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并提出问题,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上自主思考发言、课下自主学习语文。(二)创设合作契机,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探究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所积极倡导的。

实践证明,儿童之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更有利于儿童迅速推理并建立新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也在强调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价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就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先独立、后合作探究的方式建构知识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在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间情感、培养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一)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并提出问题,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上自主思考发言、课下自主学习语文。

课前自主预习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课前自主预习的好坏程度决定着学生接受、理解新知的程度。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点、倾向性是不同的,因此课前预习的内容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有的学生会关注课文的作者,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过分地干预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强制性地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而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学习课文。

在课堂中增加学生自主思考发言的机会,可以广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重视、包容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发言,把语文课堂交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每一个语文学习环节,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www.chuimin.cn)

课下自主学习语文是课堂语文学习的延续,然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课下缺乏教师的监督,自主学习语文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下任务侧重于语文知识点的机械重复,更不利于学生课下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后语文任务的形式和侧重点,缩减背诵、抄写、默写等语文学习模式,增加有主观性的、能够结合个体生活的课后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二)创设合作契机,培养探究意识

合作探究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所积极倡导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语文学习能够使语文充满活力,并适当地激发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竞争学习的意识。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便是要求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各自的问题,并共同探索问题,通过合作的力量,最终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师生合作探究、同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在指导时就可以从生活的例子出发,探索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的问题。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组员人数。通常情况下,组员人数过少,交流的信息量就会被压缩;而组员人数过多,成员的参与度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合理的组员人数有利于保障交流的多样性,也能够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中去。其次,教师需要确定合作探究的内容。确定小组交流的主题是合作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合作探究的主题模糊不清,或者主题牵扯范围过大,就会导致合作探究缺乏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教学内容中适宜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激励学生有感而发,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最后,教师需要做好合作探究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滋味,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清晰地认识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展开建立在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因此,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肯定每一个学生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