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易时论合编导读:洪范皇极-天地方圆,万千六百二十五卦之奥义

周易时论合编导读:洪范皇极-天地方圆,万千六百二十五卦之奥义

【摘要】:方为地,圆应天,一也。以三揲之,一揲为纲,再为目,纲一函三。《象正》曰:“一一一,为乾;一一二,为兑,自领九类[10]。一二一,为离;一二二,为震,自领九类,依此序之,末归乾统。其旨,以一三五七九,与二四六八十,阴阳六爻,三五相御,各一百二十五;自乘,为万五千六百二十五。积六十四卦,则万也”。《图》体、《书》用,去十而行之,极为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其得万千六百二十五者,乾也;余,以阴阳自为赢矣。”

方为地,圆应天,一也。每数,当直四日半。有奇,亦《太玄》之卦气;而不以余分,为“踦”“嬴”。潜老夫曰:“每畴之九,则候常虚。故九其八,为七十二候,是以适符。尝以为‘一一与一二之间,则九而适八;犹六爻,而适五爻也’。重数叶八际,而九九、一一合为冬至;犹之任督之‘五十’,一也。用,则藏其一;而八十卦之‘四分用三’,依然六十耳。”

蓍五十,虚一,分一,挂一。以三揲之,一揲为纲,再为目,纲一函三(一当三,二当六)。以虚待目,目一为一,以实从纲(纲二、目三,则虚“纲一”不用;而用纲之一为三数;又合目三,为六数。如纲一,则纲不用)。再揲,为一会。八揲,四会,以当年月日时(前二会,为大纲目,视其“壮”字为何畴;后二会,为小纲目,视其“壮”字下之第几局)。

《象正》曰:“一一一,为乾;一一二,为兑,自领九类[10]。一二一,为离;一二二,为震,自领九类,依此序之,末归乾统(一畴、三畴、七畴、九畴,以阳主之;二畴、四畴、六畴、八畴,以阴仪主之。五畴,兼用七百二十九卦,五五为中)。其旨,以一三五七九,与二四六八十,阴阳六爻,三五相御,各一百二十五;自乘,为万五千六百二十五。积六十四卦,则万也”(智按:“廿五、三十相乘,各七百五十。古历所云‘天地出符’之数,十二分之,各百廿五)。《图》体、《书》用,去十而行之,极为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其得万千六百二十五者,乾也;余,以阴阳自为赢矣。”(www.chuimin.cn)

潜老夫曰:“九峰,以‘《易》为象,《范》为数’。故,漳浦因之。其实,《易》何非数?而《范》,何非象?讵‘以八八之卦、七七之衍,非数乎’?《易》以《范》围,而藏天于地;即《洛书》亦环八,而中五本藏也。《图》《书》一也,贵‘中一之不可分’也。天数自乘,为万五千六百二十五,当百万之一卦;亦四分、三分,而余一不可分者也。《图》五十五,而两分,二十有七;亦,余不可分者也。然而二十七候,自可旋也。九九于八际,可以虚一,可以虚九,可以虚二十一。故,因漳浦‘合卦于《畴》之《图》’而备之。其曰‘五为纲纪,刚柔合用’。自五五五以上,四十象,得八卦者五;以下四十象,得八卦者五;而五五五中卦,实兼乾坤。于是定曰:‘何畴,非五畴耶?’九列之外,别序配卦;三变,以明八卦交中。互序为统,皆中统也。《洛书》,建中五为极,而前用一二三四,后用六七八九;正用一三九七,纬用二四八六;依然八卦也,知‘尊乾’矣。《先》,乾正南;《后》,乾西北,乃人御也。所谓‘乾统乾坤’之乾,其在中乎?太极,无在、无不在,而以中象之。此皇建所以正位通理,隲叙彛伦。征五行于人事,而南明响威,四克自强也。‘平康正直’,则四克可忘;四克,为偏党而乂之耳。今不入谱者,犹之等切定音,字随填入。会通《易》《范》,本自易简。”

此后,原文缺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