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面中部有形似“H”的3条沟,其中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及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称肝门;右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
2023-11-02
(一)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
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感受器位于肌、肌腱、关节内。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此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四肢感受器内。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后,形成薄束和楔束,在同侧后索上行,抵达延髓下部薄束核和楔束核后更换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内,发出纤维进行交叉到对侧,经内侧丘系至丘脑。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它们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二)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
本通路又称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全身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神经冲动,因位置表浅,称之为浅感觉,此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终止于脊髓灰质后角。
第2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后角,发出的纤维上升1~2个脊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组成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向上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脊髓丘脑侧束纤维传导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纤维传导粗触觉。(www.chuimin.cn)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它们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在脊髓内,脊髓丘脑束纤维自外向内排列来自骶、腰、胸、颈部的纤维。当脊髓内肿瘤压迫一侧脊髓丘脑束时,容易先压迫来自颈、胸部的纤维,首先出现对侧身体上半部痛、温觉障碍,逐渐波及下半部。若受到脊髓外肿瘤压迫,则发生感觉障碍的次序相反。
(三)头面部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黏膜的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进入脑桥,其中传导痛、温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粗触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它们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
在此通路中,若三叉丘系以上受损,则导致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障碍;若三叉丘系以下受损,则同侧面部痛、温觉和触觉发生障碍。
有关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文章
脏面中部有形似“H”的3条沟,其中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及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称肝门;右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
2023-11-02
如果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是由P波、QRS波群和T波及各波间的线段所组成。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ST段的异常表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2023-11-02
小网膜的右缘游离,后方为网膜孔,经此孔可进入网膜囊。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构成,前两层由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前、后两层腹膜向下延伸而形成,降至脐平面稍下方,前两层向后返折向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层,连于横结肠并叠合成横结肠系膜,贴于腹后壁。......
2023-11-02
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中央有纵贯脊髓全长的小管称为中央管。一侧脊髓损伤时,对侧出现痛、温觉、压觉减退或消失。③脊髓小脑前、后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周边的前部和后部,上行经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皮质,主要传递同侧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以及皮肤触压觉至小脑。因此当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而躯干肌不发生瘫痪。......
2023-11-02
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质参与,皮质下各级中枢就可形成,它使机体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可提高机体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2023-11-02
在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胃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正常成人每天胃液分泌量约1.5~2.5 L,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若盐酸分泌过少,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分泌过多则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而引起消化性溃疡。......
2023-11-02
胰的右端膨大称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胰的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胰岛主要由A、B两种细胞组成,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浓度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二)胰液及其作用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约为7.8~8.4,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2L,胰液的主要成分有水、碳酸氢盐、多种消化酶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
2023-11-02
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必须制定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方位、轴和面的术语。(三)轴以解剖学姿势为准,通过人体某部位或结构的假设线,可将人体分为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三种相互垂直的轴。(四)面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可将人体分作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3种切面。其中,通过人体正中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