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摘要】: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能力等。新课程改革要求“考试内容应加强社会实际,学生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课外生活,其中都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价值,教学评价作为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过程,同样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决策而服务。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能力等。新课程改革要求“考试内容应加强社会实际,学生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也设立了关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绝大多数的语文考试中,仅仅关注了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命题形式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割裂了语文与生活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导致无法在语文考试中发挥出语文之于生活、生活之于语文的旺盛生命力。因此,让语文试题密切关联学生生活实际、让语文考试回归学生生活势在必行。

语文考试中可以考查的内容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如运动比赛、校园文艺活动等)设计一段解说词;让学生根据当下热门的某一主题(如垃圾分类等)去设计一段广告词;如何与特定的人打交道或写一封信;到饭店、宾馆等场所如何做礼仪迎宾;爸爸妈妈生日时,你会做些什么等。这样的命题自然、亲切,在确定、真实、具体的生活问题情境下进行了生活化的测试,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挑战,也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展示,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写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意识。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也是语文考试生活化的充分体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游览经历或是阅读试题给出的相关材料去为家乡的旅游景点设计一条宣传语,在语文考试中融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在考试中也能获得关于地区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并学会用“语文的心灵”和“语文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www.chuimin.cn)

除考试之外,若想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办一期以自己生活为主题的小报纸。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写作能力进行考查,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果进行汇报、交流,这样就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进行了考查;学校也可以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等活动中,让学生拍摄所在地区的自然、历史或人文景观,并附上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展览的形式在校园内分享;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如做家务、旅行、过生日等,并将这些记录进行整理、评价,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之一。除了家庭生活,教师也可以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在班级围绕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热烈交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评价。在这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中,既关注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活,使教学评价不再枯燥无味,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进行锻炼与提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