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胃的结构和功能-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胃的结构和功能-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摘要】:在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胃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正常成人每天胃液分泌量约1.5~2.5 L,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若盐酸分泌过少,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分泌过多则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而引起消化性溃疡。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

(一)胃的位置、形态及其运动

1.胃的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前壁的右侧与肝左叶相邻,左侧与膈相贴,并被左侧肋弓遮盖。在左、右肋弓之间的部分,胃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胃后壁邻近脾、左肾、左肾上腺和胰等器官

2.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有两壁、两缘和两口。两壁即前壁和后壁。两缘即上缘和下缘,上缘短而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点处有一切迹,称角切迹;下缘长而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两口即入口和出口,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出口称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分为4部分:贲门部,位于贲门附近;胃底,为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胃体,为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幽门部,为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临床上又称胃窦。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将幽门部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幽门窦近胃小弯处是胃溃疡和胃癌的好发部位。

3.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是指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种缓慢、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有助于保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维持胃内压,是其他运动形式产生的基础。

(2)容受性舒张:在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口腔、咽和食管的刺傲,反射性地引起胃壁平滑肌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其生理意义为:使胃能够容纳大量食物后,仍保持胃内压的相对稳定,从而防止食糜过早排入小肠,有利于食物在胃内充分消化。

(3)蠕动:胃的蠕动在食物入胃约5分钟后开始,蠕动波起始于胃体的中部,频率约为3次/分。一个蠕动波需1分钟左右到达幽门,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胃的蠕动,可以使食物被挤压研磨,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消化,同时推送食糜分批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

4.胃的排空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一般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即开始排空。一般来说,流质或小块食物排空速度较快,黏稠或大块食物排空较慢。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混合性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5.呕吐 是把胃内容物经口腔强力驱出体外的过程。呕吐中枢位于延髓,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刺激呕吐中枢而引起呕吐。呕吐具有保护作用,可把胃、肠内有害物质排出,但剧烈频繁的呕吐影响正常进食和消化,严重时可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www.chuimin.cn)

(二)胃壁的微细结构及其分泌功能

1.胃壁 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4层构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黏膜和肌层。胃在空虚和半充盈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黏膜表面有许多针孔状小窝,称胃小凹,胃小凹的底部有胃腺开口。在黏膜的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管状的胃腺,按位置分为胃底腺、幽门腺和贲门腺。胃液主要由胃底腺分泌,分布于胃底和胃体,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构成。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参与蛋白质的分解。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液体,pH为0.9~1.5。正常成人每天胃液分泌量约1.5~2.5 L,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

(1)盐酸:又称胃酸,是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强酸性液体。

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③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④盐酸进入小肠内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⑤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吸收铁和钙。若盐酸分泌过少,可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分泌过多则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而引起消化性溃疡。

(2)胃蛋白酶原: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是胃液中最重要的消化酶。胃蛋白酶原可被盐酸活。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1.8~3.5,当pH值大于5时,胃蛋白酶便完全失活。

(3)内因子: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部位可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使维生素B12免遭小肠中水解酶的破坏,另一个部位可与回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并促进维生素B12吸收。当内因子缺乏时(如胃大部切除的患者),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黏液:由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黏液分泌后,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状的保护层,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性损伤。此外,还参与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它能有效保护胃黏膜免受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