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泌尿系统大体解剖观察1.取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离体概观标本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
2023-11-02
【实验目的】
1.能在模型上指出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的位置、形态、心腔结构,全身血管的构成以及体循环的主要血管。
2.学会观察心的血管,通过模型观察血液的循环。
【实验准备】
1.物品
(1)胸腔纵隔标本(切开心包)、离体心脏标本、心脏放大模型。
(2)分离出的全身主要血管的人体标本,头颈、上肢的血管标本,盆部和下肢的血管标本,腹腔脏器的血管标本、胸部的标本。
(3)人体半身模型、带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肝模型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演示模型。
2.器械 无齿摄、无菌手套。
3.环境 光线明亮、通风良好的解剖实验室。
【实验方法与步骤】
1.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演示模型,观察循环系统的构成,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
2.利用胸腔纵隔标本,观察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其与周围的毗邻关系。
3.取心脏标本或模型,认真观察心脏的外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
4.取心脏放大模型观察心腔,辨识四腔的入口、出口和瓣膜等重要结构,并思考心内血流方向与瓣膜开放方向的关系。
5.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结构和厚薄。
6.在标本或模型上指出心的兴奋传导顺序。(www.chuimin.cn)
7.观察心的血管,辨识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部,主要分支走行及冠状窦等结构。
8.观察肺循环的血管。
9.观察标本或模型上重要体循环的动脉及分布,在实验者身上触摸浅表动脉的搏动。
10.观察体循环的静脉,在实验者身上触摸浅表的静脉。
11.比较站立位和平卧位颈外静脉的充盈程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描绘出心的形态、组成。
2.归纳出体循环、肺循环的组成。
3.能描绘出体循环动脉的走行和主要分支。
4.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特点与不同。
【注意事项】
1.对照所学内容认真观察。
2.爱惜各种标本、模型及器械。
3.正常人站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间的下2/3段内可稍见充盈。
(崔虎威)
有关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文章
(一)呼吸系统大体标本观察1.利用呼吸系统概观标本指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起止部位。(二)气管和肺的微细结构观察(示教)1.取气管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023-11-02
如果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是由P波、QRS波群和T波及各波间的线段所组成。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ST段的异常表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2023-11-02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入静脉,小部分水分及大分子物质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一)淋巴管道1.毛细淋巴管为淋巴管道的起始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
2023-11-02
学会观察人体旋转后眼球震颤的方法,并了解出现眼球震颤的原因。通过前庭迷路反射,反射性调节机体各部肌肉的肌紧张,从而使机体保持姿势平衡。生理性(前庭性)眼震颤是在正常人躯体或头部进行旋转运动时表现的眼球的特殊运动。其主要由三个半规管发出的神经冲动引起。眼震颤方向与哪个方向的半规管受刺激有关。病理性眼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小脑和脑干病变等。休息10min后顺时针方向同法旋转和观察眼球震颤。......
2023-11-09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淋巴系统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免疫功能,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
2023-11-02
医用采血针、酒精棉球、载玻片、血推片、瑞氏染液、蒸馏水、光学显微镜。加瑞氏染液2~3滴,使其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1.0min。在正常情况下血膜外观为粉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胞呈肉红色。血片制好后最好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溶解和发生退行性变。描述观察到的镜下各种血细胞的颜色、形态和数量。......
2023-11-09
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质参与,皮质下各级中枢就可形成,它使机体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可提高机体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