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目标是说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第四条目标是说要想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并且取得写作教学的进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教学生活化理念强调的是在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结......
2023-11-01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第三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以下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目标的规定。
第一,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第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第三,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第四,修改自己的写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第五,写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写作每学年26次左右。
第一条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写作的价值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不是教师所谓的代表教材与应试的要求。作文不是要学生写,而是学生自己要写,这样学生才不会为了得高分而拔高立意,编造故事。人人写真话,人人诉真情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第二条目标是说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用笔记下来,建立一个生活作文素材库。对第三条目标的解读,可看出语文新课标强调淡化写作文体和降低写作要求、束缚旳意识,同时又很重视写作的过程,重视表达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写作心理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保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激情和冲动。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写作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那些胡编乱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人反感。第四条目标是说要想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并且取得写作教学的进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和评改能力,在写作完成之后可以组成评改小组,组内相互传阅,并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第二步,自己参考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后交给教师。第三步,教师总体评价,挑几篇好的文章和差的文章进行讲评。第五条目标强调作文的效率问题,作文训练不宜多,还要讲究质量,让每一次写作练习都达到一定效果。以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必须提高学生写作的速度。
综合以上分析,写作教学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当作写作的主人,在生活世界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认识生活、表达生活、适应生活的态度,通过写作教学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写作素材积累生活化(www.chuimin.cn)
人们常说生活是个万花筒,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但其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却是单一、纯色的。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端才会流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假丑恶;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就越生动形象;对生活体验越深刻,内心所流露的情感就会越真实感人;对生活积淀得越丰富,就会练就一双热爱生活、描绘生活的慧眼。孩子每天置身于社会之中,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江河湖海、虫鱼鸟兽、街头巷陌、超市公园,加之报纸、电视、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对联以及小品、相声磁带等这些最生动、形象,最有活力的生活素材,都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所有这些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而应该敏锐地将其把握,根据需求加以筛选,为积累写作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平凡的视角写生活中的平凡事;也可以通过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新鲜事,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即写生活中的新鲜事;引导学生把最近发生的新闻时事写进文章,即写生活中的重大事;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产品层出不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时尚事。
(三)教学指导过程生活化
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作文的创作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单纯地讲解写作知识,学生进行作文实践的过程,而是将生活的元素引进课堂,形成了“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写作课堂中引入现实的生活元素,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内容对写作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也可以适当引入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生活实例,不断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所谓情境作文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在保持原有的作文指导教学下,注重将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引入作文教学当中,形成了“用活动教”“用生活教”的作文教学模式。这种以制造生活为手段,以传递写作内容为目的的教学过程,其实质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事、物(如家庭生活、娱乐活动等)搬进课堂,真实地再现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将活动的内容充实到作文当中。其把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全程以学生的体验、思考为核心,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此学生才有感可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话可写。创设情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受到感染,进而有所思、有所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从而解决写作时无话可写的窘境。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这是一个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间接体验生活的教学过程,主要有写听后感和读后感两种方式。在学生体验、感悟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会对材料进行任何分析,主要是凭借学生个人能力,获得对材料的感知。在以上三种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真实地感受到了作文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丰富了自我写作的内容。
当然,将作文看作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势必要颠覆长期以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转而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生活化理念强调的是在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特长,倡导展示学生语文能力的写作。它不是通过硬性规定而实现的,也不是教师和家长所能代替的,它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示其语言、知识储备、生活常识、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可以说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参与、学习、思考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
(四)语言表述个性化
有人说,只要内容好,形式好不好没关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内容跟形式是分不开的,哪里有形式乱七八糟的好内容呢?反过来说,有了好内容,必须用好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好的语言,总是最为真切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源自对事物的细致入微地观察;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观点必定是对生活有了一番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让读者心灵为之震撼、心生感触的语言一定是内心实在体验的真实写照。好的语言,读起来不矫情,让人感觉不浮夸,入情入境,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好的语言,总是充满着智慧。它是作者对具体物象的抽象概括,是作者对现实的辩证思考。这种智慧不仅仅能将抽象奇妙的生活哲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流畅地展现出来,还体现能够用高层次的幽默语言自嘲和戏谑,增添了文章的愉悦性。好的语言,总是具有丰富底蕴的语言。好的语言首先具有雄厚的生活底蕴,能写出这类语言的人必定是一个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对现实生活特别观照的有心人。其次,好的语言也是具备了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它旁征博引,穷通古今,精粹而厚重。最后,好的语言是具备了扎实的文字底蕴的语言,它用词丰富,语意传神,妙语生花,其妙无穷。写作教学生活化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事情和现实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分析,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事件的同时,也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去参观,去春游,去参加游戏活动、辩论、比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为培养个性化语言补充素材。
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研究的文章
第二条目标是说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第四条目标是说要想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并且取得写作教学的进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教学生活化理念强调的是在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结......
2023-11-01
也就是说要建立适合低年级生活化识字教学的评价体系。此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生生活必然是要纳入语文学习评价体系中。评价是本着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所以评价不能脱离学生每日的生活,教师应该发挥生活优势,将评价致力于学生生活之上,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2023-11-01
道德感的培养需要情感体验,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则提供了情感体验的途径。开放性是语文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我们将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相贯通,从人文环境、教学时空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开放。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课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课后组织学生相关实践活动,如去采访环卫工人等活动。......
2023-11-01
(一)走入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改变课内讲解、课内写作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学生生活化写作的第一步是走出教室,走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收集生活材料。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不仅包括走入生活、感受生活、引入生活,还包括对生活的升华。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对生活进行更深入的升华和思考,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作文,更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
2023-11-01
综合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因此口语交际的学习会产生辐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综合发展。最后,口语交际训练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听、说作为口语交际中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都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学生要获得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依靠学校里的口语交际教学。......
2023-11-01
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方面提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2023-11-01
(二)加强教师对写作教学生活化相关理论的学习学者陈慕贞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接受、吸收外来知识,以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开展教研活动和赛课评比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体验一系列有趣的观摩课,能够切身感受到写作教学生活化课堂的魅力,从而易产生教学兴趣,方便形成生活化写作教学惯性。......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