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摘要】:中国近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特色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含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个部分。因此,活教育理论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能够心系社会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对此,陈鹤琴将活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中国近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特色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含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个部分。

(一)活教育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研究者陈鹤琴认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不可离开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需要且有必要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活教育理论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能够心系社会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同时,作为现代中国人,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世界的眼光、合作的态度、创新的能力。

(二)活教育课程论(www.chuimin.cn)

活教育的课程论是以大社会、大自然为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论提出的,陈鹤琴一直反对“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理念,反复强调大社会、大自然便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的接触和观察中获取最直接的经验和知识。对此,陈鹤琴将活教育的课程体系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活教育的课程论并非完全否定了书本的作用,而是强调了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真实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大社会、大自然联系起来,在感受和感悟生活中获得知识。

(三)活教育方法论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方法论强调让学生去做,但这里的“做”并非让学生凭自身意愿、随心所欲地做,而是教师运用方法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在做中发现生活、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凡是学生自身能够做到的,便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学生目前尚未能做到,便组织师生、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在共同“做”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