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光年间塘栖韩应潮筑“蒹葭水榭”。据以可知,韩氏蒹葭水榭建成后,曾向文友征集诗文。超山为屏湖为镜,天然图画难描摹。其族叔韩崇本也有《为琴溪宗侄题蒹葭水榭图》诗:避俗远尘市,忘机订鸥鹭。韩琴溪《蒹葭水榭用徐野君前辈东小湖诗韵》诗:莲花插座妙新裁,良友携樽水榭开。琴溪二兄饯饮于蒹葭水榭,指斯图索题,醉赋二绝以应。在蒹葭水榭中吟诗觞酒,为一时之胜。......
2023-11-01
明代塘栖乡贤沈楠,家有洛诵楼、独可亭园第。
关于沈楠其人,光绪王同《塘栖志》有沈楠传:
沈楠,字汝材,号让亭,居仁和之漳溪里。嘉靖丁酉中式(乡试中举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南昌府推官。四年一裘,三日一肉,出入则妇孺咸指曰:清官,清官。
黄辉撰《孺慕亭记》,花园乡,故称盗薮,役久无功。楠单骑诣贼,贼皆面缚悔罪,愿归农。楠白于上官,尽解纵之,花园以平。事闻朝廷,上赐白金文绮。以宦绩卓异,入为监察御史。
张居正擅权(1573—1583),沈楠(上)疏劾其党殷正茂冒功不法事。又讥弹时政操切,非所以辅少主。居正衔之(存在心里)。会孛流秦分(按:孛,孛星。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占者(占卜者)谓不利于宪使。居正乃谬推(故意)使往,巡按陕西,又迫其程限,令不得归视母。楠触热(冒着炎热)。投故里,仅一登堂,牵母裾,悲不自任。
亟脂车人陕。既至,问民疾苦。而秦案山积,常自叹食少事烦,奈诸葛公何。疏请停延绥入卫公军,减蓟辽苑马牧地,广(扩大)花马池盐课以佐饷。方条上,方略议行之。而其直指秦也限例严,酷暑中南北万里,与日争路。之秦,而暑疾大作,待命耀州,竟卒。
楠性孝友,廉于财,远声利。
妻徐氏早夭,不再娶。有弟终身不离析,尽以先世遗构让弟。
好奖拔士类,有知人鉴。南昌季试所拔之士,如汤显祖,万国钦,皆以文名天下。
年仅四十有二,子四人:朝焕,官参议,有能声;朝煜,举万历三十二(1604)年进士,至广东按察使,以廉善称,转福建布政司参议,中谗去。孙宗墒,字以冲,举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
《浙江通志》则载有:
沈楠(生卒年未详),字汝材,号让亭,明仁和漳溪里(今属余杭塘栖镇)人。
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南昌府推官。有知人之明,好奖掖人才,在南昌主试时,所选拔如汤显祖、万国钦,都以文名天下。生活俭朴,“四年一裘,三日一肉”。外出时,老小都指着称他清官。南昌花园乡旧称盗贼窝,久治无功。楠单骑直入,感之以德,盗贼降服悔罪,愿请归农。楠报请上官,准赦其罪,悉数归乡,花园遂得安宁。皇帝闻知,赐楠白金文绮,以政绩卓异,升任监察御史。
奉旨巡按陕西,冒暑匆忙入陕。甫到,即问民疾苦。时陕西积案如山,自叹“食少事烦,奈诸葛公何!”当即上疏,请停延绥入卫军,减蓟辽苑马牧地,增收花马池盐税以佐军饷。正在待命,终因高温劳累,竟一病不起。年仅四十二岁,子四人:朝焕,官参议,有能声;朝煜,举万历三十二(1604)年进士,至广东按察使,以廉善称,转福建布政司参议,中谗去。孙宗墒,字以冲,举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
沈楠性孝友,廉于财,远声利。
妻徐氏早逝,楠不再娶。有弟终身不离析,尽以先世遗构让弟。
沈楠知贤善任,好奖掖人才。南昌季试所拔擢之士,如汤显祖,万国钦等,皆以文名称誉天下。
沈楠墓在德清乌山。其长子沈朝焕在其墓前建造有一小亭,并请同年好友四川南充人黄辉撰写了《孺墓亭记》:
人之情苟有所至,即身之不必而于其子,以亲之所不忘为己之不忘其亲,此吾友沈伯含氏孺慕之所为作也。伯含之言曰:先侍御公之弃孤也,孤未冠,与诸弟皆孺子,先宜人又早逝。今或梦侍两大人,身犹孺子时也。先侍御司李豫章,四年一裘,三日一肉,出入则妇孺咸指曰清官清官。其直指也,日夜驰归,牵大母裾,悲涕不自任。则又日夜驰之秦,酷暑中南北万里。夫公有大夫非次也。权相江陵籍,弹厥私人,又抗言时政苛娆伤元气。会按秦者,数多奇,乃缪推使往。知公有大夫人在,限例严且不得顾私,故用困公。不得已,与日争路,而秦案山积,常自叹食少事烦,奈诸葛公何。竟用是不起。秦民悲思,士无贤愚共伤之。嗟乎!公之死乎,忠孝也!则亦权相之以也!而墓中石尚未敢言之也。先宜人见背,公尚壮,遂不复娶。每泣谓:孤恨若母,不逮吾禄,安所得一抔佳土而偕之。卒卜吉于德清之乌山。山从天目来,水入于苕,合葬焉。墓前构小亭,岁时凭衣冠上食,孺子慕不能忘也。愿借一言为记。史辉氏曰:夫人有所慕而不伸则怨。北山之怨也,但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耳。借令非次而困之,如侍御公也者,怨又不知何如已。岵屺之陟,念其父母,则又代其父母言之。悲夫!侍御公之代其母夫人言也,将孰为听之也者。今伯含所为慕,岂真一环之为凭欤!唯是公侍乎太夫人之养,而不获终也。挺忠孝。之性,守委蛇之诚,行艰阻之会,卒不能如志,而抱闵以往,此伯含之所在地为慕痛而不能忘者也。公不能自言,微伯含,孰为言之。吾闻天目苕溪间,山水清邵,君子乐而重去之。公之役秦也,顾南鸟,羡东流,郁郁尘氛,形神不属。当是时也,华岳吴山,孰与天目之卷石;黄河清渭,孰与苕溪之勺水乎哉!生死诚有数,亦自有地,独慊慊不获所慕而死耳。使公无死,当丁丑夺情事,必且力为争。不幸未竟而夭,以伯含承其后,方用文学政事显,益光忠孝于天下,使天下咸知侍御公之为可慕也者。斯亭也,人伦将赖焉。岂独为观于沈氏子孙哉。公特祠于秦者二,豫章祀诸名宦,其神气宜无不之,追惟往事,忽忽三十年,冰山颓绝,不直一笑。惟山水故乡之乐,犹必有眷眷乎。临睨者,苏子由所谓嗟平生之所好兮,既死而后能然者也。伯含深于诗者也。吾故以诗人之意为之记。万历癸卯仲夏,西蜀太史氏黄辉记。甲辰孟冬,关西许光祚书,不肖男朝焕勒石。
关于沈楠的生卒年,史书上都语焉不详,但仔细考察,还是可推算出其出生之年的。
《塘栖志》记载沈楠在监察御史任上履行职责,疏劾张居正党羽殷正茂不法事,得罪了张居正,张怀恨在心。当时陕西出现慧孛之星。据明谢肇淛《五杂俎》记载“万历丁丑(1577)十月,异星见西南方,光芒亘天”的天文现象(古人认为“彗、孛、搀抢、荧惑、妖星也”),占卜者预卜此星出现对宪使不利。而张居正非常不合情理地推荐沈楠去巡按陕西,又迫其程限,致沈楠冒着酷暑千里赴陕,从而染上暑疾,高温劳累下,竟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由此,我们可知沈楠是1578年7、8月间逝世于陕西耀州府的,时年仅42岁,那么往上再推42年,可推出沈楠生于1536年。故沈楠之生卒年为1536至1578年。
沈楠有知人之明,好奖掖人才,在南昌主试时,所选拔的如汤显祖、万国钦都以文名称誉天下。
沈楠的子孙都很优秀。长子沈朝焕,字伯含。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工部主事。同年,典试山东。后奉命赴荆南掌关税。转职方员外,升武选郎中,被调知靖州。升四川按察佥事,后转福建布政参议。辞官归里后,未一月而卒。著有《泊如斋全集》。
朝焕之子沈宗高,字以同,号定山。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后参加江南的抗清复明斗争。有《定山奏议》存世。宗高另有《诉衷情近·江行有感》词一首:
露淡霜浓,说是严冬正早。迷离一望丹枫,渐落江皋深草。伴我秋容寂寂,野服疏疏,漫道风光好。孤帆悄。数尽长安春老。而今细想,争似春年少。金尊倒、剑光萧冷,雄心淡落,断篙撑尽,风带孤云绕。
二子沈朝炜,字仲含,13岁补诸生。工诗古文词。遍历燕赵、齐鲁、峨眉、剑阁、三湘、五溪、武夷诸名胜。王家彦谓:“朝炜遇胜必游,游必纪、纪必诗。胸中之趣,能与山川之灵和发。生平惟慕渊明、陈太丘一流人,以自况。”著有《朴堂诗稿》四卷,《游记》六卷、《沈氏韵林》十卷。
三子沈朝煌,字叔含,瑞筠。生而忱静,恒危坐竟日,不见喜愠色。客长安,例人成均。时伯季显达,而孤标自赏。万历年间岁贡,北闱屡踬,就高安县丞,有循声。署邑事,公声载道。寻卒于署,士民痛惜之。所著有《北平诗草》《燕台泳》行世。
四子沈潮烨,字季含。万历癸卯(1603)领北榜。明年,成进士,授工部主事,进员外郎,司九门衢。庚戌,升郎中。中谗去。戊午,起四川参政,备兵渝州,有保障功。天启初,擢江西按察使。逾年,复以广东按察使,出镇雷阳。雷阳陟秋犹瘴,朝华体丰硕,触热抵任。才五日,遽卒。生平历官不附党,亦不斥党,自行其志。筮仕初,李廷机在政府,语人曰:“沈君浑金璞玉,人钦其实,莫能名其器。”其相引重如此。朝烨之子沈宗圻,字平正。万历癸卯(1603)南榜第十九名,父子南北同科中举人。宗圻子钟鹤,贡生,有经世才,隐于唐栖之东小河。
沈楠另有一孙沈宗采是抗清义士,曾在南明鲁王属下任浙西监军道。后鲁王命他丐服(化装乞丐)还浙西,秘密联络当地起义诸旅。他与义军庞元培相约在浙西起义,发兵劫粮。后不幸起兵事败,庞元培被俘,沈宗埰遭清廷通缉。宗埰闻战友罹难,不忍独生,乃徒步至杭州,途中被巡逻的清兵所囚。被俘后,沈宗埰大骂当时清廷委派的浙江巡抚,说:“我等世受(大明)国恩,死即死耳。焉能屈膝为尔等请命哉?”不久沈宗埰在杭州城中被杀,省城上万市民围观相送,无不挥泪称膺。
王同在《唐栖志》沈楠传中评其曰:“让亭诸嗣,可谓贤矣。仲含不仕,叔含官卑,而著作蔚然。伯季则参藩按察,治行卓著。忠廉之报及其子孙,信夫!”
沈楠故居在漳溪之北。其中有涌洛楼、独可亭诸胜。
《唐栖志》载有:“洛诵楼在泉漳北,沈御史第。”
御史第,明御史沈让亭故里,在漳溪之北,与丁氏大人里一溪相望。第宅中有洛诵楼,是让亭御史仰慕东晋名相谢安而建。取《世说》云:谢安好吟咏,士子从学者众,一日从洛城归,时伤风鼻塞,吟声沉浊,士子以为其学得洛诵归,皆仿效之,传为笑话。
沈朝焕有《书楼新成》诗:
夙负凌云志,楼居向欲仙。窗虚新纳月,檐静澹含烟。
榻倚南山上,纶垂漳水边。东阳遗业在,八咏此中传。
黄鹤飘摇驭,登临势可呼。图书藏碧落,几席散江湖。
月冷征鸿近,风和玉笛孤。元龙高百尺,傲骨可能无。
诗中的“东阳”“八咏”是指六朝梁沈约,沈约曾官东阳太守,在婺州(今金华市,梁代东阳郡治所在此)筑“八咏楼”,有《婺州八咏诗》。后人因以“八咏”代称能为诗歌者。因沈氏自称沈约之后,世居塘栖。此处是指沈御史也。
又有《独可亭》,沈朝焕诗:
但洽邱中赏,虚亭自轶尘。笑轻金谷晚,醉失武林春。
鸟坐看移榻,花欹碍着巾。向奇无俗客,君识草玄人。
洛诵楼为沈御史读书楼,独可亭是会客宴饮游观之所,今亦为陈迹矣。
沈宗垓《冬夜同祖望洛诵楼清话》:
岁序石火移,薄寒中肌骨。梧轩咽商风,萝月博香雪。
故人谢明河,飞船下少室。来此叙寒温,洛诵相遥集。
感慨山河迁,谈麈握霏屑。愤唾温峤居,密谛陶公宅。
作赋拟文通,称诗媲高适。义已薄星雯,志不掩名迹。
鄙人缅冲怀,心趣悉相敌。醉菊酿秋英,鸣禽比双翼。
上征负苍云,下潜逾白石。幽通众妙音,玄中订莫逆。
沈朝焕《独可亭和林若抚韵》:
但洽丘中赏,虚亭自轶尘。笑轻金谷晚,醉失武林春。
鸟坐看移榻,花欹碍着巾。问奇无俗客,君识草玄人。
可惜仅一传以后,带有园亭胜景、花园书楼的沈御史第宅园林与丁养浩家的景微堂一起,在明末被乱兵荡为废墟。
塘栖沈氏是南朝沈约之后。据《塘栖志》载:漳溪沈家先世为钱塘人,约在明朝永乐年间钱塘沈彦良入赘泉漳丁家,与丁养浩祖父的姐姐结为连理。
彦良生子沈以常、沈大广。以常生子沈贞,号竹南。大广生子沈元吉。三代皆不仕。
元吉之子沈文炳,正德乙亥(1515)59岁,贡春官试,朝廷授繁昌司训(县学教官“教谕”的别称)。沈楠应是沈文炳的侄孙。
沈楠长子诗人沈朝焕曾官福建参政。
明末塘栖诗人沈淇芳(椒羽)的《十子咏》写了从明正德至万历间塘栖镇的十位著名人物,其中吟咏的第三位即为沈朝焕。他写道:“吾宗老诗客,事之当铸金。苦调挟孤韵,抗世而沉吟。篇章既磊落,出处亦嵌岑。吁嗟蜀道难,伟绩诚所钦。倾囊出著作,使我聆清音。山川虽幽眇,多为奇者寻。尘想忽焉舍,刻烛洗芳斟”。并在诗后注曰:“右家大参朝焕,号太元,万历甲辰进士,吾宗之雄于诗文者。有《泊如斋集》。官剑南兵备,政绩甚善,备《家传》中。”(www.chuimin.cn)
对沈朝焕其人其事,《唐栖志》卷十一上《人物四·耆旧》中载有:
沈朝焕,字伯含,(沈)楠之子,仁和人。万历壬辰(1592)进士,授工部主事。会大内灾,两宫毁。大臣目炅眙无措,朝焕议撤会极门,断火势,火息。上以为能,赐金异数。秋典试山东,所拔皆知名士。当时海内晏嬉,非独人不知兵,即言兵者,骇叱不祥。惟朝焕怵然隐忧。市为下策。而终之以练土著、垦屯田、重武科、用反间。疏入不报。寻命榷关荆南,苛细悉捐,民困大苏。
转职方员外(兵部),升武选郎中。谢绝权贵,钳勒豪吏,积弊肃清。
然终虑承平久,文恬武熙,尤宜清查。条上四事:一京营将士宜练;一辽左军饷宜核;一武臣世爵宜叙:一秦晋乱萌宜防。时天子方御北台,读朝焕疏,为中罢。会有锦衣陈某,以戚畹陈乞,欲并军功橐黄金为寿。朝焕挥去,坚持不可。忽传中旨,陈某准升三级与世爵。时夜半,中官督促取覆。朝焕具疏参劾,事遂寝。诸不便之者,中以考功法,调外知靖州(湖南)。靖俗尚巫鬼,朝焕以礼义教化之,期年大治。
历升四川按察佥事。蜀方治兵,平建猓藩臬员缺,身佩六符,尝督饷务。设五运法,令兵在越隽者,北就食镇,西南就食冕山。乃大将刘铤受游击戈仁躬贿,别计峨眉进兵,以挠运议。朝焕镇冕山之饷渐集,复勒回之,取径猡狈,是舍夷取棘也。于是卧坚促出师,身督冕山。兵据桐槽要害,大将分兵出略,宁番破昌木地等营,猓始息鼠遁。然军中犹持雕剿之说,朝焕曰:兵在安民。今第镇兵清屯,额画疆而郡邑之,此百世之利也。中丞悟,而止蜀用兵不毒,皆朝焕之赐。转福建布政参议,致仕归。未一月,而卒。
朝焕尝留心边计,深谙用兵。尤长于诗文,所著有《泊如斋全集》,卓然称一代作者。
沈朝焕著有《泊如斋全集》,又称《沈伯含集》。其中,《马曹稿》14卷、《马曹续稿》1卷、《钟陵草》11卷、《息初稿》12卷、《劳人草》11卷、《渠阳小草》12卷、《入蜀诗》11卷、《和陶诗》11卷,著述颇丰。
沈朝焕入仕后,与国子监博士、泰州学派一代宗师、中古自由学派鼻祖的思想家李贽交往颇深。另他与陶望龄、汤显祖、“公安三袁”之袁宏道等进步官员交谊笃厚,志同道合,并深受影响。
万历二十九年(1550),沈朝焕在兵部职方司任上,对当时明军实行的“班军制”提出改革建议。《嘉靖青州府志卷十一·兵防》载:“兵部职方主事沈朝焕给班军饷,见班军皆雇用乞丐充额,建议废班军,征银贮库,有警招募,终不了了之。既然通过正常渠道难以顺利解决,班军将领又畏惧因士卒失期逃亡而被治罪,便私自募人代役。闻之近年京操称能办者,至京师往往借贷,招募壮勇,大补班军亏欠之数,尽额补给赴工,比其返也,查扣在卫月粮赔补。”
《明史·兵志》载有:“职方主事沈朝焕给班军饷,皆慵诸丐,因言:‘班军本处有大粮,到京有行粮,又有盐斤银,所费十余万金,今皆虚冒。请解大粮贮库,有警可招募,有工可雇役。’部议请先申饬,俟大工竣行之。是时专以班军为役夫,番上初意尽失矣。”
万历二十九年,职方司主事沈朝焕再次提议,将京操军折班纳银,以备充役,他说:“(京操军上班之际)雇募乞丐,临时应点,每岁约费十万余金,班军既为虚名,军粮皆成浪费,不如将各卫大粮该轮班上操之时赉解贮库,遇有缓急,可以招募壮丁,设遇大工,即可雇募夫役,部议以为此拨本塞源之论,今工役浩繁,需军颇众,先行申饬,俟大工完日施行。”虽然京操之弊昭然若揭,但兵部仍虚应具文而不愿采纳。
《议处京操班军》中的建议是关系国计民生,切中时弊的。
沈朝焕在任工部都水职方司主事时对津京地区的水利屯垦都十分关心,上疏建议朝廷开垦濒海荒芜土地。
清《西北水利》载有丁酉之冬,万邱泽(字世德)开府天津,建议兴水利。工部都水主事沈朝焕继之,上并下户部覆奏。
世德言天津濒海荒芜地土,俱可屯粮,宜设法召集开垦;朝焕言天津南连静海,北距直沽,尽属膏腴,可以开垦。
沈朝焕为官之余喜爱作诗,在万历朝颇为引人瞩目。1616年去世时,董其昌为其撰写墓表,称他“少而称诗,垂老不倦”。生前更是得到前辈、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利瓦伊桢以及同辈大学者、万历十七年进士陶望龄的高度赞扬。
《唐栖志》上有其写的《唐栖晓望》:
市门通水色,海气荡朝云。
渡口乱人语,沙头起雁群。
晴霞暖红树,湛露滴寒芬。
栉沐舟中早,渔歌一夜闻。
《栖里景物略》有沈朝焕写的《芳杜洲听雨因赠仲昌》:
壑净秋初敛,风惊叶乍黄。
雨声沉午色,山意动寒香。
石滑妨游屐,云流溅客裳。
墨卿新搦管,濡墨写林光。
在任四川按察佥事,乘船入川途经夔门时曾写下《滟滪堆》:
十二巫山对楚台,雪消春色满江来。
一种相思流不去,好似瞿塘滟堆。
除此之外,朝鲜古籍《大东野乘》,也记载了万历年间朝鲜卫国战争期间沈朝焕写赠予经略的《拟东征凯歌诗八首》。
蜃压鲸飞血战场,干戈百万度辽阳。
双虹夜照妖氛静,沧海新回赤日光。
周箕封国古诸侯,恢复山河属壮猷。
大将九关驱虎豹,中原万骑控骅骝。
分飞赤羽报丹墀,八都金隽供六师。
行长争来窥虎步,夷王亲自拜龙旗。
蹀马吹尘汉将雄,官军齐上牡丹峰。
封琼作观标铜柱,东海洋洋览大风。
鸭绿江深夜洗兵,汉家刁斗傍苫城。
夷波惨淡无娇色,天子分付在玉京。
日落红旗紫气昏,腰金拖玉满辕门。
全军电扫边风逐,列檄雄飞海日吞。
夷方斥堠尽歌谣,说士无言战士消。
更遣东威严此伐,双擎日月向南朝。
鹊印高悬度隼旃,宣威不遣尉陀书。
全罗庆尚吁长策,万岁要荒拱帝居。
该书又记载:“太玄沈朝焕闻东事,作二律叹之。”
其一曰:
闻说辽阳戍。羁危血战多。虏营分鸟阵。汉卒偃鲸波。
入阻鞱铃秘。飞书道路讹。将军自辛苦。说舌竟如何。
其二曰:
伏羌图未上,谤箧总堪疑。失马宁非福,封侯数不奇。
国脂流海甸,战骨惨江垂。多少经纶事,空谈漫欲持。
上述诗歌歌颂了明军在朝鲜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真实地记录了中朝两国同仇敌忾,终于战胜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场景。
沈朝焕对书画艺术也颇有研究。明代顾炳所辑《顾氏画谱》中,有一则沈朝焕题戴进画画跋的记载:“吴中以诗字装点画品,务以清丽媚人,而不臻古妙。至姗笑戴文进诸群为浙气。”这说明他对明代以来的浙派和吴门画派绘画不是一味褒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一位有眼力有心性的文人。
沈朝焕对戏曲,亦有研究。好友袁宏道曾与其讨论过湖北清戏[1]的渊源问题。史料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自北京写给时在荆南办理荆关抽分税而居沙市的友人沈朝焕的信中说:“南郡地暖,以使君之尊临之,如居第六天中,然在兄丈亦有小苦。江水虽浩莽,殊无意致……一苦也。民俗朴鄙,酒甜而浊,酸涩之态,见于筵宴,二苦也。歌儿皆青阳过江,字眼既讹,音复乾硬,三苦也。”并在信中与沈朝焕讨论当时在湖北流行的清戏,沈朝焕认为清戏并非直接由弋腔演变而成,其前身为出自弋腔的青阳腔。青阳腔于晚明传入湖北,经流变而成清戏。
关于沈朝焕的生卒年,根据清代《浙江通志》载:沈朝焕万历丙辰年(1616)辞官归里后,未一月而卒,生年54岁推算,沈朝焕出生于明嘉靖壬戌年(1562)。故其生卒年为1562至1616年。
沈朝焕虽只活了50多岁,但他为官有政声,为文多才情,留下了许多文化财富,是值得家乡后人景仰的。
[1] 清戏,也叫“湖北高腔”,戏曲剧种。曾流行于湖北黄州(府治今黄冈)、汉阳(府治今武汉汉阳)、德安(今安陆)、襄阳(府治今襄樊)等五府的二十五县。系青阳腔,于晚明传入湖北,流变而成清戏。清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有所介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清戏艺人黄烈山、孙若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惨遭杀害,麻城最后一个著名班社“鸿福祥班”也随之解散。解放前已绝迹于舞台。解放后进行了挖掘,声腔由楚剧吸收。
有关寻踪塘栖古园林的文章
清代道光年间塘栖韩应潮筑“蒹葭水榭”。据以可知,韩氏蒹葭水榭建成后,曾向文友征集诗文。超山为屏湖为镜,天然图画难描摹。其族叔韩崇本也有《为琴溪宗侄题蒹葭水榭图》诗:避俗远尘市,忘机订鸥鹭。韩琴溪《蒹葭水榭用徐野君前辈东小湖诗韵》诗:莲花插座妙新裁,良友携樽水榭开。琴溪二兄饯饮于蒹葭水榭,指斯图索题,醉赋二绝以应。在蒹葭水榭中吟诗觞酒,为一时之胜。......
2023-11-01
20世纪30年代塘栖界河图清代康熙间,塘栖有名士宋琦,王同《唐栖志》有其传。宋受谷居界河云深草堂,堂内有橘颂轩,面山环水,古木交荫。宋氏为栖水望族,其族自宋末元初即已迁居塘栖。烛跋更阑人未静,烟云落纸为余留。篱外屐因寻菊至,邻家船为采菱开。此外,李邺嗣《杲堂诗文集·杲堂文续钞》卷四载有《宋母某太夫人五十序》一文,这是一篇为塘栖宋受谷母亲50寿诞所写的寿序。从以上记录“云深草堂......
2023-11-01
文中所述“樾馆之书,竹里之著述”正是指吕氏樾馆藏书楼及卓尔康在界河村竹里馆之著作。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诗文和典籍中的零星记载,试着来寻找塘栖吕氏和吕园的有关史迹和故事。塘栖吕氏始祖吕义,字仲伯,号东谷,明初官修职郎。吕义逝世后,当时统领东南军政,被朱元璋封为信国公的汤和为他书写了墓碑。镇志称其是“吕氏之豪杰士”。......
2023-11-01
明代塘栖学人卓入斋倾慕这千古绝唱,将自己的读书、藏书、著述的别墅园亭取名为“水一方”。水一方是塘栖卓摢(hù)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的别业,并曾颜其读书的草堂曰“传经”。明崇祯十一年逝世于南京,享年52岁。据此可推知,万历三十九年卓摢年已45岁左右。此后,直至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历时9年方才回到塘栖,此时长子珂月已是15岁的翩翩少年了,与父亲聚首,读书于水一方中。......
2023-11-01
在今天的塘栖公园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土墩,其西向一侧竖立着一块一米多高、西洋方尖式的墓碑,这正是民国年间塘栖镇长为纪念先贤而集资建立的元处士陈伯通之遗阡。以上诸事都获社会好评,劳勤余遂成为塘栖名绅。塘栖公园这块元处士陈伯通遗阡碑,史料没有记载。其中福王庄花园应是如今塘栖镇广济大街以西、墨鸭埭路以北、运河以南、圆满桥港以东这一片区域。......
2023-11-01
明代塘栖别墅园亭中有“南楼”“柳堂”“鹤隐楼”园第,其主人为镇上望族胡家。可证明胡心得在福建任职时的活动。塘栖历史上,明代官至巡抚的有二人,胡心得和钟化民,两人逝世后都赠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经巡按御史吴楷告变,万历皇帝命鄂境严兵戒备,防止击杀大臣的罪犯外逃。闹事诸人自忖难和官军抗衡,事态始未扩大。凶犯和带头“劫杠”者因而落入法网。事件平息后,胡心得又提出建议分别处置,不可滥杀无辜。......
2023-11-01
砚祥的次子褒仲入赘于塘栖沈洪芳家,遂寓居塘栖。历史上塘栖镇南的那一片清碧的湖水,因其东西宽南北窄,绵延横陈在镇子前面,故里人形象地称其为横潭。翻阅塘栖的几本旧志,便能串连起横潭草堂的兴衰史。他又喜爱著述,撰写成《栖里景物略》十二卷、《神仙通记》百卷,还汇辑成《横潭草堂诗》《遂初草堂集》传于后世。张半庵在碧波荡漾、景色清旷的横潭东侧建造了横潭草堂和卧痴楼园第别业。......
2023-11-01
清代乾隆年间,塘栖镇东里仁桥北侧有牧牛村舍园林别业,园中有小山堂诸胜。著《牧牛村舍集》《学古集》。其《茗香诗论》,已刊入《知不足斋丛书》。诗画名应满,神仙路已通。有一天,是月明之夜,才华横溢又风流不羁的宋茗香饮酒大醉,不觉诗兴大发,欲仿效李太白醉捞明月故事,在昭庆寺前放生池中捞那水中之月,不慎堕入寺前水池之中,溺水身亡。据此可知,宋大樽是死于意外事故的。家人将其葬在塘北落瓜树桠埭。......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