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塘栖别墅园亭中有“南楼”“柳堂”“鹤隐楼”园第,其主人为镇上望族胡家。可证明胡心得在福建任职时的活动。塘栖历史上,明代官至巡抚的有二人,胡心得和钟化民,两人逝世后都赠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经巡按御史吴楷告变,万历皇帝命鄂境严兵戒备,防止击杀大臣的罪犯外逃。闹事诸人自忖难和官军抗衡,事态始未扩大。凶犯和带头“劫杠”者因而落入法网。事件平息后,胡心得又提出建议分别处置,不可滥杀无辜。......
2023-11-01
半亩园,在西小河南垞。南垞的“垞”是指土墩、土阜。《全唐诗》中载有王维的《南垞》诗: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半亩园是里人邵鹤亭所构,园中有玉玲珑馆,面山环水,尝为陈鸣远寓居,抟制砂壶,名重一时。
关于此园主人,塘栖邵姓明代有邵锐一门。至清康熙年间有邵九皋,字翼云,号鹤田,他是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副贡生,而《仁和县志》则将其列入“例贡”,任常山县学训导,著述有《寓斋偶存》。志书介绍:“鹤田家栖水,性耽经史,喜振拔孤寒。从健庵、匠门两先生游,所交皆当时名宦。”(《杭郡诗辑·小传》)
塘栖志书人物传记中无邵鹤亭其人,根据清初紫砂大师陈鸣远在塘栖的活动轨迹以及金介山《介老编年诗抄》中的有关诗文,分析邵鹤亭应为邵鹤田。故半亩园、玉玲珑馆主人应是鹤田邵翼云。
邵翼云后嗣邵棠有《过中州会城·忆家园偶吟》诗:
艮岳初成四境摇,烽烟从此焰难消。
旧京恢复浑闲事,自有西湖伴寂寥。
洛阳从古号中州,康节支苗我独留。
半亩小园足安乐,梅花香里赋归舟。
此诗中的康节应是指栖水明贤邵锐,邵棠自称是“康节支苗”,证实了半亩园邵氏正是邵锐后人。(www.chuimin.cn)
《唐栖志》卷八《人物一·选举表》中有徐邵棠,字思周,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
清代晚期的孙人凤亦写有《半亩园赠沈一秋绘士》诗:
小住栖乡阅一年,山光水色入春妍。
思砭俗耳听鹂去,别有闲情访客眠。
盆内种兰堪作友,壁间横笛望如仙。
君家自擅长洲笔,邛壑填胸步石田。
孙人凤,字翔伯。《唐栖志》卷十九《诗纪》中录有其五首诗,其中《秋风送凉,暑气如涤,往来唐栖道中,即景成六绝句》有“碧天桥上碧天清,准拟中秋步月明。只恐渡船晚归去(余住余桥内,进出必须一渡,晚不及),商量一榻卧先生”句。又有《迁栖水》诗:“儿女姻缘休戚同,廿年情好各称翁(余与芸甫因友及亲,最笃)。春风杨柳余桥过,悔不移家二月中(被乱前四日,芸甫以两浆前来,劝余乡居)。”从以上诗词中可知孙人凤与塘栖友人芸甫联姻,咸丰年间曾从杭城迁居塘栖。
但塘栖志书中无孙人凤传记,而被他赠诗的沈一秋,即晚清塘栖道士画家沈澄,字乙秋、一秋,号白华山人。根据他与沈一秋过从及有关资料记载,此孙人凤应是同光年间杭州城里的名塾师,其子即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内阁学士、户部侍郎的孙诒经。其孙则名气更大,就是那位曾任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
只是曾经的塘栖名园半亩园,到了王同编撰《唐栖志》的光绪十六年,已是“宅已废,园亦就荒”。半亩园已属前尘往事,仅留存在家乡的志书中了。
有关寻踪塘栖古园林的文章
明代塘栖别墅园亭中有“南楼”“柳堂”“鹤隐楼”园第,其主人为镇上望族胡家。可证明胡心得在福建任职时的活动。塘栖历史上,明代官至巡抚的有二人,胡心得和钟化民,两人逝世后都赠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经巡按御史吴楷告变,万历皇帝命鄂境严兵戒备,防止击杀大臣的罪犯外逃。闹事诸人自忖难和官军抗衡,事态始未扩大。凶犯和带头“劫杠”者因而落入法网。事件平息后,胡心得又提出建议分别处置,不可滥杀无辜。......
2023-11-01
清代道光年间塘栖韩应潮筑“蒹葭水榭”。据以可知,韩氏蒹葭水榭建成后,曾向文友征集诗文。超山为屏湖为镜,天然图画难描摹。其族叔韩崇本也有《为琴溪宗侄题蒹葭水榭图》诗:避俗远尘市,忘机订鸥鹭。韩琴溪《蒹葭水榭用徐野君前辈东小湖诗韵》诗:莲花插座妙新裁,良友携樽水榭开。琴溪二兄饯饮于蒹葭水榭,指斯图索题,醉赋二绝以应。在蒹葭水榭中吟诗觞酒,为一时之胜。......
2023-11-01
20世纪30年代塘栖界河图清代康熙间,塘栖有名士宋琦,王同《唐栖志》有其传。宋受谷居界河云深草堂,堂内有橘颂轩,面山环水,古木交荫。宋氏为栖水望族,其族自宋末元初即已迁居塘栖。烛跋更阑人未静,烟云落纸为余留。篱外屐因寻菊至,邻家船为采菱开。此外,李邺嗣《杲堂诗文集·杲堂文续钞》卷四载有《宋母某太夫人五十序》一文,这是一篇为塘栖宋受谷母亲50寿诞所写的寿序。从以上记录“云深草堂......
2023-11-01
文中所述“樾馆之书,竹里之著述”正是指吕氏樾馆藏书楼及卓尔康在界河村竹里馆之著作。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诗文和典籍中的零星记载,试着来寻找塘栖吕氏和吕园的有关史迹和故事。塘栖吕氏始祖吕义,字仲伯,号东谷,明初官修职郎。吕义逝世后,当时统领东南军政,被朱元璋封为信国公的汤和为他书写了墓碑。镇志称其是“吕氏之豪杰士”。......
2023-11-01
所居别墅曰“一曲水”,在王庄基,为范氏旧圃。)所以位于福王庄基的一曲水园林正是在今天的塘栖中学范围之内。此段按语是《唐栖志》作者王同所注,说明绿野庵与陆鸣皋读书处陆庵是在同一处地方,据此可知一曲园的大祗位置应在王庄基北侧。据此可知,康熙廿六年春天,年已69岁的造园大师张熊在塘栖改建了卓次厚的传经堂和陆鸣皋的一曲水,又建造了金张之弟金子尤的一处园子,使这些别墅园亭成为吸引文人雅士诗酒高会的名园精舍。......
2023-11-01
清代康熙年间,塘栖有群玉斋园林,主人是沈元琨。小筑三楹,额曰“群玉”。群玉高斋,乃吾友沈子瑶铭所构也。根据以上文章中透露的蛛丝马迹,判断沈元琨是明末崇祯至清康熙间的人。而群玉斋在塘栖的具体位置应是在俞家舍柳堂东侧,为今天沙目港与石目港之间,大抵位置应在今天塘栖第三中学区域之内。......
2023-11-01
崧斋系卓明卿时所建,后为其第二子卓尔昌(字仲期)之别业。翁绍欣其人事迹不详,卓方水即卓回,他是卓尔昌之子,卓明卿之孙,明末清初塘栖人,祖上卓贤创下的家业,东园属于卓明卿一房的部分,被他卖给了邻人吴家。莫道闻歌人不见,荷花深处荡舟来。......
2023-11-01
“碧水环洲杜若香,幽客时来钓玉璜。”这是明代长洲袁尊尼描写塘栖芳杜洲卓园的诗句,而芳杜洲的故事就要从诗中这个“杜”字说起。明季,塘栖芳杜洲亦称杜若洲,洲上有镇上望族卓氏的园林别业曾是明末“栖里八景”之首“芳杜菱歌”的所在地。袁尊尼诗:碧水环洲杜若香[1],切云重屋隐雕梁。卓氏名曰芳杜,俾处士之名,与洲俱传也。据此可知,卓明卿缉《芳杜洲别业诗集》是在29岁以前。黄姬水有《芳杜洲》诗。......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