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研究成果

【摘要】:由此,可以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十个方面。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解释和深层次的剖析。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性。因此,为了提升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就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正是本着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宗旨,从而提升学生生命的层次。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的教学模式,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与时俱进,又富有趣味。由此,可以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生活性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他们的实践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生活经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解释和深层次的剖析。因此,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经验带进课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中提炼相关语文知识和文字信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素养。此外,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用语文视角看待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生活性贯穿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始终,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二)发展性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未完全发育成熟,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与生活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情况,对于小学生敏感、好奇的心理进行细致揣摩,为获取学生的心理认同,它放下了语文学科原有的高姿态,将语文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促使语文变成了学生信手拈来的话题,营造出“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氛围。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化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探寻语文信息,这既符合新课改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独立人格的塑造。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性。

(三)时代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们的生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时代性是语文学科的独有属性,也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特征。在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时代性也有诸多体现,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热点的眼睛,通过生活中的时政热点解读教材,却又不被教材束缚,使小学语文既具有时代性,又不脱离生活。

(四)趣味性

趣味性不仅对语文学科来说很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都至关重要,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与理工科不同,它没有实验课,大部分原理都归属于上层建筑层面。因此,为了提升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就可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化被动为主动,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或者班级辩论等形式,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集思广益,从不同的生活经验当中提炼出共同的语文信息,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有趣,学生的接受度更高。同时,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案例贴近生活,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点生动化,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

(五)关注生命的价值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及实施、评价的层次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这无不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正是本着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宗旨,从而提升学生生命的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生命本身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主动探寻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尊重不同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教师要关注学生当前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生命体验,使其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六)体验性

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想象中或者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唤起学生对事件的关注,让学生从获得具体的表象提升至无形的情感深思。同时,利用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凭借着语言文字去把握文章的脉络,去理解文本的内涵,体验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实践,使其在过程之中直观地感受文本带来的冲击,因而能够身临其境去认识和理解文本。学生凭借着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境遇中去感悟积淀文本,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所积极倡导的一大方式。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一课时,是这样进行导入的:

师:同学们,小时候你们都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让你们至今难以忘怀?(学生热情高涨地分享自己的趣事)

生:我小时候在春节时和妹妹放鞭炮,她点火我拿着鞭炮,但是却忘了丟,结果把手炸冒烟儿了。

师:哇!这么惊险。手没事吧?

生:因为是小鞭炮,所以杀伤力不是很大。

师:是吗?那你挺幸运的!

生:小时候爸爸教我骑自行车,他在后面扶着,我在前面骑,骑着骑着,回头一看,爸爸不见了,摔了一跤。

师:那你最后学会了吗?

生:摔了那一下之后,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师:噢,看来风雨之后见到彩虹啦,摔得挺值。

师:刚刚大家分享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伙伴,一件事情,甚至一张照片,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宝藏。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把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这种以轻松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的方法,很自然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种导入方法充分联系了学生自身不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能与文本内容产生一种共鸣,将自己的经历与文章作者的经历相比较之中,教师有效的引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他们走进文本的兴趣。语文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式教学方式,更多地给予学生主动权,使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语文学习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程度,因此,体验性也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www.chuimin.cn)

(七)自主性

叶圣陶先生说:“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不用教师督促,便能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本身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就很强,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教学中去。此外,教师要在适当引导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等特点,结合相应的语文知识,采取易于小学生接受的生活化教学手段,在注重培养小学生好奇心、积极性和学习信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开放性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设计合理、生动的教学环节,积累引导方式方面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言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才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在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并且将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结合起来。

例如,《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文中有两个角色——青蛙和小鸟,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围绕“天有多大”这一问题,小鸟与青蛙展开争论,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

生:我认为小鸟说的有道理。(大部分学生根据文章提示的内容,都同意小鸟的说法,认为青蛙是无知的,但这位教师留心观察到一位学生满脸疑惑,立即鼓励他表明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青蛙和小鸟说的都有道理,因为青蛙一直坐在井里,它看到的天确实只有这么大,它没机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所以它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这位教师在一开始教学的时候就以一种开放的视角分析文章,不一味地肯定小鸟而不从青蛙的视角思考,认为如果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知。以这种开放的视角进行语文教学,对于以后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是有激发作用的,可以鼓励他们秉持一种质疑精神。

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及性格特征都千差万别,而知识是在融合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此,学生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的理解认识也不尽相同。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加以具体化,这样作品的意义才得以表现。由于读者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对作品的具体化过程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在解读教材内容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开放的眼光去解读文章中的未定点,避免禁锢学生想象的空间,开放性是基于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视角而提出的特性。

(九)完整性

杨再隋在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成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成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成儿童的生命活动,这种教学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生活的完整性,有来自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因此针对语文文本存在的空白点,尊重学生异样的看法,让其能在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适时适地做出相应指导,让其有充分全面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教学《掌声》这篇课文时,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关于“爱”的话题的:

师: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仔细想想哪些小事中蕴含着爱?

生:爱就是借给同学一根铅笔。

生:爱就是帮爸妈洗一次脚。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出示了一张张关于爱的图片,并总结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堂课教师不是空洞地在泛谈爱,而是通过教学渗透出来的,这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

由于传统教学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照顾他人,使得学生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不足,而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是扭转这一局势的最好方式,因为经验的完整性来源于生活的完整性。在这一模式下,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会学习,有利于解放他们的思想,培养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十)民主性

要想提升学生与教师交流与互动的能力并形成有效交流的策略,离不开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体现“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形成“伙伴协作”的学习共同体。

例如,笔者观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执教的《落花生》实录课,一开始孙老师的开场白便是:“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的这节课,孙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孙老师的老师,你们答不答应?答应的请举手。”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亲近,而在这节课中,孙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学习的主人,尊重其主体地位,给他们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语文生活化教学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正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