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塘栖界河图清代康熙间,塘栖有名士宋琦,王同《唐栖志》有其传。宋受谷居界河云深草堂,堂内有橘颂轩,面山环水,古木交荫。宋氏为栖水望族,其族自宋末元初即已迁居塘栖。烛跋更阑人未静,烟云落纸为余留。篱外屐因寻菊至,邻家船为采菱开。此外,李邺嗣《杲堂诗文集·杲堂文续钞》卷四载有《宋母某太夫人五十序》一文,这是一篇为塘栖宋受谷母亲50寿诞所写的寿序。从以上记录“云深草堂......
2023-11-01
明代洪武年间,任广西藤县令的平显,字仲微,号松雨,是塘栖西乡东塘人。光绪《唐栖志》卷十一《人物四·耆旧》一章载有:“平显,字仲微,仁和人。博学多闻,风流蕴藉。诗文皆有典则,书法深稳可尚。洪武间,应孝悌力田,官广西藤县令……”
据史料记载,平显祖居在钱塘横里。而横里是个古地名,如今大多数人已不知道其具体位置。
清代钱塘人厉鹗《舟过横里,怀平松雨先生故居并序》曰:
(平显)故居在北关外之横里,地有仲墅、洛山,水名十二里漾。《松雨轩集》中有句云:‘万顷水云横里北,百年邱陇洛山阳。’又云:‘藕花官漾十二里,桑荫邻村数百家。’又云:‘洛山茶笋梦依依’‘水竹空思仲墅村。’至今过之风景宛然,惜乎先生之不能终老于是也。
关于横里,《唐栖志》载有:“独山之北有横里村,村人以梅畦为田,花时一望如雪。清乾隆间进士,塘栖人周天度游独山时也有诗:‘试上独山山顶望,村村香雪压檐齐。’并注云:近日横里独山村人,以种梅为业,花开,弥覆十余里。”
以上诗文中提到的横里,在沾桥独山之北,今崇贤镇龙旋村、鸭兰村一带。
又,横里为一山水俱佳、物产富饶、士民乐游之地。明嘉隆间薛章宪《吴越行窝志》曰:“横里,去城一舍(按:古之一舍等于三十华里)而近,衡(横)六里有奇,纵二十里有奇,绵亘迤逦多陂泽、渠塘,平陆才十之二。居民植藕芡为生,收其入反出禾麦上,直亦再倍于平壤。夏秋之交,弥望皆织文绣缎。人人刺艇子出入其间,扣舷鼓柑,歌呼相答,不自意为人间世也。”
此段文字更明确指出:横里距杭州城15公里,正是地图上杭州武林门至独山的直线距离。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10公里。如此,其四至范围,应以独山为中心,东至皋亭山脚,西至栅庄桥东陈家角左近,南至独山,北至宏畔马家墩这一区域。平显老家东塘仲墅(今平宅村)正处在十二里漾北侧,古称横里的范围之内。
而沾桥、横泾桥西那一带宽阔的运河水面,正是平显诗中的“藕花官漾”,此一片水面河道开阔,最宽处有250米,平均河宽达200米,古称十二里漾,是元末张士诚新开运河以前即已形成的古老水体,根据诗作,明代的十二里漾中,与到处是藕塘莲田的沾桥三家村一样,官河两侧曾种植过大片莲藕,故被称做“藕花官漾”。
再说仲墅,《唐栖志》名贤故里记载:“藤县平仲微故里在仲墅,旧有水竹居。仲微谪云南,永乐丙戌归老焉。”
《唐栖志》又记载:“仲墅之名起始于南宋,相传宋时,有仲氏兄弟素雄于资,开市于此,贸易成集。因方腊之乱,有部将某屯军于附近‘洛山’,索饷于仲氏,仲不答应,遂统兵剿之,无噍类(按:噍类指活人,指没有一个人生存)。惟一老妪抱一襁褓子,遁之所得免。寇平后,仲氏舍宅为道院,名曰‘真福宫’。”这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事。
运河十二里漾河段
明代永乐三年,仁和知县彭奎在杭州城郊建四座预备仓,其中之一即建在仲墅。明末塘栖丁子建有《栖里三十二咏·仲墅》诗:
两朝廛市闹如雷,冷艳余葩行路猜。
堪笑豪华伴食相,桥边珠玉已无灰。
直至清代末年,此地还留存有“桥澜水栅,仍然有故墟之遗迹”。
关于仲墅在今天的哪里,以前一直困惑着我,写此文之前我一直以为东塘街西面,即如今的顿力公司老厂区一带是仲墅村。朋友施建华老师说,平宅才是古仲墅,东塘街西的仲墅与平显诗中的仲墅风马牛不相及也。
平宅村位于东塘东南面,大运河三家村段西岸。从西面东苕溪入奉口闸蜿蜒流来的獐山港,在东塘街西分流,其主流往东,穿过东塘集镇流经武林头汇入大运河;其支流则往东南方,流经葛仙桥下,经水波浩渺的官塘漾至平宅村西侧胜利港,再往东南里许,在运河三家村河段汇入京杭大运河十二里漾。
故而平显“水竹空思仲墅村”是直白地道出了故宅在仲墅,家中有楼水竹居。据此可知如今的仁和东塘平宅村(此村旧名仲墅),就是平显故里。
平宅是如今东塘一带平姓后裔聚居地。平宅村东南不远处即是运河十二里漾。由于水面宽阔,古人在河漾中植莲种藕,每至夏日,那碧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美景应是在平显心中刻下深深印记的。故乡的秀水美地、鱼米之乡,让远在万里云南的诗人魂牵梦萦,他的诗中更是常以深情之笔多次提及家乡地名景物。(www.chuimin.cn)
今日平宅村
关于平显生平,景泰元年为《松雨轩诗集》写序的云南按察使柯暹在诗集序文中已作交代:“松雨平先生诗文灿然,理气之作也。翰林修撰张宗海以司马子长许之。先生家于浙西之钱塘,为令簿于广西之藤邑,永淳谪于滇南……”“先生始由孝弟力田,见知于方岳,膺荐而起。乃不能行于一令一簿,夫岂真有所不能?盖以直道事人,鲜有不三黜者。然终有所遇,其来滇南而非其所挟也,定远忠敬王时为西平侯,总兵滇南,礼贤不苟,惟遇先生为特隆。复请诸朝延于西塾,王之西塾图书山积,先生安之于此,益可见先生能于理处进退自如,故其气亦不少馁,而所作之可传也。久矣,子叔蕃复登黔国西席……”《塘栖志》引《两浙名贤录》和《厉樊榭山房集》记载:“平显,字仲微,杭州人。洪武间应孝弟,力田。为广西藤县令,寻降主簿。谪戍云南。显溯长江,经洞庭,道夜郎,其为诗歌,怪变豪放,得远游之助……西平侯沐英请于朝,除伍籍,为塾宾。著有《松雨轩集》。”
平显贬谪滇南时间在洪武十八年前后,居滇20年,于永乐丙戌即永乐四年东归故土。
出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平显将在云南昆明的居所命名为“思仲楼”。虽远在万里云南,但空间的距离隔不断亲情和对故土的思恋。那远隔关山的故乡仲墅村,反而更令他日夜思念。“四十余年故里违,洛山茶笋梦依依”“水竹空思仲墅村”“老骨一函随所寓,底须惆怅洛山坟”,故乡成为了远离故土的游子内心深处最执着的情感归宿。
平显东归之后又赴京师(南京)任校职,其间曾归乡祭祖洒扫。这在他的《松隐记》中有叙记:永乐四年归乡,与故人张景祥相契,永乐五年人日“赋诗为别。越明年,走书京师,征辞以志”,记末署“戊子岁清明日松雨老人平仲微书”,据此,平显是永乐五年年初辞家就南京赴任的。
根据平显所作诗文,平显东归之后,至少度过了30余年人间岁月,其在思念滇中友人的《题朱寅仲画诗》中有“不见故人三十年,死生契阔竟茫然”,在寄徐宗文诗中有“不见二令三十年,人生几何成白颠。寻常一水尚如此,南北万里宜其然”,《题扇寄滇南诸友之四》中有“三十年前滇海夜,扁舟吹笛望星河”,《松隐记》中更有“老夫漂泊西南陬,倏焉为别三十秋”等诗文可以为证。
史籍记载:平显的性格“盖以直道事人”,可知其为官有准则,不会逢迎拍马,不搞拉帮结派,故为上司所不喜。因此,虽有才能而不受重用。但他博学多闻,风流蕴藉,诗文皆有典则,书法深稳可尚。著有《松雨轩集》传世。清阮芸台《研经室外集》评论其:“足半天下,有似于司马子长,学博而行峻,直道而屈身,寓喜怒哀乐于诗文。今观其诗及风土之同异,道途之诡塞,以及友朋之离合悉见于篇,盖得于远游之助为多尔。”
他谪戍云南后受当时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后封黔宁王)重视,沐英慧眼识英才,对平显的人品才学十分看重,礼遇特隆。报请朝廷,延聘平显于王府西塾。当年王府中藏书丰富,平显安处于王府之中,教书以外,又读了许多书,交了许多朋友,写了许多诗。
平显在云南20余年,有许多好朋友。东归家乡后,虽远隔万里之遥,仍常与朋友书信往来,诗书唱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年春天他曾给云南友人寄去家乡著名的径山茶,并写下了《寄径山茶》诗,诗曰:
凌霄峰头生紫烟,不独能悟老僧禅。
清兴未减陆鸿渐,枯肠可搜卢玉川。
胚胎元气松风里,采撷灵芽谷雨前。
寄远幸凭金马使,封题求试碧鸡泉。
此诗中“凌霄峰”是径山主峰,而“金马”“碧鸡”则是云南昆明有名的地名。当年的云南军政衙门即在今天“金马碧鸡坊”左近。因了平显寄赠的茶叶,余杭名茶“径山茶”由此飘香于关山万里的彩云之南。而流传至今的这首《寄径山茶》诗,亦证明了“径山茶”在600多年前的明初即已是闻名全国的知名茶叶了。
平显书法
关于平显的生卒年,所见典籍上均无明确记载,我们只能根据他诗集中反映出的信息给予分析判断。
平显的《松雨轩集》中有一首“七十岁”诗。
平显是洪武十八年(1385)谪戍云南的,在云南待了20余年,永乐四年(1406)东归故乡。此后,他又去京城任校职,再后来致仕归隐,其间又度过了30余年岁月,时间已是明正统元年(1436)。再分析平显因“孝弟力田”被荐出任广西藤县县令时的年纪应不会晚于30岁,据此分析平显应出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左右,至明正统初年仍在人世,故其生年应在80岁以上。推断其生卒年为1355至1436年,是得享高寿的。
平显逝世后,子孙将其安葬在洛山柴婆岭。这在光绪《唐栖志》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有关寻踪塘栖古园林的文章
20世纪30年代塘栖界河图清代康熙间,塘栖有名士宋琦,王同《唐栖志》有其传。宋受谷居界河云深草堂,堂内有橘颂轩,面山环水,古木交荫。宋氏为栖水望族,其族自宋末元初即已迁居塘栖。烛跋更阑人未静,烟云落纸为余留。篱外屐因寻菊至,邻家船为采菱开。此外,李邺嗣《杲堂诗文集·杲堂文续钞》卷四载有《宋母某太夫人五十序》一文,这是一篇为塘栖宋受谷母亲50寿诞所写的寿序。从以上记录“云深草堂......
2023-11-01
清代道光年间塘栖韩应潮筑“蒹葭水榭”。据以可知,韩氏蒹葭水榭建成后,曾向文友征集诗文。超山为屏湖为镜,天然图画难描摹。其族叔韩崇本也有《为琴溪宗侄题蒹葭水榭图》诗:避俗远尘市,忘机订鸥鹭。韩琴溪《蒹葭水榭用徐野君前辈东小湖诗韵》诗:莲花插座妙新裁,良友携樽水榭开。琴溪二兄饯饮于蒹葭水榭,指斯图索题,醉赋二绝以应。在蒹葭水榭中吟诗觞酒,为一时之胜。......
2023-11-01
文中所述“樾馆之书,竹里之著述”正是指吕氏樾馆藏书楼及卓尔康在界河村竹里馆之著作。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诗文和典籍中的零星记载,试着来寻找塘栖吕氏和吕园的有关史迹和故事。塘栖吕氏始祖吕义,字仲伯,号东谷,明初官修职郎。吕义逝世后,当时统领东南军政,被朱元璋封为信国公的汤和为他书写了墓碑。镇志称其是“吕氏之豪杰士”。......
2023-11-01
明代塘栖别墅园亭中有“南楼”“柳堂”“鹤隐楼”园第,其主人为镇上望族胡家。可证明胡心得在福建任职时的活动。塘栖历史上,明代官至巡抚的有二人,胡心得和钟化民,两人逝世后都赠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经巡按御史吴楷告变,万历皇帝命鄂境严兵戒备,防止击杀大臣的罪犯外逃。闹事诸人自忖难和官军抗衡,事态始未扩大。凶犯和带头“劫杠”者因而落入法网。事件平息后,胡心得又提出建议分别处置,不可滥杀无辜。......
2023-11-01
所居别墅曰“一曲水”,在王庄基,为范氏旧圃。)所以位于福王庄基的一曲水园林正是在今天的塘栖中学范围之内。此段按语是《唐栖志》作者王同所注,说明绿野庵与陆鸣皋读书处陆庵是在同一处地方,据此可知一曲园的大祗位置应在王庄基北侧。据此可知,康熙廿六年春天,年已69岁的造园大师张熊在塘栖改建了卓次厚的传经堂和陆鸣皋的一曲水,又建造了金张之弟金子尤的一处园子,使这些别墅园亭成为吸引文人雅士诗酒高会的名园精舍。......
2023-11-01
崧斋系卓明卿时所建,后为其第二子卓尔昌(字仲期)之别业。翁绍欣其人事迹不详,卓方水即卓回,他是卓尔昌之子,卓明卿之孙,明末清初塘栖人,祖上卓贤创下的家业,东园属于卓明卿一房的部分,被他卖给了邻人吴家。莫道闻歌人不见,荷花深处荡舟来。......
2023-11-01
在今天的塘栖公园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土墩,其西向一侧竖立着一块一米多高、西洋方尖式的墓碑,这正是民国年间塘栖镇长为纪念先贤而集资建立的元处士陈伯通之遗阡。以上诸事都获社会好评,劳勤余遂成为塘栖名绅。塘栖公园这块元处士陈伯通遗阡碑,史料没有记载。其中福王庄花园应是如今塘栖镇广济大街以西、墨鸭埭路以北、运河以南、圆满桥港以东这一片区域。......
2023-11-01
史载清代塘栖曾有半亩园别墅。半亩园,在西小河南垞。半亩园是里人邵鹤亭所构,园中有玉玲珑馆,面山环水,尝为陈鸣远寓居,抟制砂壶,名重一时。故半亩园、玉玲珑馆主人应是鹤田邵翼云。半亩小园足安乐,梅花香里赋归舟。此诗中的康节应是指栖水明贤邵锐,邵棠自称是“康节支苗”,证实了半亩园邵氏正是邵锐后人。半亩园已属前尘往事,仅留存在家乡的志书中了。......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