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观察正常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

观察正常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

【摘要】:人体半身模型、带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肝模型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演示模型。

【实验目的】

1.能在模型上指出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的位置、形态、心腔结构,全身血管的构成以及体循环的主要血管。

2.学会观察心的血管,通过模型观察血液的循环。

【实验准备】

1.物品

(1)胸腔纵隔标本(切开心包)、离体心脏标本、心脏放大模型。

(2)分离出的全身主要血管的人体标本,头颈、上肢的血管标本,盆部和下肢的血管标本,腹腔脏器的血管标本、胸部的标本。

(3)人体半身模型、带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肝模型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演示模型。

2.器械 无齿摄、无菌手套

3.环境 光线明亮、通风良好的解剖实验室。

【实验方法与步骤】

1.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演示模型,观察循环系统的构成,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

2.利用胸腔纵隔标本,观察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其与周围的毗邻关系。

3.取心脏标本或模型,认真观察心脏的外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

4.取心脏放大模型观察心腔,辨识四腔的入口、出口和瓣膜等重要结构,并思考心内血流方向与瓣膜开放方向的关系。

5.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结构和厚薄。

6.在标本或模型上指出心的兴奋传导顺序。(www.chuimin.cn)

7.观察心的血管,辨识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部,主要分支走行及冠状窦等结构。

8.观察肺循环的血管。

9.观察标本或模型上重要体循环的动脉及分布,在实验者身上触摸浅表动脉的搏动。

10.观察体循环的静脉,在实验者身上触摸浅表的静脉。

11.比较站立位和平卧位颈外静脉的充盈程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描绘出心的形态、组成。

2.归纳出体循环、肺循环的组成。

3.能描绘出体循环动脉的走行和主要分支。

4.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特点与不同。

【注意事项】

1.对照所学内容认真观察。

2.爱惜各种标本、模型及器械。

3.正常人站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间的下2/3段内可稍见充盈。

(崔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