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寻踪塘栖古园林-邵氏半亩园

寻踪塘栖古园林-邵氏半亩园

【摘要】:史载清代塘栖曾有半亩园别墅。半亩园,在西小河南垞。半亩园是里人邵鹤亭所构,园中有玉玲珑馆,面山环水,尝为陈鸣远寓居,抟制砂壶,名重一时。故半亩园、玉玲珑馆主人应是鹤田邵翼云。半亩小园足安乐,梅花香里赋归舟。此诗中的康节应是指栖水明贤邵锐,邵棠自称是“康节支苗”,证实了半亩园邵氏正是邵锐后人。半亩园已属前尘往事,仅留存在家乡的志书中了。

史载清代塘栖曾有半亩园别墅

半亩园,在西小河南垞。南垞的“垞”是指土墩、土阜。《全唐诗》中载有王维的《南垞》诗: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半亩园是里人邵鹤亭所构,园中有玉玲珑馆,面山环水,尝为陈鸣远寓居,抟制砂壶,名重一时。

关于此园主人,塘栖邵姓明代有邵锐一门。至清康熙年间有邵九皋,字翼云,号鹤田,他是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副贡生,而《仁和县志》则将其列入“例贡”,任常山县学训导,著述有《寓斋偶存》。志书介绍:“鹤田家栖水,性耽经史,喜振拔孤寒。从健庵、匠门两先生游,所交皆当时名宦。”(《杭郡诗辑·小传》)

塘栖志书人物传记中无邵鹤亭其人,根据清初紫砂大师陈鸣远在塘栖的活动轨迹以及金介山《介老编年诗抄》中的有关诗文,分析邵鹤亭应为邵鹤田。故半亩园、玉玲珑馆主人应是鹤田邵翼云。

邵翼云后嗣邵棠有《过中州会城·忆家园偶吟》诗:

艮岳初成四境摇,烽烟从此焰难消。

旧京恢复浑闲事,自有西湖伴寂寥。

洛阳从古号中州,康节支苗我独留。

半亩小园足安乐,梅花香里赋归舟。

此诗中的康节应是指栖水明贤邵锐,邵棠自称是“康节支苗”,证实了半亩园邵氏正是邵锐后人。(www.chuimin.cn)

《唐栖志》卷八《人物一·选举表》中有徐邵棠,字思周,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

清代晚期的孙人凤亦写有《半亩园赠沈一秋绘士》诗:

小住栖乡阅一年,山光水色入春妍。

思砭俗耳听鹂去,别有闲情访客眠。

盆内种兰堪作友,壁间横笛望如仙。

君家自擅长洲笔,邛壑填胸步石田。

孙人凤,字翔伯。《唐栖志》卷十九《诗纪》中录有其五首诗,其中《秋风送凉,暑气如涤,往来唐栖道中,即景成六绝句》有“碧天桥上碧天清,准拟中秋步月明。只恐渡船晚归去(余住余桥内,进出必须一渡,晚不及),商量一榻卧先生”句。又有《迁栖水》诗:“儿女姻缘休戚同,廿年情好各称翁(余与芸甫因友及亲,最笃)。春风杨柳余桥过,悔不移家二月中(被乱前四日,芸甫以两浆前来,劝余乡居)。”从以上诗词中可知孙人凤与塘栖友人芸甫联姻,咸丰年间曾从杭城迁居塘栖。

但塘栖志书中无孙人凤传记,而被他赠诗的沈一秋,即晚清塘栖道士画家沈澄,字乙秋、一秋,号白华山人。根据他与沈一秋过从及有关资料记载,此孙人凤应是同光年间杭州城里的名塾师,其子即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内阁学士、户部侍郎的孙诒经。其孙则名气更大,就是那位曾任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

只是曾经的塘栖名园半亩园,到了王同编撰《唐栖志》的光绪十六年,已是“宅已废,园亦就荒”。半亩园已属前尘往事,仅留存在家乡的志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