是他没想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人们认为康熙帝觉得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因为人们清晰地记得,在康熙四十七年(1698)九月初四日,当康熙帝再次宣布废太子胤(允)礽时,曾悲凉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并且在康熙五十六年(1707)十一月二十一日的一道上谕中,康熙帝曾提到“‘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这似乎在暗示,他将来有可能不得善终。于是,当康熙帝死后,人们再次细细品读并体会康熙帝的这些言语时,认为康熙帝自己认为他的生命没有安全保证,其处在随时都可能被害的危险境地。

康熙帝老年像

其次,人们在档案中发现了无法解释的可疑点。人们在查现有的史料时,发现了康熙帝之死有可疑的地方,这两处记载的内容是这样说的:

一、乾隆朝文人萧奭所著《永宪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康熙帝由南苑回到畅春园,次日有病,传旨:“偶患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十三日戌刻死于畅春园。

二、据满文档案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皇十四子允禵奉召自甘州(今甘肃张掖)赴京奔丧途中,在陕西双山堡,与奉命前来署理大将军印信的宗室延信相遇。允禵执手延信,痛哭失声,反复问询有关康熙帝去世前的情形。延信告称:

康熙皇十四子允禵

查仓事毕,我等于十一月初六日前往海子(南苑)奏闻。是日,见到主子,主子面询仓务,我等良久方散。看得主子气稍虚弱,颜面亦瘦些。翌日(十一月初七日),主子就回畅春园住了。我等八旗大臣相约后,初十日又去(畅春园)给主子请安。奉旨:“尔等不要再来。”自此,我们没有再去。十四日方闻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帝死前,畅春园的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等都没有察觉到康熙帝“病危”,也没有任何应对“病危”的措施,比如召御医等记载。相反,在康熙帝十一月初七日生病以后,官方在《圣祖仁皇帝实录》上对康熙帝死前的三天记载却都是“朕体稍愈”。这三天的记载如下:

辛卯(初十日),皇四子胤禛三次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壬辰(十一日),皇四子胤禛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癸巳(十二日),皇四子胤禛遣护卫、太监等至畅春园候请圣安。上传谕:朕体稍愈。

康熙帝青年像(www.chuimin.cn)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康熙帝在这三天的病情并无大碍,即使没有痊愈,但也没有发展的趋势。然而十三日的《圣祖仁皇帝实录》却记载,十三日丑刻,康熙帝病情开始严重;十三日戌刻,康熙帝就死了,死得很快,均未见有任何救护措施。相反,在这段时间内,康熙帝召见了守候在畅春园的几个皇子,还召见了皇四子胤禛。需要说明的是,《圣祖仁皇帝实录》是雍正帝即位后令人编纂的,上面是如何记载的,雍正帝可是心里最明白,如果记载的不是事实,或者记载的内容不符合他的本意,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一点是肯定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记载那三天康熙帝身体无大碍呢?

有人说,康熙帝病重时之所以未采取救护措施,是因为康熙帝对自己的病情没重视,可是他身边的皇子、大臣,尤其是太医院的御医难道也没有对康熙帝病情重视吗?也有人说,康熙帝在十三日这天,已经被秘密隔离,失去了对政局的掌控。其证据是,康熙帝召见皇四子胤禛“谕令速至”,而皇四子胤禛竟然七八个小时后才前来。而据初九日《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帝令皇四子胤禛替自己恭代十五日的南郊大祀。但其地点距离畅春园的路程并不算很远。于是据此分析,康熙帝的“偶感风寒”是被人给利用了,他的死绝不是简单的病死,他的死绝非正常。

既然是属于不正常的死,那他就有可能是被人害死的。那又是谁想害死康熙帝呢?想得到皇位的人最有可能是凶手。遍查档案记载发现,皇四子胤禛对康熙帝的“病情”最为关心关注,并且行迹最为可疑。于是,康熙帝的皇四子胤禛便成了人们最大的怀疑对象。其证据是,在畅春园的皇子还不知道康熙帝已死的情况下,康熙帝的遗体在深夜已被转移到了紫禁城的乾清宫,并且是将康熙帝伪装坐在黄舆内运回去的。对此,《永宪录》上有如下的记载:

上晏驾后,内侍仍扶御舆入大内。诸王非传旨不得进。次日至庚子(十九日),九门皆未启。

《大义觉迷录》书影及受遗命即位的记载

《大义觉迷录》中关于“雍正进献康熙人参汤”的记述

《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十三日皇四子胤禛进见问安康熙帝三次;《世宗宪皇帝实录》则记载,十三日皇四子胤禛进见问安康熙帝五次。在康熙帝生命的最后四天里,皇四子胤禛总共五次派人问安,三次“进见”,一次被“诏见”,可就是这唯一的一次召见还去晚了。最为重要的是,《圣祖仁皇帝实录》上记载:十三日寅刻,隆科多宣谕:实际上,皇四子胤禛为皇帝。皇四子胤禛巳刻进入畅春园康熙帝寝宫时,康熙帝则是仅仅“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寅刻至巳刻,其间为4个时辰即8个小时。在此,人们不免疑问:既然是立皇四子胤禛为皇帝,胤禛何以在四个时辰后才到达畅春园呢?康熙帝与胤禛的对话时间是巳刻,康熙帝死亡时间为戌刻。巳刻为上午9点至11点,戌刻为晚上7点至9点。康熙帝与胤禛的对话时间是11点之后,父子之间能对话,就说明当时的康熙帝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后来传闻甚广的“人参汤”事件,当是发生在这次对话之后,并且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也没有否认给康熙帝进献人参汤这件事情,不否认就是默认。胤禛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不是夺自一奶同胞的十四弟允禵,称康熙帝曾对孝恭仁皇后说:“汝之小儿子(皇十四子),即与汝之大儿子(皇四子)当护卫使令,彼也不要。”并且对此还进一步解释说:“康熙帝的年岁已高,哪有将皇位传给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皇十四子的道理?天下再傻的人,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如果说雍正帝的解释令人感到出奇,那么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康熙帝死后的十一月二十五日,雍正帝谕令内阁:“隆科多应称呼舅舅。嗣后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康熙帝生病后,隆科多一直陪伴在康熙帝身边,又是宣读康熙帝“遗诏”的托孤重臣。

那么,隆科多何许人也呢?

隆科多,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当时的职务为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掌管着北京城及宫廷的安全保卫。

由此可见,隆科多并非是皇四子胤禛的亲舅舅。又知,胤禛与他的亲舅舅并无过亲的往来。而雍正帝对隆科多的深入认识是在康熙帝死之后。其依据是,雍正元年正月,雍正帝在年羹尧的奏折中曾有这样批示: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

隆科多像

将加点的字单独挑出来,其意是“舅舅隆科多,此前朕与尔先前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朕之功臣”。何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隆科多就成为雍正帝的“朕之功臣”呢?况且雍正帝自己承认“舅舅隆科多,此人朕先前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因此,人们难免这样想:雍正帝自己说的这句话,又暗含着哪些意思呢?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胤禛即位之前与隆科多交往并不多,但在康熙帝死后胤禛当皇帝这件事情上,他没少出力。然而,当胤禛的皇位稳固后,隆科多被罗列犯有四十一条罪行,囚禁在畅春园外的三间房里,并于雍正六年六月死去。据说,隆科多曾说过这句话:“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将至之时。”于是有人认为,隆科多的死是雍正帝的杀人灭口,是为了掩盖他即位不合法之举。因为宣读康熙帝遗诏时,除了皇子外,只有隆科多一个人在场,而隆科多并非是唯一的皇亲国戚及重臣。而且又有人考证,目前存世的康熙帝遗诏有两份,一份保存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份保存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遗诏分为汉文和满文两部分,前部分是汉文,后部分是满文。虽然两份遗诏都严重受损,但还是可以看出来,保存在北京的遗诏有明显的涂改地方,而且其汉字部分似乎是两个人书写的;保存在台北的遗诏,不仅工整,而且汉字部分盖有两处“皇帝之宝”印文。据分析,台北的遗诏是正本,北京的遗诏是修改后的副本。于是遗诏造假也成为怀疑康熙帝非正常死亡的佐证。因此,康熙帝生病时及死后诸多事情,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与胤禛的行为和表现联系在一起,认为胤禛的即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巨大阴谋的“成功”,其目的无非是令康熙帝非正常的死亡,以至于即使康熙帝是真的暴病猝死,人们都无法相信康熙帝是病死的,更何况康熙帝之死及胤禛即位前后,胤禛的一些行为和表现,确实又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康熙帝的死成为雍正帝无法摆脱的嫌疑。

现在,无论康熙帝死因在历史上的真相如何,最终,康熙帝的棺椁是被雍正帝风光且又隆重地葬入了清东陵的景陵地宫,并且长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