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直觉心理学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

直觉心理学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

【摘要】:从古至今,直觉在军事战争中的运用都很常见。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Hogarth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是DS和TS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直觉经常被忽视,但是在复杂情况中,它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军事作战这种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领域中,直觉思维在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美军认为,思维模式的专项训练、军事训练的经验积累、战史学习的知识积累、决策氛围的环境营造等都会对培养指挥官的直觉决策有帮助。

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不管是理性的分析加工还是感性的直觉加工都有其作用。从古至今,直觉在军事战争中的运用都很常见。“兵者,诡道也”(孙武,2011)敌对双方在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欺骗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追求精确作战、精确管理和精确后勤,认为逻辑思维数理思维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经验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跳跃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的思维方式存在偏见,基于这些思维方式做出的决策,往往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现在的战争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模糊等特点,这种不确定性需要指挥官在战场上基于经验迅速靠直觉做出决策,才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立于不败之地。当重大危机发生时,指挥官们面临的境遇对军事决策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们必须能够及时、果断、有效、准确地定下作战方向(邢云燕,2017)。以新版的美军野战手册为例,它强调指挥官要善于运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来理解、设想和描述复杂而结构混乱的问题,从而随机应变地快速制定出作战方案(Ancker & Flynn, 2010)。也就是说,指挥官仅仅具备分析决策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相应的直觉决策能力。

汉代马融在《围棋赋》中说道,“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反观战争领域,棋理与兵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战场上敌我之间的战斗就好像棋盘上对手之间的博弈一般,在战场上对于战争形势的判断,就好比围棋中的“势”。所谓“势”,就是指战局的情势,难以被直接量化,但是容易通过形象思维呈现。清末民初的陈澹然有一句名言:“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专业棋手依靠形象思维对局势进行把握,在博弈中占据了优势,战争中亦如此,指挥官依靠直觉对战局进行把握,以求在对战中占领主导地位。

Hogarth(2001)提出决策的双系统模型(图8-4-1),图中虚线框代表直觉加工系统,实线框代表分析加工系统。在决策的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决策的双系统模型(Deutsch & Strack, 2008; Epstein, 2008, 2010; Evan, 2008, 2009; Hogarth, 2001, 2005)。孙慧明和傅小兰(2013)指出,这些模型都可以看作是对分析决策模型和直觉决策模型的对比。例如,在Hogarth(2001)的模型中(deliberate-tacit system,简称DTS),精细加工系统(deliberate system,简称DS)等同于分析系统,是一种有意识的、慢速的、深思熟虑的加工过程。内隐加工系统(tacit system,简称TS)则相当于直觉系统,是一种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Hogarth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是DS和TS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8-4-1 决策的DTS模型

DTS模型存在3种加工方式: 在第一种加工方式(①至⑤,不经过③)中,TS起主导作用,决策自动发生,并没有经过意识,个体意识不到决策的过程,但能意识到决策的结果。例如,在战争进入决策困难期的时刻,指挥官随机应变做出了正确决定,但却说不清楚做决定的原因和理由;在第二种加工方式(①至④)中,TS起主导作用,刺激通过无意识加工被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不被察觉但是能随时调用。比如,士兵不会刻意去记忆每一次军事演习的任务和结果,但是一旦需要回忆就能毫不费力地想起来,甚至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第三种加工方式(①经由③至⑤)中,DS起主导作用,人们经过意识层面对于刺激的分析,做出决策。比如,指挥人员按照军事理论和作战计划进行分析,做出决定;第四种加工方式(①经由②至③再至⑤)中,DS对TS起监督和调节作用,当DS意识到TS做出的决策有问题时,会进行调整,做出适合当前境遇的决策。例如指挥官会在战争中因为挫败,被敌方算计而产生情绪,第四种加工方式会帮助指挥官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被情绪所控制。(www.chuimin.cn)

在上述这4种加工方式中,Hogarth认为DS会消耗有限的认知资源,因此,当TS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或者个体有意识进行思考时,DS才会起作用。因此,TS是个体对刺激的一种默认反应。也就是说,直觉经常被忽视,但是在复杂情况中,它的作用不容小觑。Hogarth(2001)认为直觉和专业技能相似,都主要来自经验,因此两者都具备领域特殊性。在军事作战这种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领域中,直觉思维在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以问题为导向,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决策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在占有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和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制定行动方案,在多个可能的方案中选取一个符合自己偏好的行动方案的过程(武小说,2010)。在军事作战中,由于信息复杂,环境险峻,任务艰难,使得作战中的决策变得更加艰难,对指挥官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美军自2003年以来相继在《任务指挥: 陆军部队的指挥和控制》《陆军计划制定和命令生成》以及美陆军野战手册《作战过程》中对指挥官的直觉决策做出阐述,并从最初阐述直觉决策的作用,逐步完善为关于直觉决策方法论的表述(孙慧明,傅小兰,2013)。同时美军认为,思维模式的专项训练、军事训练的经验积累、战史学习的知识积累、决策氛围的环境营造等都会对培养指挥官的直觉决策有帮助。

直觉思维是涌现创新的肥沃土壤,在战争中,指挥官放眼全局,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这种大局观,需要依靠经验进行直觉判断;当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局时,需要直觉思维来改变陷入决策困境而无法决断的境遇。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应该重视经验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适应未来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直觉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谓“百炼成钢”,炼的就是直觉,是我们借助于以往的经验合理使用直觉的能力。在商业中,直觉让创业者和管理者们变得敏锐,富于洞察形势;在学习中,直觉带给我们顿悟与灵感;在教学中,通过直觉加工与分析加工的共同作用,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更加便捷;在临床上,医生依靠直觉加工对急症的病症迅速做出判断,在第一时间遏制病情的恶化;在心理咨询中直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来访者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化解冲突;在军事决策中,直觉思维是指挥官的第三只眼睛,帮助他们在复杂局势中看清战争的形势,力挽狂澜。直觉的运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依然会发现它的足迹。