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与研究

【摘要】:综合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因此口语交际的学习会产生辐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综合发展。最后,口语交际训练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听、说作为口语交际中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都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学生要获得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依靠学校里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能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口语交际不单纯是“语言”问题,而是一个交叉学科,儿童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思维发展等都与语言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根据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儿童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一中介,才能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进行内化。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之中,此时学习、掌握并运用语言工具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语言工具可以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获得大量知识技能,并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其次,口语交际教学是形成和发展儿童语文能力的重要一步。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地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然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重,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要促进儿童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能脱离课程标准的指导。综合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因此口语交际的学习会产生辐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综合发展。

最后,口语交际训练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语言对促进人的智力(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上)发展有重要作用。听、说作为口语交际中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都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儿童认真、细心、用心地听取信息,然后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应答,语言要有条理性、连贯性、准确性,这都考验了儿童思维的敏捷性。(www.chuimin.cn)

(二)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同时,强调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低年级是写话)、综合性学习同等重要,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要求。统编版语文教材首先从编排的位置上彰显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之前的其他版本教材相比,统编版的“口语交际”单独成为一个板块,这样的安排在传递一个信息,即“口语交际”与课文并重,口语交际教学不应该被教学者忽视。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即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小学生已经步入小学接受初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口语交际能力这项现代公民必备技能必须从小抓起。

(三)能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当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日显重要,信息的拥有、交流和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普及、视频对话和远程会议技术的频繁使用,交流与合作成为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交流方式,经常担负着个人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现代人要适应信息时代才能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是否拥有卓越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实力的象征,口才越好的人越有优势,得到的机会就越多。而学生要获得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依靠学校里的口语交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