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快乐游戏与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快乐游戏与应用

【摘要】: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使用生活化、活动化、生态化的教学形式传递语文知识,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便是一种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对学习的恐惧、获得求知的喜悦的教学方法。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使用生活化、活动化、生态化的教学形式传递语文知识,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便是一种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对学习的恐惧、获得求知的喜悦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一)角色扮演,在生活场景中感知语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通过语言文字记录了一定的生活信息和生活感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生活中的各种客观事物,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上,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感知、思考课文内容,体验言语文字隐藏与生活情境中的丰富意蕴。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文时,其中有一个需要重点学习的句子:“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针对这个句子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三个由低至高的理解层次,即初步阅读—想象阅读—演绎阅读。在前两个层次中,学生只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感受句子内容;而在最后一个层次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演绎句子描绘的生活场景,如让学生扮演母亲,将课桌作为缝纫机,让学生弯曲着脊背靠近课桌,眼睛紧盯着课桌上的一处,双手扶着桌面,双脚不停地踩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劳筋苦骨、耳鸣目眩的感觉,从而深切感受到课文中的“母亲”工作时的艰辛与不易,为学生理解接下来主人公向母亲要钱的愧疚之情做铺垫。(www.chuimin.cn)

(二)你追我赶,在竞赛游戏中应用语文

小学生的胜负欲和表现欲都比较强烈,通过竞赛游戏,可以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激发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了一定的生字、词语之后,教师便可在班级组织“作文大赛”,让学生以“生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并且规定学生在写作中尽量多地去运用新学的生字、词语。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作为评委,评奖标准为新学生字、词语的运用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还提升了学生对新学生字、词语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并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游戏教学法中的竞赛游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思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对语文与生活间的联想,最终将语文知识落实于生活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