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的父亲是个满脸胡子、一身黑衣的拉比。这就是犹太男子年满13岁、举行成年礼时使用的经文盒子。想起来了,穆罕默德登霄踏的那块岩石,也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向神祭献独子的地方。而他家对面,3米开外,就是穆斯林区。虽然遭到停课处分,但从此无人再敢招惹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疯子。“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样,谁敢欺负我们,就加倍报复。”德维家晚饭吃“库丝库丝”,据我所知,这也是北非阿拉伯人的传统食品。......
2023-11-01
4点回到公厕旁边的隧道入口。背对哭墙祈祷区坐下,4点30分这一批游客渐渐到齐。美国人、匈牙利人、菲律宾人,还有两个黑衣黑帽的正统犹太教徒。忽然,身边站满了持枪警卫,其他游客都站起来。我回头一看,刚才还人山人海的祈祷区空空荡荡,一辆警车抛锚在中间,大喇叭里希伯来语高喊一阵。警卫翻译,发现一个炸弹,要引爆它。大家捂住耳朵。
一名妇女拍拍我:“记者吗?”“是。”“哪国的?”“中国。”“你一定要在中国的媒体上说,上帝创造犹太人,不是为了遭别人杀戮的!”“没有人生来是为了遭人杀戮的。”我说。她道谢,塞给我一张名片,正面是七条戒律,反面写着“救世主在路上”。这是个犹太人宗教组织的宣传名片。那妇女又转向匈牙利人:“你必须在匈牙利宣传……”
我准备到警车旁拍照,警卫拦住不放。祈祷区入口地上有个黑色塑料袋,大喇叭又喊了一阵,警卫说,马上要爆炸了。
“嗵”地一声响。
黄色小机器人过去收拾残余,然后缩回警车。人潮重新回到祈祷区,安安静静。
警长阿哈龙还是不许我拍照。我问,哪儿来的炸弹?他说,那不是炸弹,是疑似炸弹,可能是谁忘记把包拿走,“但我们必须当它是个炸弹引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吗?”“大概一星期两次。”
年轻的以色列导游领我们进入隧道。首先看圣殿山模型,讲解犹太人圣殿历史。一名游客的手机铃声大作,导游要求他到远处应答,以便大家听清讲解。那人走出几步,叽里呱啦。一群刚刚接受完“爱国主义教育”的以色列小学生从隧道里出来,唧唧喳喳。压阵的是个保镖,手里一支卡宾枪。
隧道就是隧道,阴阴湿湿,两边是大石头。正是祈祷区哭墙的延伸。隧道的开发并没有完成,因为再往前挖,就要穿过金顶清真寺地基,阿拉伯人不同意。
“现在,你们头顶就是阿拉伯区的街道。”导游说。走到另一个更大的模型前,我们坐下听他解说。“这堵墙壁就是过去的西墙,它是整个圣殿西面的墙,最长,离圣殿中心最近,所以犹太人都到这堵墙祷告,”他一按电钮,一大块建筑模型突然升高,盖过西墙,“阿拉伯人来了以后,沿西墙修建房屋,盖没了这堵墙……”观众发出一阵啧啧声。
我问:“阿拉伯人为什么要盖住西墙呢?”“哦,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导游回答,“你要盖房子,那里有堵墙,很自然会贴着墙盖。”(www.chuimin.cn)
西墙上有缝隙和小洞,塞满了写着心愿的纸条。前面出现一道小拱门,五六名犹太妇女在里面祷告,烛火摇曳。拱门上方写着:“此地正对圣殿基石,是神圣中的神圣。”
这就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导游说,参观结束后我们从基督教区苦路(耶稣受难走过的路)离开。西墙隧道之所以每次只允许大约30人进入,因为刚开放时,发生过挤死人的事情。“从苦路我们要穿过阿拉伯区,会有两名保镖跟着我们,大家不要理会叫卖的阿拉伯人,不要走到领头的保镖前面,也不要落在压阵保镖后面。”
走回地面,手指扣在扳机上、肩头安着对讲机的保镖迎上来。团队里一名妇女指着保镖的枪叫孩子看。五六个阿拉伯青年懒洋洋地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看着我们。一个阿拉伯人托着纸盒过来:“相机电池、胶卷……”
/西墙隧道内
出发,保镖一路警惕地张望两边。阿拉伯孩子在路边嬉闹,队伍里一个金头发的美国女孩停下来看,被妈妈拽回去。我曾经多次一个人在阿拉伯区游逛,从来没想到过危险,所以大胆跑到阿拉伯孩子跟前照相,然后赶紧跑回队伍里。为了表示尊重,我对压阵的保镖说:“对不起,让你担心了。”他说:“如果你不想跟我们走,我才不管你呢。”
回到哭墙祈祷区入口,保镖完成任务离开。一个阿拉伯孩子冲我做鬼脸,要求照相,身后墙上黑笔画着两颗大卫星,以色列国徽。
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我只听见人声鼎沸。
有关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的文章
德维的父亲是个满脸胡子、一身黑衣的拉比。这就是犹太男子年满13岁、举行成年礼时使用的经文盒子。想起来了,穆罕默德登霄踏的那块岩石,也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向神祭献独子的地方。而他家对面,3米开外,就是穆斯林区。虽然遭到停课处分,但从此无人再敢招惹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疯子。“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样,谁敢欺负我们,就加倍报复。”德维家晚饭吃“库丝库丝”,据我所知,这也是北非阿拉伯人的传统食品。......
2023-11-01
美国犹太人史迪夫的第二个儿子行割礼。史迪夫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只身来到以色列。何凤山是“二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向奥地利犹太人发放签证,帮助他们逃脱德国纳粹屠杀。记忆,或者说民族伤痛,也是圣地,不可侵犯。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说法则较为中性:如果你看见犹太人站着祈雨,在一个多雨的国度祈雨,你就看见了人们如何记忆。......
2023-11-01
一个叫伊纳斯的女生拉起我的手问:“想殉道吗?跟我来。”“不是所有人都能殉道,”伊纳斯说,“真主只挑选最优秀的人殉道……你可以努力……”空袭发生时,乌姆·穆罕默德正在家中,她对我讲起当时的情景。伊纳斯告诉我,哈马斯视亚辛为精神领袖,但乌姆·穆罕默德“仅仅是他的妻子”。不过,哈马斯将负责亚辛遗孀及其家属今后的生活。/亚辛妻子乌姆·穆罕默德接受妇女们的吊唁......
2023-11-01
终于来到久闻其名的“和平绿洲”。“和平绿洲”的居民见过太多记者,不设防。“我在东耶路撒冷以及其他一些以色列城市也看到过犹太人、阿拉伯人共同生活的景象,为什么‘和平绿洲’这么特别呢?”“和平绿洲”的绝大部分女生,穿窄窄小小的T恤、牛仔,有些还烫了头发。......
2023-11-01
易卜拉欣和另一个同学身穿黄色迷彩服,一人手里一把尖尖的匕首,相对而立,做格斗状。如今易卜拉欣已经死了,这样的照片也是烈士遗照了。一天放学后,易卜拉欣没有回家,也没有跟家人讲。一个同学家里被以色列空军炸了,尸体惨不忍睹,深深触动了易卜拉欣。天堂里有七十二处女等待烈士。“那对于女性来说,天堂里有什么呢?”......
2023-11-01
一只大黑包已经放在门外。一小时过去,我开始咆哮。黑袍母亲法帖马的丈夫在萨巴阿,埃雷兹外一个以色列阿拉伯人村庄。一男一女,女婴尚在襁褓中。一个巴勒斯坦妇女带着十几个孩子靠近电磁门。法帖马抱起女婴,男孩扶着地爬起来,跌跌撞撞走过去。一股邪风吹过通道,恶臭阵阵。又过了好一阵子,以色列警卫塔拉终于过来认领我们。过埃雷兹检查站,进加沙。交谈中得知,车上一名妇女的儿子被关12年了,妻子改嫁,没有孩子。......
2023-11-01
亚辛家在我的办公室以南,直线距离不超过10公里,但是路线曲折。亚辛的轮椅碎了,袍子碎了,脑袋也碎了。空气里还是惊愕,不是想象中的愤怒,人们还不能接受亚辛遇刺这个事实。一个孩子手持大幅亚辛画像,站在矮墙上。还有一些孩子在地上、墙缝里挑拣亚辛及另外8名死者的尸体碎片。赶往停放亚辛尸体的舍法医院,路上天光渐亮。金色的晨光勾勒出远远近近房屋和清真寺的形状。这是个黑色清晨。......
2023-11-01
围在又瘦又小的尸体旁,一次次快门闭合,仿佛要吸干法利斯体内最后一点血液。我小心翼翼听着,法利斯是我在加沙见到的第一具尸体,第一次死亡。按照当地惯例,葬礼于上午11点举行,顺序如下:游行,抬尸体至死者家,游行,在清真寺为死者祷告,游行,去墓地。一辆卡车头前开道,抬着法利斯的担架紧随其后,其他人一路疾走。每一次葬礼游行,都是一次集体情绪洗礼。那是一名9岁巴勒斯坦女孩的葬礼,她死在开学前一天。......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