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肌包括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一)背肌背肌位于躯干背面,可分为背浅肌群和背深肌群。该肌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腹外斜肌斜向前下、腹内斜肌斜向后下、腹横肌横行向内并移行为腱膜。......
2023-11-02
头颈肌包括头肌和颈肌。
(一)头肌
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1.面肌 位置表浅,为扁薄的皮肌,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面肌收缩可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故又称为表情肌。
(1)颅顶肌:为颅顶宽而薄的肌,如枕额肌。枕额肌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
(2)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呈椭圆形。睑部纤维收缩时可眨眼,与眶部纤维共同收缩使眼裂闭合;泪囊部纤维收缩可扩大泪囊,使囊内产生负压,以利于泪液引流。
(3)口周围肌:人类口周围肌肉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形成复杂的肌群,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状肌。环绕口周的环形肌为口轮匝肌,收缩时可产生闭口,使上、下唇与牙紧贴等动作。咬肌为主要的辐射状肌,收缩时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可将口角拉向外侧,与口轮匝肌共同完成吹口哨动作。
2.咀嚼肌 包括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分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1)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后下会聚,经过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并可向后牵拉下颌骨。
(2)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和内面,纤维斜向后下止于咬肌粗隆。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同时向前牵引下颌骨。
(3)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并使其向前运动。
(4)翼外肌:位于颞下窝内,起自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外侧面,向后外止于下颌角。该肌双侧同时收缩可牵拉下颌骨作张口运动,一侧收缩可使下颌向对侧移动。(www.chuimin.cn)
(二)颈肌
颈肌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颈浅肌与颈外侧肌、颈前肌、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与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
(1)颈阔肌:位于颈部浅筋膜内的皮肌,薄而宽阔,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内止于口角、下颌骨下缘及面下部皮肤(图3-10)。该肌收缩时可牵拉口角及下颌向下,同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
图3-10 颈浅肌与颈外侧肌
(2)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覆盖,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属于二头肌,二头汇合止于斜后上方的颞骨乳突(图3-10)。该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2.颈前肌 颈前肌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3.颈深肌 可分为内、外侧两群。
(1)外侧群:位于脊柱颈段的两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2)内侧群:位于脊柱颈段前面、正中线的两侧,每侧有头长肌、颈头肌、头前直肌和头外侧直肌共4块肌肉。一侧头长肌和颈头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前屈。
4.颈部筋膜 较为复杂,可分为颈浅筋膜和颈深筋膜。颈浅筋膜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浅筋膜延续,包绕颈阔肌;颈深筋膜又称颈筋膜,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包裹颈、项部的肌肉和其他结构。
有关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文章
躯干肌包括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一)背肌背肌位于躯干背面,可分为背浅肌群和背深肌群。该肌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腹外斜肌斜向前下、腹内斜肌斜向后下、腹横肌横行向内并移行为腱膜。......
2023-11-02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肌细胞的形态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其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因骨骼肌纤维有明显的横纹,故又称横纹肌。每个肌节均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细胞内,引起同一条肌纤维上每个肌节的同步收缩。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
2023-11-02
激素种类繁多,作用复杂,但它们在对其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机制方面,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一)特异性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它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激素只作用于某些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
2023-11-02
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一)上肢肌包括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②喙肱肌:位于臂上1/2的前内侧、肱二头肌短头后方,该肌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前屈和内收。外侧群: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隆起,称为大鱼际,有4块肌,可分为浅层、深层,各肌的作用与其名称一致。......
2023-11-02
如果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是由P波、QRS波群和T波及各波间的线段所组成。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ST段的异常表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2023-11-02
考点提示12对脑神经的名称。躯体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参与组成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展神经损伤引起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面神经的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九)舌咽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十)迷走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迷走神经是人体内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十二)舌下神经为运动性脑神经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患侧舌肌瘫痪并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2023-11-02
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中央有纵贯脊髓全长的小管称为中央管。一侧脊髓损伤时,对侧出现痛、温觉、压觉减退或消失。③脊髓小脑前、后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周边的前部和后部,上行经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皮质,主要传递同侧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以及皮肤触压觉至小脑。因此当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而躯干肌不发生瘫痪。......
2023-11-02
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质参与,皮质下各级中枢就可形成,它使机体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可提高机体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