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直肠壶腹和集团蠕动的作用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直肠壶腹和集团蠕动的作用

【摘要】:直肠下段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距肛门约7 cm,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确定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中直肠横襞为标志。此外,大肠内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快、传播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团蠕动通常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直接推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黏膜吸收,同时,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粪便。

(一)大肠的分部与形态特点

大肠起于回肠,终止于肛门,全长约1.5 m,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

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盲肠和结肠在外形上主要有3种特征性结构:①结肠带,肠管表面有3条与肠管长轴平行的带状结构,由肠壁纵行肌束聚集增厚形成。②结肠袋,是肠管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成的结构。③肠脂垂,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大小不均的脂肪突起。以上特征是大肠区别于小肠的重要标志。

1.盲肠 位于右髂窝,是大肠的起始部,长约6~8 cm,呈囊袋状,左接回肠,上续于升结肠,向下为盲端。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在开口处,黏膜形成上、下两个唇状黏膜皱襞,称回盲瓣,其深部有增厚的环形平滑肌,称为回盲括约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消化吸收,同时还可阻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入小肠。

2.阑尾 为一蚓状盲管,约6~8 cm,根部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并开口于盲肠,其根部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可有明显压痛。盲肠的3条结肠带均汇合于阑尾的根部,为手术时寻找阑尾的依据。

3.结肠 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环绕在空肠和回肠周围,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升结肠接盲肠,在右腹外侧区上行,至肝下方弯向左续横结肠;横结肠左行至脾的下方转向下,续降结肠;降结肠在左腹外侧区下降,在左髂嵴处续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在髂窝内呈“乙”字形弯曲,向下至第3低椎平面续直肠。

4.直肠 位于盆腔内,上接乙状结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10~14 cm。直肠并非直行肠管,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位于骶骨前,凸向后,称骶曲;下部位于尾骨尖前方,凸向前,称会阴曲。直肠下段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腔内有2~3个半月形黏膜皱襞,称直肠横襞。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距肛门约7 cm,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确定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中直肠横襞为标志。

5.肛管 位于盆膈以下,长约3~4 cm,上接直肠,下端终于肛门。肛管上段内面形成6~10条纵行黏膜皱襞,称肛柱。肛柱的下端,彼此借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称肛瓣。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围成的开口向上的陷窝,称肛窦。全部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是黏膜和皮肤的分界线,也是区分内、外痔的标志。齿状线下方有一宽约1 cm的环状区域,称肛梳或痔环。肛梳下缘有一距肛门1.5 cm的环行浅沟,称白线,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线。肛管的黏膜下和皮下含有丰富的静脉丛,在病理情况下,静脉丛血管淤血曲张突向管腔便会形成痔。

肛管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由直肠的环形平滑肌增厚形成,可协助排便。肛门外括约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外面,为骨骼肌,受意识支配,可控制排便。

(二)大肠的功能

食物经过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通过回盲括约肌进入大肠。一般每天进入大肠的内容物为0.5~1.5 L。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有: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②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③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并将其排出体外。(www.chuimin.cn)

1.大肠液的分泌 由大肠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黏液和HCO-,pH为8.3~8.4。其主要作用是黏液蛋白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

2.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大多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主要来自空气和食物。细菌体内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其中有些成分会被肠壁吸收,后到肝脏进行解毒。因此,大肠内食物残渣的分解是由细菌完成的,而不是大肠液的作用。

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某些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若长期使用肠道抗菌药物,肠道内的细菌被抑制或杀灭,就可引起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缺乏。

3.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大肠的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较迟钝,这些特点有利于大肠暂时储存粪便并吸收粪便内水分。

(1)大肠的运动形式:①袋状往返运动:常见于空腹,可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前后两个方向做短距离的移位,但不向前推进。②分节推进或多袋推进运动:由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的环形肌有规律地收缩,将内容物推移到下一段结肠的运动。③蠕动:大肠的蠕动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一般较缓慢,有利于大肠吸收水分和贮存粪便。此外,大肠内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快、传播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常发生于早餐后60分钟内,可能是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集团蠕动通常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直接推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2)排便:食物残渣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一般在10小时以上。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黏膜吸收,同时,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粪便。粪便中除了食物残渣外,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大量的细菌以及由肝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等。

排便是一种反射动作。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后,直肠内压升高,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脊髓腰骶段,从而兴奋初级排便中枢,同时经脊髓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如果环境条件允许,即可完成排便反射,此时传出冲动沿盆神经下传,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平滑肌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抑制阴部神经,使其传出冲动减少,致使肛门外括约肌舒张,将粪便排出体外。在排便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加,促进粪便的排出(图4-2)。

图4-2 排便反射

由此可见,排便反射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昏迷或脊髓高位损伤时,初级中枢失去了大脑皮质的控制,一旦直肠充盈,即可引起排便,称为排便失禁。脊髓初级排便中枢或排便反射弧的其他环节受损,则排便不能进行而出现粪潴留。如果大脑皮质经常抑制排便,使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不易排出而产生便秘,这是引起痔疮和肛裂等疾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